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的問題只是你不願意面對真相|讀經

歡迎回來【費勇修心課】。 週四的晚上, 我們繼續「讀經」。

上一堂我們開始接觸“般若”。 般若即大智慧, 是我們心靈層面最終極的修行。 回顧上一堂內容, 可點擊文末#複習上一堂#查閱。

今晚這堂課, 我們進一步去解釋“般若”。 般若是洞察真相的智慧。 只有覺知一切存在背後的真相, 我們才能做到沒有畏懼, 活著, 只有歡喜。

下面, 我們開始學習《六祖壇經》第二十三堂。

#課前筆記#

譯 文

什麼叫般若?般若即智慧。 任何時刻, 每個心念都擺脫了愚癡, 充滿洞見, 就叫般若行。 一個念頭陷於愚癡, 般若就消失;一個念頭透著智慧, 般若就產生。 人們心中常常愚昧, 說什麼我要修煉般若。 般若並無形相, 智慧生髮了就是般若。 什麼叫波羅蜜?這是西方國家的梵語, 譯成中國話就是到彼岸, 意思是超越生死的輪回。 粘著於現象, 就會有發生、失去的迴圈, 如同水有波浪, 即為此岸;超越了現象,

就無所謂發生、失去的迴圈, 如同水永久地在流動, 所以叫做彼岸, 即波羅蜜。 迷誤的人只是口頭上明白, 而智慧的人用心去做。 當心念有迷妄時, 就不是真正的存有。 每個心念都不迷妄, 才是真正的存有。 覺悟到了這個法門, 就會領悟到般若的真理, 並踐行般若的行為。 沒有般若的修為, 就是凡俗。 刹那間修行, 悟到的自性和佛陀一樣。 各位, 證得佛位的智慧, 其實就從煩惱中而來, 所以說, 煩惱即菩提。

前一刻迷妄的就是凡俗, 後一刻覺悟了就是佛。 各位, 到彼岸的大智慧, 最重要的是, 沒有現在、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 從過去、現在、未來中覺悟而昇華到超越境界, 抵達彼岸。 打破生理與心理引發的種種煩惱塵勞, 這是最重要的。

讓我們讚美最上乘的真理, 並按照真理修行, 就一定能夠達到佛的境界。 超越了一切塵世的變幻, 安住於自性裡, 就是定慧等一, 對於一切不執著, 過去、現在、未來的佛就會出現, 把貪、嗔、癡轉化為戒、定、慧。

各位, 我這個法門從一個般若裡生髮八萬四千的智慧。 為什麼呢?世人有八萬四千的煩惱。 煩惱消失了, 般若就一直在那裡, 不離開自性。 明白了這個法門, 就是無念、無憶、無著。 不要生髮各種亂七八糟的念頭, 就是真如自性。 帶著智慧的心去觀照一切, 對於一切不去佔有也不去捨棄, 就能夠見到自性成就佛道。

01.

這一段進一步解釋“般若”。

般若就是洞察真相的智慧。

我們常常說要追求真相, 但我們常常不願意面對真相。

我們活在各種自欺欺人的幻覺裡,

人世間的大多數問題, 都是因為不願意面對真相而造成。

02.

法華經裡說, 見一切如來故, 生歡喜。

見到如來, 並非見到什麼神靈, 而是見到真相, 就會歡喜。

因此, 念頭裡有真相, 就會歡喜。

為什麼念頭裡有真相就會歡喜?

我的領會是, 念頭裡有真相,

意味著我們敢於面對事物本來的樣子, 敢於面對各種無法改變的狀況, 意味著對於各種無法避免的結局的認知。

當我恐懼的時候, 如果我去念想事情的真相, 意味著我已經明白事情的最終結果, 因而, 不再恐懼。

03.

