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臨沂版“焦裕祿”馬建波 倒在農業普查工作崗位上

馬建波生前是臨沂市社會經濟調查隊副隊長(主持農村統計科工作)、市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綜合組組長。 從事統計工作26年來, 他始終兢兢業業。 2016年11月16日中午1點40分左右, 他突發腦溢血, 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 年僅47歲。

時至今日, 馬建波走了快4個月了, 可在家人和同事的眼裡, 他卻仿佛從未離開。 臨沂市統計局的老同事們都說:“老馬雖然離開了我們, 但他永遠活在我們每個人心中!”

生前3個多月, 只休息了半天

2016年11月16日上午, 馬建波主持召開全市第三次農業普查清查摸底培訓會議,

期間他感覺身體不適, 大家勸他回家休息, 他仍堅持開完會議。 會後他回家去取前晚加班留置家中、下午急需安排佈置的農普材料, 沒有顧上休息, 緊接著趕回辦公室。 下午1點40分左右, 馬建波突發腦溢血, 經搶救無效于當晚10時30分去世。

馬建波生前照片(資料片)。

馬建波擔任臨沂市三農普辦常務副主任、綜合組組長以來, 經常加班加點, 認真籌畫和開展了農業普查綜合試點、業務培訓、清查摸底、物資發放、“四落實”、預算編制、部門資料整理等工作。

市農普辦主任聶懷善告訴記者, 馬建波去世的3個月前, 曾在一天加班後跟他說太累了, 想請假休息一天。 “我說行, 就准一天。 ”聶懷善說。

“可誰想到, 第二天中午還沒到下午上班時間, 馬建波已經到辦公室上班了。 從那以後, 他就再也沒休息過, 週末也在加班。 ”聶懷善說, 馬建波就是這樣, 他始終對工作兢兢業業, 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把幹好工作作為第一要務。

幫人排憂解難, 從沒說過“不”

“我認識馬建波是1990年, 他調入原臨沂農村經濟調查隊,

那年他21歲。 ”曾經的同事、已經退休的老大姐莊鳳說, “馬建波雖然不是電腦專業, 卻自學成才, 具備很強的電腦專業技能, 各科室的電腦出現故障, 或程式有不明白的地方, 他都會第一時間幫忙排憂解難。 ”

“記憶最深的一次, 1999年, 我在農村經濟調查隊農經科工作, 上報年報時, 幾天緊張的資料錄入、審核馬上就要結束, 誰知當天下午省裡又改換了新的程式, 之前所有的資料都要重新整理錄入。 離上報時間就差幾個小時, 同事們決定連夜加班, 我們就叫上馬建波説明我們修改程式並審核, 整整幹了一夜。 ”老大姐莊鳳說。

“那時建波的女兒得了急性脊髓炎住進市人民醫院, 他妻子值白班在醫院照顧女兒, 建波值夜班照顧,

可是由於幫助我們搞年報, 根本沒來得及跟妻子交代, 直到一大早妻子給他打電話, 我們才得知此事。 ”採訪中, 老大姐莊鳳幾度哽咽。

莊鳳還告訴記者, 她是獨生女, 她80歲的老母親常年患病, 每年要住院幾次, 有時一月之內就要住幾次, 那時她的愛人在鄉鎮工作, 兩個孩子在外地上學, 每次老母親住院都要從七樓抬下來送去醫院, 出院時再從醫院抬上七樓, 這些都離不開馬建波的幫助。

遇事寧可委屈自己, 也要幫助別人

在同事們的記憶中, 馬建波從來都是面帶微笑, 沒有和任何人紅過臉。 “每當遇到事情, 他總是寧可委屈自己, 也要幫助別人。 ”臨沂統計局農業科科長李宏說。 尤其是在農業科, 7名工作人員中有4名女同志,

為了照顧女同事, 他總是主動承擔體力活、加班等工作。

臨沂市統計局社會科苗素珍大姐, 和馬建波共事十幾年。 說起馬建波的離開, 她忍不住潸然淚下。 她告訴記者, 從馬建波的嘴裡從來沒聽過“不”字。 “我剛到農業科的時候, 業務不熟悉, 經常請教馬建波, 他從來沒煩過。 2001年年底做年報, 他幫我通宵加班完成報表。 ”苗素珍說, 2014年她跟馬建波一起到基層調研, 計畫去3個鄉鎮走訪養殖規模戶, 可是在路上發現馬建波感冒了, 她就提議去兩個鄉鎮, 但馬建波卻沒同意, 還是一個不落地全部跑完, 回到市里已經是晚上8點多了。

說起馬建波,同事禁不住抹起眼淚(資料片)。

和馬建波認識這麼多年,他做了多少好事,老同事臧寶倫已記不清楚了。但其中一件事情,卻讓他記憶猶新。2012年冬天,農業科人員少,當時負責入戶調查的同事休產假,臨時調過去的另一位同事業務又不熟悉。到了做年報時,這位同事更是一籌莫展。情急之下,只好請馬建波來幫忙。

