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龜幾年,如何找到自己的路?

在現代社會, 養龜人很多, 無論養殖戶還是玩家。 在養龜人群體中又有一個小極端人群分支:嘗得了龜市攀升的甜頭, 卻吃不了低迷時的黃連。 他們往往很容易一頭紮進養龜業裡, 跳出來以後又以“過來人”的身份來說話。

養龜業發展近30年, 已經臻於成熟。 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剛入行的“小白”變成退出行業“過來人”?總結起來, 有三點原因:

知識來源於教育

如果現在出去隨機採訪行人, 問他們覺得從事寵物行業的人會售賣什麼寵物;養殖行業的人會養殖什麼動物?大多人會說貓、狗、家禽和豬牛羊等, 有多少人會想到龜?

有多少養殖戶因為看到商機, 一頭紮進養龜業裡, 而後因為對龜沒有深入的瞭解, 他們的知識理論不足以支撐他們所遇到的現實情況。 一場疾病, 上百隻石金錢龜死亡, 血本無歸。

技術來源於普及

有沒有發現一個現象:每當國家把載人火箭送上太空的時候,

我們總能掀起一股航太熱;每當在長江流域發展中華白海豚的時候, 也總能掀起一股保護珍稀動物的熱潮。 但是當漁民無意捕獲到棱皮龜的時候, 直接就地宰殺。 對於此行為, 此事漁民的口徑是:我不知道他是什麼動物。

先不說是推卸責任還是真的不知道, 這一事件都能反映出一個問題:普羅大眾對龜的認識太少了。 少至一個小朋友看到中華白海豚都知道要上報相關部門, 做好保育工作, 而一個出海多年的漁民, 都不知道棱皮龜長什麼樣子。

觀念來源於經驗

有一個叫《小馬過河》的故事很好的詮釋了“經驗”這個詞:小馬想要過河卻不知水的深淺, 問松鼠, 松鼠說很深, 會被淹死;問老牛, 老牛說很淺, 只到腳踝。 小馬能聽信誰的?最後它是自己踏進這條河才知道, 原來水深就到自己的腰間。

成功的人自有成功的經驗, 失敗的人自有失敗的原因。 別人的經驗是別人的, 只能借鑒, 不能完全套用, 能不能過河, 只有自己試了才知道。 自己的觀念, 也是來源於自己的經驗。

神龜網說:“養龜業本不易, 進來了, 要定心, 要學習。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