很多時候, 我們自欺欺人地生活著, 猶如生活在泡沫裡,無論氣泡多麼美麗,總有破滅的那一刻。因為生活在泡沫裡,我們內心非常不安,時時恐懼。

真正的樂觀,植根於悲觀;真正的歡喜,來源於絕望。

只有對於各種可能性,最壞的或最好的,有一個客觀的展望之後,你才可能有一種歡喜的心態。

許多人的覺悟,始於對死亡的覺知,意識到一種幻覺:以為我們自己不會死亡,死亡是別人的事。

恰恰是這種幻覺,讓我們生活在繁華的假相裡,不敢面對死亡,不敢面對疾病。

然後,某一天,由於身邊熟悉的人突然去世,有些人會突然明白,有一天我自己也會如此離開。

然後,你會面對這個無法改變的事情,去思考死後人到底去了哪裡,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因為既然人會死,那麼,在死之前如何活,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

很多人覺知到死亡之後,有了勇氣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再也不害怕別人怎麼看自己,再也不恐懼會有什麼後果。

會有什麼後果呢?最終我們都將死亡。

生如曇花。你應當歡喜盛開。

去喜歡你的人那裡,去你喜歡的人那裡,做你喜歡的事情,走你喜歡的路。

如果那個人不喜歡你,遠遠地離開他/她;如果你不喜歡那個人,遠遠地離開他/她。

我們終將死亡,所以,此刻多麼美好。

04.

生命的成長有絢麗的華美,也有暗淡的陰鬱,有其盛開的奔放,也有凋謝的蒼涼。

我們只願意華美,卻不願意陰鬱,我們只願意奔放,卻不願意蒼涼。

我們總是在追求幸福,追求成功,卻不明白一個簡單的真相:幸福與不幸相依隨,成功與失敗相依隨。

在世間,你不可能只獲得幸福,而沒有不幸;只有成功,而沒有失敗。

所以,你可以追求幸福,追求成功,但是,不要活在幸福和成功的假像之中,你必須也接受不幸和失敗,你的生活才是完整的。

我們總是在追求天長地久的愛,追求完美的婚姻,卻不知道,愛是會變化,會消失的,婚姻是有限的,是一種權宜的制度。

因為我們不願意面對這個簡單的真相,所以,當愛消失了,我們還在苦苦留戀,當婚姻變得瑣碎了,我們還在癡癡夢想。

馬克思、恩格斯、羅素都在他們的書裡剖析過婚姻這種制度,一再提醒我們,一夫一妻制並非是理所當然的,更不是完美的。他們都從歷史的演變裡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什麼?看到浪漫的另外一面。

恩格思說了一句很殘酷的話:人類歷史上的婚姻制度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群婚制,第二個是對偶制,第三個是以賣淫和通姦為補充的一夫一妻制。

05.

有些人一看到一老頭與一老太在一起就感動啊感歎:相愛容易,難的是白頭到老。

是這樣嗎?絕大部分的男女都廝混到了白頭到老,無論多千滄百孔,都假裝幸福地混到了白頭到老。

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白頭到老,白頭到老很容易,難的是相愛,難的是不假裝。

是的,難的是不假裝,難的是能夠面對真相。

06.

因為不知道,因為不願意面對,所以,就會恐懼,恐懼生病,恐懼失戀,恐懼死亡,…...所以,我們恐懼,常常是因為我們不願意面對真相。

如果我們的念頭裡有真相,那麼,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相愛還是分手,我們都會平靜地對待,平靜地接受無常這個真相。

只有對於真相的覺知,只有對於世界的整體性覺知,我們才可能真正地活在歡喜心裡。

07.

如果我們的念頭裡有真相,那麼,我們就會不再恐懼,我們就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也有堅韌去接受無法改變的。

《十地品》裡佛陀用了一個譬喻,說是做大生意的人,派人運貨往城裡去,去之前會弄清楚沿途的各種狀況,哪裡是安全的,哪裡是危險的,要用什麼工具,等等,然後上路。

佛陀說住在歡喜地的菩薩也是如此,深知最終要去什麼地方,深知經過什麼路段,有什麼危險,深知可為與不可為,深知什麼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

所以,菩薩每天行走,沒有畏懼,只有歡喜。

如果人生像一場旅程,那麼,我們確實應該明白到底要去什麼地方,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然後,一路走去,滿心歡喜。

08.

