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學習時報」博鼇亞洲論壇理事會新任秘書長、外交部副部長李保東:“一帶一路”再出發

四月春風送暖, 博鼇亞洲論壇年會再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除反對保護主義、推動經濟全球化外, “一帶一路”也成為會上熱點話題。 習近平主席在會上發表重要演講時指出,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於中國, 但機會和成果屬於世界”。 這是對“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歷程的高度凝練。

五年砥礪前行 書寫輝煌篇章

2013年, 習近平主席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 基於對中國和世界發展、人類前途命運的深邃思考, 提出“一帶一路”倡議。 國際社會對此積極回應,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就此啟航, 弘揚絲路精神、推動國際合作的輝煌進程就此啟動。

“一帶一路”成為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 “一帶一路”弘揚“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 堅持共商共建共用, 各參與方都是平等的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這與中方宣導的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一脈相承。 “一帶一路”推動建設和平、繁榮、開放、創新、文明之路, 與中國宣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彼此相通。 世界和平與發展事業因此而增加了新的亮點。

“一帶一路”成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打造開放型世界經濟的偉大探索。 中國是國際體系的建設者和維護者。 中國推動全球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不意味著另起爐灶、推倒重來,

而是與時俱進, 努力使其更加完善, 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不同人群都能從中受益。 共商共建共用不僅是“一帶一路”的黃金法則, 也日益成為引領全球治理的重要理念。 “一帶一路”堅持以開放包容為導向, 同各種國別和地區經濟合作倡議對接, 不設高門檻, 不搞小圈子。 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的形勢下, “一帶一路”正以實際行動推動要素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 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帶一路”成為提振國際發展合作、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勁動力。 環顧當今世界, 經濟增長動能不足的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 貧富分化仍在加劇。 “一帶一路”倡議的初心, 就是抓住發展這一根本性問題,

以經濟合作為中心, 以互聯互通為重點, 加強發展戰略對接, 促進優勢互補, 為世界經濟增長和各國共同繁榮創造更多機遇。 “一帶一路”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重點, 推動開展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的國際合作, 為世界經濟帶來了正能量, 彰顯出中國將自身發展同世界發展相統一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

五年櫛風沐雨 收穫春華秋實

五年來, “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 在發展中完善, 在合作中成長, 逐步從理念轉化為行動, 從願景轉變為現實, 開創了中國倡議、全球回應、世界共贏的新局面。

這五年, “一帶一路”國際支持度不斷上升, 成為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

截至目前, 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支援參與的積極態度, 87個國家及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定。 2017年5月, 140多個國家、80多個國際組織的1600多名代表來華出席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成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進程中的里程碑。 很多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在不同場合引用“要想富, 先修路”“人心齊, 泰山移”等中國俗語, 表達對“一帶一路”的衷心認同和支持。 俄羅斯總統普京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願景宏偉, 具有重大意義。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表示, “一帶一路”不僅能讓各國受益, 也與維持開放和包容的區域和國際體系相符。 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 “一帶一路”為歐亞大陸架起了一座戰略橋樑。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表示, “一帶一路”倡議是一項充滿智慧和極富遠見的戰略, 有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可持續和平。 “一帶一路”及三共、五通等核心理念納入了聯合國、安理會、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合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成果檔, 體現了國際社會共建“一帶一路”的廣泛共識。

這五年, “一帶一路”合作不斷開花結果, 不斷為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五年來,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貨物貿易額累計超過5萬億美元, 對外直接投資超過700億美元, 中國企業在沿線國家推進建設75個經貿合作區, 為東道國貢獻著越來越多的稅收、創造著越來越多的就業崗位。 以亞歐大陸為中心、輻射全球的互利合作網路初步形成, 一大批合作項目順利推進。全長472公里的蒙內鐵路順利通車,圓了肯亞百年鐵路夢,推動了東非地區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建設。中老鐵路開工建設,有望把萬象至中老邊境的旅行時間由現在12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助力老撾打破交通瓶頸,實現從“陸鎖國”向“陸聯國”的大轉型。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牙買加阿爾派特鋁廠、葡萄牙電力公司等一批項目成功搭上“一帶一路”快車,實現扭虧為盈、逆勢上揚。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7500列,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成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大動脈。中國和法國聯手在英國建設核電站,打造了“一帶一路”高新技術專案合作典範。一項項合作成果,展示的是參與“一帶一路”的紅利。

這五年,“一帶一路”支撐體系更加完善,為互利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佈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形成279項成果清單。其中包括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初步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設立2500億、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專項貸款額度等。中國—東盟旅遊部門交流合作機制、“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發起的“一帶一路”能力建設中心等相繼成立。中國正同各國和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穩步推動一批融資、科技、環保、新聞等領域綜合性服務平臺建設,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面、長效支援,為“一帶一路”作為有願景、有規劃、有行動、有保障的國際合作平臺不斷行穩致遠構築堅實的基礎。

