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廣州大力推進“平安醫院”建設,醫療糾紛發生數下降4.56%

金羊網訊 記者符暢、通訊員穗衛計宣報導:近日,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醫患衝突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事實上, 如何維繫和諧醫患關係, 推進“平安醫院”創建, 一直是醫療管理工作的重點。 4月20日, 廣州市衛生計生委召開新聞發佈會, 介紹了近年來創建平安醫院建設情況。 記者獲悉, 廣州市去年醫療糾紛總數2051件, 同比, 實現了“線上預約、家中候診、分時取號”的診療預約新模式。 同時, 各醫院探索利用互聯網新媒體, 如微信、支付寶、手機用戶端APP等服務平臺, 逐步實現移動支付、檢驗檢查結果查詢、候診提醒、醫患互評、用藥智慧提醒、滿意度調查等醫療服務,

節約了就診時間, 拉近了醫患距離。

為控制藥費增長、減輕患者負擔, 廣州加強醫療機構藥品採購、使用管理, 有效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 並通過門診處方點評、住院病歷點評、陽光用藥制度等措施規範診療行為。 此外, 加強對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監管, 大部分綜合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 抗菌藥物使用強度控制在每百人天40DDDs左右。

在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 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委新聞發言人歐陽資文還介紹了全市醫聯體建設情況。 據悉, 截至今年1月底, 全市50家三級公立醫院在11區組建了144個醫聯體, 醫聯體覆蓋49二級醫院, 以及296家一級及以下醫療機構。

歐陽資文表示, 通過醫聯體建設, 帶動了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基層醫院在醫療管理水準、醫療品質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資料顯示, 到2017年底, 全市三級醫院診療量同比下降3.55%, 環比下降8.65%, 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診療量上升, 2017年比2016年增長了12.46%, 分級診療成效初顯。 其中, 最典型的是糖尿病、高血壓患者在基層就診比例明顯提升。

針對醫患糾紛問題, 歐陽資文透露, 目前廣州地區已基本沒有再發生大型醫鬧及專業醫鬧, 不過仍有一些“小打小鬧”, 如個別患者糾集親戚朋友起哄, 或採取糾纏、恐嚇等方式。 他表示, 針對醫患糾紛的新形勢、新特點, 廣州市也採取了一定措施。

另一方面, 一旦出現特殊情況, 將通過警醫聯動, 啟動醫療糾紛應急處理。

據悉, 2016年7月, 廣州市在全國首創醫警聯席會議制度, 要求定期召開醫警聯席會議, 研究分析各醫療機構醫患關係現狀、醫患矛盾處理情況以及存在的安全隱患, 通報各區涉醫案件、醫患糾紛處置情況, 指導各醫療機構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同時, 各醫療機構加強對門急診、收費處、病房、停車場等重要部位進行重點防控, 建立健全門衛、值班、巡查等安全制度, 落實“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範措施。 歐陽資文透露, 目前全市198家二級以上醫院都設置了警務室或執行點, 警務室內配備有安保人員和相關器材。

“每個診室都連接了醫院的監控平臺, 一旦發生警情, 將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 應急處置隊伍第一時間予以先期控制,

嚴防防止事態升級, 同時啟動‘一鍵報警’裝置。 ” 廣州市衛生計生委保衛處處長林偉強解釋道。 按照綜治部門關於“網格化”管理的要求, 各醫療機構都將納入轄區街道管理範圍, 當醫療機構發生重大醫療糾紛時, 由轄區街道、綜治、公安、司法、民政等部門共同參與調解工作, 協調做好安全防範工作, 確保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安全。

此外, 廣州還實施快捕快訴快判機制, 對毆打醫務人員、嚴重擾亂醫療機構秩序的行為, 將予以治安管理處罰, 構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據悉, 目前醫患糾紛發生率較高的科室主要都是病情偏危重、急難的, 如產科及腫瘤、心血管等專科。 對此, 廣州市衛生計生委醫政處處長王錫輝表示,

今後將通過微信公眾號、官網等途徑, 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和教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