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厲害了!快來欣賞中科院博士為合肥寫的藏頭詩

中科院博士為合肥寫藏頭詩為你寫詩, 為你淺吟, 遠在長春中科院讀博的合肥小夥沈偉為家鄉做了一件不一樣的事——花費三天時間, 將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寫入一首七言詩。 除對仗工整、格律嚴密之外, 他還將“大湖名城、創新高地。 美麗合肥, 迎客八方”嵌入句首。 精美絕妙的藏頭設計, 讓眾網友紛紛感歎:這是科研和文學之間一次美麗的相遇。

三日構思合肥學子為家鄉寫詩

沈偉是地地道道的合肥人, 25歲的他是中科院長春應用化學所高分子化學專業的博士在讀生。 近日一首藏頭詩讓沈偉走進了大眾視野:

大江東去過淮右, 湖有居巢天上偷。

名山曰黟蓋五嶽, 城分南北扼襟喉。

創意為魂謀發展, 新故鄉推志不休。

高朋滿座談墨子, 地傑人靈勸君留。

美酒千樽龍蝦醉, 麗景天光從我遊。

合縱連橫長三角, 肥羊厚醴俱豐收。

迎君共赴瑤池宴, 客醉起舞競風流。

八荒閱盡皆如是, 方覺最好是廬州。

對仗工整、格律嚴密之外, 讓網友驚歎的是, 這首七言詩句首相連則是“大湖名城, 創新高地。 美麗合肥, 客迎八方。 ”創作這首詩, 沈偉用了三天時間, “吃飯睡覺腦子都在轉。 ”講究的用詞, 源于沈偉多年來對文學的熱愛。 “平時就喜歡看書, 雖然選擇理工科, 可我每年都會主動承包實驗室年會劇本。 ”

言如其表期待學成回家鄉築夢

正如詩名而言,

這是一首藏頭詩, 也藏入了合肥遊子對家鄉的戀戀深情。 2015年, 沈偉揮別母校中科大前往長春求學。 他印象中的合肥, 改變是從金寨路高架修好開始。 “本科選擇了中科大, 大學四年完整地見證了合肥城市的發展。 ”如今, 沈偉每次返鄉都會看見一個不一樣的合肥, “一年一年刷新了我對合肥的認識。 ”

今年春節, 沈偉回家過年, 關注了“大湖之聲”公眾號。 4月11日, “大湖之聲”發出為“合肥寫詩”的邀請, 沈偉第一時間“應約”了。 雖然實驗室任務繁重, 但他依然悄悄地琢磨、回想千里之外的家鄉。 “高朋滿座談墨子, 地傑人靈勸君留。 ”4月14日, 眾人矚目的墨子論壇在合肥舉行, 沈偉也在學校網站收到了相關資訊。 “我以後也要回合肥, 就像這些業界大咖一樣到合肥去築夢。

“八荒閱盡皆如是, 方覺最好是廬州。 ”同樣, 這句詩是沈偉每一次返校前的內心獨照。

文理一家融合讓科研更有魅力

被選登在公眾號後, 沈偉的七言詩“紅”了, 不少網友稱之為“科研和文學的美麗相遇”。 隨著網友的轉載, 沈偉寫詩一事在家人間傳開了。 “寫詩的時候沒想那麼多, 也不知道會引起關注。 ”沈偉女友是第一個欣賞藏頭詩的人, 同為中科院博士的她對這首詩有著不同的見地。 “她認為第二句‘湖有居巢天上偷’中, 不應該用‘偷’一字, 感覺不雅。 ”前思後想, 沈偉沒有採納女友的意見。 在他看來, 八百里巢湖之美“只應天上有”。

讓眾人關注的不只是詩美, 更多驚歎“理科生文采如此卓越”。 事實上, 在沈偉看來,

科研和文學從未分家。 “科大首位校長是文學泰斗郭沫若, 他可能不懂高分子、不懂光學, 可他一樣將科大治理得非常好, 這是需要理性思維的。 ”沈偉告訴記者, 城市發展是各方融合的結果, 科研也一樣。 “任何科研都不是冷冰冰的公式或者數字, 只有融合才能讓科研發揮它最大的效用。 ”

畢業之期尚遠, 但沈偉早有規劃——帶女友一同領略最美的廬州, 用所學讓家鄉更好。 樂天茵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