五年蓄勢再發 展現光明前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也進入了新階段,正大步從“大寫意”邁向“工筆劃”。黨的十九大就下階段“一帶一路”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服務中國高品質發展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服務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助力開創中國和世界開放新局面。“一帶一路”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全面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堅定意志。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上鄭重宣佈:“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我們將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外商權益保護,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營造更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國際環境。相信“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將為中國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注入更大動力,也將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化實現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再平衡”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將收穫各領域合作累累碩果。黨的十九大強調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並將“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這是中國致力於通過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世界共同發展繼續作出貢獻的鄭重承諾。“一帶一路”合作重在做實。我們將同各方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扎實推進骨幹通道和重點項目建設,深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繼續提升貿易投資水準,夯實人文交流基礎,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釋放更多生機與活力,不斷收穫更多惠及民生的累累碩果,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一帶一路”將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宣佈,中方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高峰論壇。我們期待通過高峰論壇進一步總結合作經驗,凝聚合作共識,推進合作成果。“一帶一路”是陽光倡議,高峰論壇的籌備工作也會堅持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我們正在籌備成立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邀請國際知名人士參加,為高峰論壇提供智力支援。高峰論壇對外聯絡辦公室即將掛牌,為與各國共同協商論壇有關籌備工作提供新支點。“一帶一路”是各方共同參與、共用成果的事業,也是無例可循、常做常新的事業。歡迎各國政府、企業、智庫、媒體等各界人士為辦好第二屆高峰論壇建言獻策,積極參與論壇活動,為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世界發展貢獻力量。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一帶一路”這艘巨輪正揚起合作的風帆,同各方一道再出發,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的目標奮進。

(作者系外交部副部長,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文章原標題為《風起揚帆正當時 “一帶一路”再出發》,刊載於《學習時報》2018年4月20日第1版

一大批合作項目順利推進。全長472公里的蒙內鐵路順利通車,圓了肯亞百年鐵路夢,推動了東非地區互聯互通和一體化建設。中老鐵路開工建設,有望把萬象至中老邊境的旅行時間由現在12小時縮短至3小時以內,助力老撾打破交通瓶頸,實現從“陸鎖國”向“陸聯國”的大轉型。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牙買加阿爾派特鋁廠、葡萄牙電力公司等一批項目成功搭上“一帶一路”快車,實現扭虧為盈、逆勢上揚。中歐班列累計開行數量突破7500列,到達歐洲13個國家41個城市,成為國際物流陸路運輸的大動脈。中國和法國聯手在英國建設核電站,打造了“一帶一路”高新技術專案合作典範。一項項合作成果,展示的是參與“一帶一路”的紅利。

這五年,“一帶一路”支撐體系更加完善,為互利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發佈圓桌峰會聯合公報,形成279項成果清單。其中包括絲路基金新增資金1000億元人民幣;鼓勵金融機構開展人民幣海外基金業務,初步規模預計約3000億元人民幣;中國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分別設立2500億、1300億元等值人民幣的專項貸款額度等。中國—東盟旅遊部門交流合作機制、“一帶一路”新聞合作聯盟、“一帶一路”國際智庫合作聯盟、中國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聯手發起的“一帶一路”能力建設中心等相繼成立。中國正同各國和國際組織密切合作,穩步推動一批融資、科技、環保、新聞等領域綜合性服務平臺建設,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面、長效支援,為“一帶一路”作為有願景、有規劃、有行動、有保障的國際合作平臺不斷行穩致遠構築堅實的基礎。

五年蓄勢再發 展現光明前景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一帶一路”建設也進入了新階段,正大步從“大寫意”邁向“工筆劃”。黨的十九大就下階段“一帶一路”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中國政府和人民正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服務中國高品質發展和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服務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一帶一路”將助力開創中國和世界開放新局面。“一帶一路”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全面對外開放和對外合作的堅定意志。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中國將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上鄭重宣佈:“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

我們將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進一步擴大市場開放,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外商權益保護,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投資規則體系,營造更加有利於開放發展的國際環境。相信“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將為中國新一輪高水準對外開放注入更大動力,也將為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全球化實現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再平衡”作出更大貢獻。

“一帶一路”將收穫各領域合作累累碩果。黨的十九大強調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並將“遵循共商共建共用原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寫入黨章。這是中國致力於通過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為世界共同發展繼續作出貢獻的鄭重承諾。“一帶一路”合作重在做實。我們將同各方進一步加強政策協調和發展戰略對接,扎實推進骨幹通道和重點項目建設,深入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繼續提升貿易投資水準,夯實人文交流基礎,讓“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釋放更多生機與活力,不斷收穫更多惠及民生的累累碩果,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一帶一路”將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期間宣佈,中方將於2019年舉辦第二屆高峰論壇。我們期待通過高峰論壇進一步總結合作經驗,凝聚合作共識,推進合作成果。“一帶一路”是陽光倡議,高峰論壇的籌備工作也會堅持開放、包容、透明的原則。我們正在籌備成立高峰論壇諮詢委員會,邀請國際知名人士參加,為高峰論壇提供智力支援。高峰論壇對外聯絡辦公室即將掛牌,為與各國共同協商論壇有關籌備工作提供新支點。“一帶一路”是各方共同參與、共用成果的事業,也是無例可循、常做常新的事業。歡迎各國政府、企業、智庫、媒體等各界人士為辦好第二屆高峰論壇建言獻策,積極參與論壇活動,為推進“一帶一路”合作、推動世界發展貢獻力量。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一帶一路”這艘巨輪正揚起合作的風帆,同各方一道再出發,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世界和平繁榮的目標奮進。

(作者系外交部副部長,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

文章原標題為《風起揚帆正當時 “一帶一路”再出發》,刊載於《學習時報》2018年4月20日第1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