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州治水新探索 公開招募“民間河長”守護河湧水質

整治後的大學城河湧 記者甘韻儀 攝(資料圖)

全面推行河長制, 離不開全民參與。 廣州治水新探索——

文/金羊網記者 何偉傑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到,

我國要在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基礎上, 在湖泊實施湖長制, 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本方略。 全面推行河長制, 離不開全民參與。 從2017年起, 廣州開始對外公開招募“民間河長”, 引導公眾參與和監督河長制工作。 如今, 越來越多市民承接起“民間河長”的角色, 廣州的水環境逐步改善。

一個小學有10個民間小河長

當西華路小學5年級學生何靖樂親手接下來自荔灣區彩虹街首批民間河長的聘書後, 激動不已。 日前, 荔灣區彩虹街聘任首批民間河長代表, 5位民間河長、2個河長團隊、5支志願者服務隊伍, 這些由民間人士組成的力量守護著環繞在他們身邊的駟馬湧的水質安全。

在這裡讀了5年書的何靖樂告訴記者,

西華路小學就坐落在駟馬湧邊, 自己一年級來上學時, 河湧還是黑臭的, 有時坐在教室裡也能聞到, 他和同學們還以為這不是河, 而是一條排汙用的臭水溝。 看到如今駟馬湧清澈秀麗, 他感到開心:“我們學校還有和我一樣的9個民間小河長, 我覺得我們小學生除了力所能及地做到不亂丟垃圾、不在樹上亂寫亂畫, 還要和同學們多多介紹保護河湧的重要性。 ”

除了小學生之外, 這支民間河長代表團隊還由家庭綜合服務中心志願者、熱心市民、街道機關黨員等人士組成。 今年64歲的張玉英是中共黨員, 剛被聘為民間河長的她告訴記者, 她在湧邊居住了40年, 親眼見證清澈的駟馬湧變成黑臭河湧, 又見證了近幾年來黑臭河湧變回清澈的駟馬湧的過程。

身為黨員的她覺得自己也有義務帶頭為駟馬湧做些什麼, 於是在今年加入了“樂行駟馬湧”小組, 已經參與過幾次巡河了。 張姨還說, 今天檢測的駟馬湧水質很好, 各項要求基本達標。

街道對市民自發護湧的行為相當支援, 當地家庭綜合服務中心還邀請專業人士對護湧義工進行培訓, 提升義工的知識技能。 彩虹街相關負責人還介紹, 去年5月以來, 廣州市委託協力廠商機構的檢測結果表明, 駟馬湧水質四項指標均已達到不黑不臭。 去年11月, 廣州市組織對駟馬湧水質情況的民意調查顯示, 絕大部分居民反映近期對駟馬湧的治理效果明顯, 周邊生活環境有明顯改善。

廣州備用水源有一眾志願者把守

除了駟馬湧之外, 廣州從2017年起對外公開招募“民間河長”, 至今多條河湧都擁有自己的“民間河長”。 家住天河區車陂街廣氮社區的陳長春是車陂湧的“民間河長”。 他告訴記者, 自己喜歡跑步, 之前沿著車陂湧跑步時發現河湧水質不容樂觀, 周邊綠道破舊還有不少斷頭路, 為了改善周邊水生態環境, 他開始通過各種管道向政府反映河湧問題。 在“廣州治水投訴”微信公眾號上, 他的最高紀錄是一月內反映車陂湧問題30次, 並多次獲得月度投訴數量排行榜前三名。

廣州流溪生態保護中心一眾志願者則把目光放到廣州備用水源和龍水庫上。 為了長期觀察和龍水庫水質情況和周邊污染源變化, 該環保組織甚至常駐白雲區白山村。

和龍水庫周邊但凡出現養豬場、或者水質出現惡化, 他們都會馬上向媒體進行反映。

省內率先推出“廣州河長APP”

為了鼓勵全民參與治水, 近年廣州市水務部門做出了不少探索。 例如, 在推進河長制的過程中利用“互聯網+”手段, 號召大家一起發現身邊的水污染事件。

2017年下半年, 廣州市在省內率先推出“廣州河長APP”, 市民只要拿起手機掃碼就可以對身邊的河湧污染問題進行舉報。 廣州市水務局局長龔海傑在受訪時曾表示, 民間參與治水的熱情很高, 有獎舉報系統每天有大約30宗的舉報線索。 為了維護這來之不易的全民治水氛圍, 廣州市水務局對市民的有獎舉報線索非常重視, 一旦確認線索有價值, 就會一查到底。“比如說有獎舉報的問題,如果等我們調查完畢對企業罰款了,可能是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之後了,這樣對群眾舉報的積極性不利,所以一旦確認線索有價值,首先獎勵300塊錢,等最後做出處罰了,再獎處罰金額的10%。”龔海傑說,為了調動市民舉報的積極性,還設置了微信舉報發紅包的辦法。

就會一查到底。“比如說有獎舉報的問題,如果等我們調查完畢對企業罰款了,可能是一兩年甚至三五年之後了,這樣對群眾舉報的積極性不利,所以一旦確認線索有價值,首先獎勵300塊錢,等最後做出處罰了,再獎處罰金額的10%。”龔海傑說,為了調動市民舉報的積極性,還設置了微信舉報發紅包的辦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