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溫籍科學家林海帆當選美國院士,之前還有兩位溫籍學者當選

4月18日,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正式公佈了2018年當選的院士名單, 溫籍幹細胞專家、耶魯大學尤金-希金斯講席終身教授、世界溫州人聯誼總會顧問,

溫州市政府引才顧問林海帆榜上有名。

林海帆出生于洞頭區北嶴街道, 在洞頭北嶴小學、中學和洞頭第一中學完成了中小學教育, 並於1978年考上復旦大學生化系, 1983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其間發現第一個啟動胚胎細胞分裂的基因, 刊發於世界學術界最具權威的《細胞》雜誌。 他的博士論文獲1990年度美國遺傳學會Sandler博士論文獎第二名。 多年來, 憑藉自己的科研成果, 他曾30多次榮獲各種嘉獎, 包括美國衛生總署2010年“先鋒獎”(Pioneer Award)、2012年“優異獎”(Merit Award)等。 2015年國際生殖研究學會授予他科研獎, 據悉, 這是該獎自1978年設立以來首次頒發給華裔科學家。 目前, 林海帆作為耶魯大學幹細胞中心創始人帶領著一支由90多位教授和數百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

進行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最尖端的研究。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又譯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文理科學院, 全稱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簡稱American Academy或AAAS)於1780年5月4日由麻塞諸塞州立法機構批准成立, 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獨立學術團體和政策研究中心, 首任院長為美國第一任副總統及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 該院現有院士4900名、外籍院士600名, 均是來自科學、技術、人文、教育、社會政策、藝術等領域的傑出學者, 其中包括250名諾貝爾獎得主和60多位普利策獎獲得者。 此前, 胡適、錢學森、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丘成桐、謝希德、巫鴻、崔琦、田剛、施一公、俞孔堅、李零等著名華人學者都曾當選該院院士。

據瞭解, 此次共有177位院士和36位外籍院士當選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

除了林海帆外, 麻省理工學院理學院終身教授、基因編輯專家張鋒,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講席教授、納米技術和能源轉換專家陳剛, 密西根州立大學講席教授、生態學專家劉建國同時入選。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資深教授袁行霈、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當選為該院外籍院士。

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的溫州人

項武忠, 數學家, 斯坦福大學教授, 1989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35年出生于浙江省樂清縣大荊區智仁鄉(今樂清市大荊鎮上嶴村), 1953年入臺灣大學數學系學習, 1957年獲學士學位, 1962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1989年當選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先後任美國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

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學、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和德國波恩大學訪問教授。 1982—1985年曾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主任。

項武忠是著名的拓撲學家, 在低維拓撲學方面建樹頗多, 成就卓著。 由於他在拓撲學研究面不斷取得突出成果, 1970年和1983年曾兩次被邀請在法國尼斯和波蘭華沙舉行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作45分鐘和1小時的邀請報告。 他的成就享譽國際數學界。 他曾當任國際性期刊——《數學年刊》等多份學術雜誌的編輯委員。

沈志勳, 物理學家, 斯坦福大學教授 2017年當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出生于1962年的沈志勳, 1974年從瓦市小學畢業。 此後的五年, 他在溫二中度過了自己的中學求學生涯。

恢復高考的第三年, 他以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復旦大學物理系。 據其中學同窗稱, 沈志勳當時的物理高考成績離滿分僅一步之遙。 從復旦畢業後, 沈志勳赴美留學, 先後獲得羅格斯大學的碩士學位和斯坦福大學的博士學位, 此後便留在斯坦福大學任教。

沈志勳在凝聚態物理和複雜材料領域研究中做出了許多開創性工作, 是國際學術界公認的凝聚態物理領域一流科學家。 其主要研究方向是室溫超導。 目前為斯坦福大學應用物理學及電機工程學教授、Geballe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線性加速器中心高級材料x射線實驗室主任、材料與能源科學研究所所長, 美國物理學會院士以及上海光源學術委員會主任。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大正

編輯 王戀莉

溫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大正

編輯 王戀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