在這一段裡,惠能用了“平靜的水流”來形容覺知真相後的平靜。

覺知真相之後,才能到達彼岸。

“彼岸”在哪裡呢?是在天上?是在西方?我們如何走過去呢?

惠能的解釋是,彼岸並不在天上,也不在西方,不在“別處”,而就在此處。

他用水來比喻。當浪花飛濺的時候,就是此岸,當水長流的時候,就是彼岸。

魚一直在水中,一直在在塵世中,你無法離開塵世,就像魯迅說的,揪住自己的頭髮,以為可以飛上天,那是自欺欺人。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人離不開塵世。

為什麼會起浪呢?因為受了外緣的觸動,例如風,例如有人往水裡扔了石頭。

煩惱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心受了外境的影響,例如達不到目的,例如失去了擁有的。但是,水的底色是平靜,是不會中斷的流淌。

存在的本色也是如此,是寂靜,是一種絕對的空無。

惠能的意思非常清楚,我們只能在此岸中抵達彼岸,並沒有另外一個“別處”。

如何在此岸抵達彼岸呢?水的比喻指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當浪花飛濺的時候,我們必須穿透動態的浪花,把捉到水永恆的不會改變的形姿。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臨日常變化萬千的事物,應該在當下就透過似乎眼花繚亂的表像,觸摸到變化背後所不變的東西,要能夠聆聽到寂靜;

另一方面,我們又應當從不變的事物中當下即體悟到變化,體悟到無常。

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如此應對一切,那麼,無論你在做什麼,你都可以身處此處,而又同時出離此處,沐浴在彼岸安詳恒在的光芒裡。

- E N D -

#複習上一堂#

《六祖壇經》第二十二堂

編輯|瑜

插畫|選自堆糖,版權歸作者所有

▼ 是 日 讀 書 推 薦

猶如生活在泡沫裡,無論氣泡多麼美麗,總有破滅的那一刻。因為生活在泡沫裡,我們內心非常不安,時時恐懼。

真正的樂觀,植根於悲觀;真正的歡喜,來源於絕望。

只有對於各種可能性,最壞的或最好的,有一個客觀的展望之後,你才可能有一種歡喜的心態。

許多人的覺悟,始於對死亡的覺知,意識到一種幻覺:以為我們自己不會死亡,死亡是別人的事。

恰恰是這種幻覺,讓我們生活在繁華的假相裡,不敢面對死亡,不敢面對疾病。

然後,某一天,由於身邊熟悉的人突然去世,有些人會突然明白,有一天我自己也會如此離開。

然後,你會面對這個無法改變的事情,去思考死後人到底去了哪裡,會重新整理自己的生活,因為既然人會死,那麼,在死之前如何活,成為一個迫切的問題。

很多人覺知到死亡之後,有了勇氣去做自己內心想做的事,再也不害怕別人怎麼看自己,再也不恐懼會有什麼後果。

會有什麼後果呢?最終我們都將死亡。

生如曇花。你應當歡喜盛開。

去喜歡你的人那裡,去你喜歡的人那裡,做你喜歡的事情,走你喜歡的路。

如果那個人不喜歡你,遠遠地離開他/她;如果你不喜歡那個人,遠遠地離開他/她。

我們終將死亡,所以,此刻多麼美好。

04.

生命的成長有絢麗的華美,也有暗淡的陰鬱,有其盛開的奔放,也有凋謝的蒼涼。

我們只願意華美,卻不願意陰鬱,我們只願意奔放,卻不願意蒼涼。

我們總是在追求幸福,追求成功,卻不明白一個簡單的真相:幸福與不幸相依隨,成功與失敗相依隨。

在世間,你不可能只獲得幸福,而沒有不幸;只有成功,而沒有失敗。

所以,你可以追求幸福,追求成功,但是,不要活在幸福和成功的假像之中,你必須也接受不幸和失敗,你的生活才是完整的。

我們總是在追求天長地久的愛,追求完美的婚姻,卻不知道,愛是會變化,會消失的,婚姻是有限的,是一種權宜的制度。

因為我們不願意面對這個簡單的真相,所以,當愛消失了,我們還在苦苦留戀,當婚姻變得瑣碎了,我們還在癡癡夢想。

馬克思、恩格斯、羅素都在他們的書裡剖析過婚姻這種制度,一再提醒我們,一夫一妻制並非是理所當然的,更不是完美的。他們都從歷史的演變裡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什麼?看到浪漫的另外一面。

恩格思說了一句很殘酷的話:人類歷史上的婚姻制度到目前為止只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群婚制,第二個是對偶制,第三個是以賣淫和通姦為補充的一夫一妻制。

05.