就在馬建波幫忙處理年報時,這位同事的孩子突發高燒,必須帶孩子去打吊瓶,忙了一晚上,她竟然把馬建波幫忙加班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直到第二天早晨5點,這位同事才想起來,趕緊趕回單位,發現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馬建波剛剛把報表報完。“當時辦公室晚上12點就停暖了,也不知道馬建波這一晚上怎麼坐得住的。”臧寶倫說。

一起生活8940天,沒跟妻子拌過嘴

在妻子黃穎眼裡,馬建波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還是一個隻替別人著想、從不考慮自己的老實人。

“我和馬建波1992年1月16日結婚,到他去世時,差兩個月25周年。我用馬建波搞統計的方式算了算:我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是24年零10個月,共298個月,也就是8940天!”黃穎說:“我們一次也沒拌過嘴,他都遷就著我,總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說滿意我就滿意’。”

黃穎告訴記者,馬建波很熱愛統計工作,家裡的電腦裡都是他存放的統計資料。“我們結婚後不久,家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他就說必須有台電腦,他攢了好長時間工資,花了2400元買來電腦零件,自己組裝了一台電腦。”黃穎說,馬建波花這麼多錢買電腦,就是為了把在幹不完的活帶回家幹。既使他晚上很晚回來,大多數時候還要在電腦旁工作到淩晨二三點。

“建波這孩子孝順,就是工作忙。”馬建波80歲的母親顧榮英說,以前早上起來飯都做好了,他卻就提著勺子喝幾口就走,別的都來不及吃,一走就是一整天,晚上七八點回來算是早的。

之前,顧榮英因心臟病住了3次院。每次,馬建波都跟姊妹們說,別讓他白天來陪床,單位忙不能請假。每天晚上馬建波來陪床時,也還要抱著電腦在母親的病床前工作。“建波孝順,每天晚上要是回來得早,就問問我吃的什麼;要是回來晚了,有時下半夜回來,就到我那屋看看,給我掖掖被子。”顧榮英一直清楚地記著這些細節。

魯南商報記者 孟君

說起馬建波,同事禁不住抹起眼淚(資料片)。

和馬建波認識這麼多年,他做了多少好事,老同事臧寶倫已記不清楚了。但其中一件事情,卻讓他記憶猶新。2012年冬天,農業科人員少,當時負責入戶調查的同事休產假,臨時調過去的另一位同事業務又不熟悉。到了做年報時,這位同事更是一籌莫展。情急之下,只好請馬建波來幫忙。

就在馬建波幫忙處理年報時,這位同事的孩子突發高燒,必須帶孩子去打吊瓶,忙了一晚上,她竟然把馬建波幫忙加班的事忘得一乾二淨。直到第二天早晨5點,這位同事才想起來,趕緊趕回單位,發現辦公室的燈依然亮著,馬建波剛剛把報表報完。“當時辦公室晚上12點就停暖了,也不知道馬建波這一晚上怎麼坐得住的。”臧寶倫說。

一起生活8940天,沒跟妻子拌過嘴

在妻子黃穎眼裡,馬建波是個不折不扣的“工作狂”,還是一個隻替別人著想、從不考慮自己的老實人。

“我和馬建波1992年1月16日結婚,到他去世時,差兩個月25周年。我用馬建波搞統計的方式算了算:我和他生活在一起的時間是24年零10個月,共298個月,也就是8940天!”黃穎說:“我們一次也沒拌過嘴,他都遷就著我,總掛在嘴邊的話就是‘你說滿意我就滿意’。”

黃穎告訴記者,馬建波很熱愛統計工作,家裡的電腦裡都是他存放的統計資料。“我們結婚後不久,家裡沒有什麼像樣的傢俱,他就說必須有台電腦,他攢了好長時間工資,花了2400元買來電腦零件,自己組裝了一台電腦。”黃穎說,馬建波花這麼多錢買電腦,就是為了把在幹不完的活帶回家幹。既使他晚上很晚回來,大多數時候還要在電腦旁工作到淩晨二三點。

“建波這孩子孝順,就是工作忙。”馬建波80歲的母親顧榮英說,以前早上起來飯都做好了,他卻就提著勺子喝幾口就走,別的都來不及吃,一走就是一整天,晚上七八點回來算是早的。

之前,顧榮英因心臟病住了3次院。每次,馬建波都跟姊妹們說,別讓他白天來陪床,單位忙不能請假。每天晚上馬建波來陪床時,也還要抱著電腦在母親的病床前工作。“建波孝順,每天晚上要是回來得早,就問問我吃的什麼;要是回來晚了,有時下半夜回來,就到我那屋看看,給我掖掖被子。”顧榮英一直清楚地記著這些細節。

魯南商報記者 孟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