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用心巧理“家務事”??山丹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改革試點見聞

用心巧理“家務事”

??山丹縣人民法院家事審判改革試點見聞

甘肅日報?每日甘肅網記者 齊興福 通訊員 翟繼宗

前不久, 山丹縣某村村民王某以丈夫李某不照顧家庭和孩子、夫妻感情破裂為由, 向山丹縣人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

法院審理時, 原告態度堅決, 被告也同意離婚。 按照法律程式, 審理結束後, 很快會有審判結果。 然而, 幾天後, 王某、李某二人接到的並不是法院的離婚判決書, 而是一份“冷靜期告知書”:“夫妻之間應該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抱怨;多一份關愛, 少一份冷漠。 離婚直接影響家庭和社會和諧,

影響到子女的健康成長, 為此, 本院給予你20日的冷靜期……”

“冷靜期”未過, 王某、李某二人主動來到了縣法院。 王某說:“我們不打算離婚了, 我當時確實比較衝動, 一時犯了糊塗。 ”李某接過妻子的話頭說:“我當時也是一下子感覺沒有了面子, 又在氣頭上……”

這張“冷靜期告知書”出自山丹縣法院家事審判法庭。

走進山丹縣法院家事調解室, 牆上一幅漫畫的內容耐人尋味:一對夫婦各自站在懸崖邊上, 各執棍子的一端, 孩子雙手抓在棍子中間……“一段破裂的婚姻, 最大的受害者是孩子, 由此也引發出一系列社會問題。 ”山丹縣法院有關負責人說。

“夫妻分道、稚子無家, 婆媳不睦、家無寧日……”另一側的牆上, 是《勸和歌》。 牆壁是暖暖的色調, 簡約的沙發、茶几,

再加上幾株盎然生長的綠色植物, 使人一下子心緒寧靜。 茶几上, 擺著一對桌簽, 原想著應該是原告、被告, 近前一看, 上書“丈夫”“妻子”……調解室的對面, 還設有母嬰室、心理調節室、婦兒工作室。

“冷靜期告知書”、審判場所“家庭化”僅是山丹縣法院工作方式人性化的一個方面。 該院自2016年6月被確定為全省家事審判改革試點法院以來, 不斷轉變家事審判理念, 從打造柔性家事審判服務、組建親和家事審判團隊、探索靈活可行的程式制度入手, 主動延伸家事審判職能, 構建多元化解工作機制。 通過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家事審判庭辦理的300餘件離婚案件中, 186件最終以調解和好或撤訴方式結案。

不僅是離婚案件, 山丹縣法院的家事法庭改革試點以來,

許多紛繁複雜的家務事也紛紛搬上了家事法庭。

2016年夏天, 某村60多歲的張奶奶向山丹縣法院提起訴訟, 稱其老伴過世多年, 她一直和二兒子劉某生活在一起。 如今, 二兒子、二兒媳對她不管不顧, 遂要求兒子退還她的耕地, 自己單獨生活。

山丹縣法院決定到老人所在的村裡審理這起案件。 審理前, 法庭將當事人的稱謂也由“原告”“被告”改為“母親”和“兒子”, 並邀請了親屬代表、村民代表、鎮村調委會成員、村裡的“和事佬”協會等一併參與。

清官難斷家務事??案件調解過程中, 由於母子之間矛盾比較深, 誰都不肯讓步。 家事法庭主打“親情牌”, 由鎮村領導及親屬、村民代表出面, 給母子二人分頭做思想工作。

經過幾個小時的調解, 張奶奶母子終於打開心結, 擁抱和好。

在兩年的試點工作中, 山丹縣法院家事法庭的法官們還總結出具有家事糾紛解決“五心模式”, 即靜心、談心、掏心、交心、舒心, 堅持以和為根本, 以家為核心, 以情為線索, 採用“面對面”“背靠背”方式對當事人進行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法的說教, 努力實現雙方和解。 這種充滿人性化的審判、調解, 透射暖暖的人性關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