有些人一看到一老頭與一老太在一起就感動啊感歎:相愛容易,難的是白頭到老。

是這樣嗎?絕大部分的男女都廝混到了白頭到老,無論多千滄百孔,都假裝幸福地混到了白頭到老。

我們周圍到處都是白頭到老,白頭到老很容易,難的是相愛,難的是不假裝。

是的,難的是不假裝,難的是能夠面對真相。

06.

因為不知道,因為不願意面對,所以,就會恐懼,恐懼生病,恐懼失戀,恐懼死亡,…...所以,我們恐懼,常常是因為我們不願意面對真相。

如果我們的念頭裡有真相,那麼,無論健康還是疾病,無論相愛還是分手,我們都會平靜地對待,平靜地接受無常這個真相。

只有對於真相的覺知,只有對於世界的整體性覺知,我們才可能真正地活在歡喜心裡。

07.

如果我們的念頭裡有真相,那麼,我們就會不再恐懼,我們就有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也有堅韌去接受無法改變的。

《十地品》裡佛陀用了一個譬喻,說是做大生意的人,派人運貨往城裡去,去之前會弄清楚沿途的各種狀況,哪裡是安全的,哪裡是危險的,要用什麼工具,等等,然後上路。

佛陀說住在歡喜地的菩薩也是如此,深知最終要去什麼地方,深知經過什麼路段,有什麼危險,深知可為與不可為,深知什麼時候用什麼交通工具。

所以,菩薩每天行走,沒有畏懼,只有歡喜。

如果人生像一場旅程,那麼,我們確實應該明白到底要去什麼地方,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然後,一路走去,滿心歡喜。

08.

在這一段裡,惠能用了“平靜的水流”來形容覺知真相後的平靜。

覺知真相之後,才能到達彼岸。

“彼岸”在哪裡呢?是在天上?是在西方?我們如何走過去呢?

惠能的解釋是,彼岸並不在天上,也不在西方,不在“別處”,而就在此處。

他用水來比喻。當浪花飛濺的時候,就是此岸,當水長流的時候,就是彼岸。

魚一直在水中,一直在在塵世中,你無法離開塵世,就像魯迅說的,揪住自己的頭髮,以為可以飛上天,那是自欺欺人。就像魚離不開水一樣,人離不開塵世。

為什麼會起浪呢?因為受了外緣的觸動,例如風,例如有人往水裡扔了石頭。

煩惱也是如此,因為我們的心受了外境的影響,例如達不到目的,例如失去了擁有的。但是,水的底色是平靜,是不會中斷的流淌。

存在的本色也是如此,是寂靜,是一種絕對的空無。

惠能的意思非常清楚,我們只能在此岸中抵達彼岸,並沒有另外一個“別處”。

如何在此岸抵達彼岸呢?水的比喻指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當浪花飛濺的時候,我們必須穿透動態的浪花,把捉到水永恆的不會改變的形姿。

也就是說,當我們面臨日常變化萬千的事物,應該在當下就透過似乎眼花繚亂的表像,觸摸到變化背後所不變的東西,要能夠聆聽到寂靜;

另一方面,我們又應當從不變的事物中當下即體悟到變化,體悟到無常。

如果我們的心能夠如此應對一切,那麼,無論你在做什麼,你都可以身處此處,而又同時出離此處,沐浴在彼岸安詳恒在的光芒裡。

- E N D -

#複習上一堂#

《六祖壇經》第二十二堂

編輯|瑜

插畫|選自堆糖,版權歸作者所有

▼ 是 日 讀 書 推 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