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平安分拆四小虎,好醫生打頭炮

本文編選自“互聯互通投資指南”。

據報導, 中國平安旗下多家子公司有望在2018年相繼登陸香港市場, 包括陸金所、平安好醫生、金融壹賬通、平安醫療健康四家子公司, 受到資本市場熱烈關注。 4月16日, 平安好醫生通過港交所聆訊, 將成為平安分拆四小虎中首家上市公司。 據悉, 公司計畫於下週一(23日)至下週四(26日)進行路演, 料於26日確定發行價, 並於5月4日正式掛牌。 此次IPO料集資10億美元, 保薦人為花旗和JP摩根。

瑞銀報告稱影響平安好醫生的估值因素在於中國平安的客戶會否同樣落戶至平安好醫生。 而摩根大通則認為家庭醫生服務在中國不算普及,

以及門診的不良服務體驗, 成為網上醫療服務增長的主動力, 預計平安好醫生今明兩年虧損將會逐漸收窄。 根據招股書披露, 集團仍處於虧損狀態, 主要由於銷售及行銷費用前期投入較大。 但就近一年表現來看, 2017年集團收入同比增長超過210%, 毛利增長超過140%, 收入及毛利增長較快。 虧損幅度10億, 虧損率為53.6%(絕對金額占收益的百分比)較上年同期下降72.5%, 虧損幅度有所收窄, 主要由於銷售及行銷費用的下降導致。

行業概覽: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缺少優質初級診療服務, 優質醫療資源的稀缺且分佈不均, 使得互聯網醫療服務符合市場需求

中國醫療健康服務行業近年急速發展,

中國醫療開支總額由2012年的28,119億元(人民幣, 下同)大幅增加至2016年的46,345億元, 複合年增長率為13.3%。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中國有約3.2百萬名持牌醫生, 醫療機構每天接待就診患者約21.7百萬次。

儘管醫療需求及開支不斷增加, 但中國優質醫療資源稀缺且分佈不均衡, 成為困擾中國醫療行業的結構性劣勢。 目前, 醫院仍是中國最重要的醫療服務提供者, 優質醫療資源主要集中在三級醫院。 截至2016年12月31日, 中國29,140家醫院中僅有2,232家三級醫院, 占比僅為7.7%, 卻承擔了全國49.8%的醫療問診量。

受惠於互聯網技術, 互聯網醫療為使用醫療服務提供方便及安全的途徑, 彌補了中國稀有且分佈不均的醫療資源與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之間的巨大缺口。 此外, 透過大資料分析及人工智慧等科技創新, 預期互聯網醫療將縮短傳統診症程式及減少病人與醫療相關的成本, 從而預期減少中國社會醫療保險的財務負擔。

互聯網及移動技術所帶來的聯通性已經對個人健康管理及醫療服務方式帶來了重大轉變。

2015年中國人均醫療開支為481.6美元, 遠低於G7國家的平均數4,850.1美元, 增長潛力巨大。

平安好醫生——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的先行者

經營模式領先——以互聯網模式運營個人健康市場

平安好醫生主要業務線包括線上醫療及健康服務, 如家庭醫生服務、消費者醫療健康服務、健康商城、以及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動計畫及資訊。 其中家庭醫生服務是通過人工智慧輔助自有醫療團隊及外部醫生透過合作醫院網路提供家庭醫生服務, 主要包括線上諮詢、轉診及掛號、住院安排及二次診療, 業績記錄期間收益流主要源自與平安壽險以及平安健康險進行的交易;消費型醫療服務為個人及企業使用者提供多種整合醫療健康機構服務的標準化服務方案而賺取收益,

如健康檢查、基因檢測、醫美及銷售個人護理產品等, 消費型醫療服務包通過我們的銷售團隊銷售予公司客戶, 並通過健康商城或個險業務員銷售予個人客戶, 該等個險業務員已經與平安集團訂立代理協定並同意僅分銷平安集團的產品;健康商城則線上銷售醫療產品(如藥品、保健品及醫療器械)、健身產品(如健身設備及配件)及個人護理用品, 並分為自營與平臺兩種模式, 自營模式是通過集團向供應商採購了商品之後通過平臺銷售, 集團有權定價並提供售後服務, 平臺模式下則是協力廠商賣家使用集團的線上平臺銷售產品, 集團按一定比例收取傭金費。

集團目前處於中國迅速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行業的領先地位, 獨特的商業模式為廣大使用者提供一站式門戶,將用戶與線上線下醫療資源建立聯繫,利用自有醫療團隊及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超卓體驗。

用戶數和月活數領先佔據市場頭名

平安好醫生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領先參與者之一,平均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於2016年位列第一。2016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超過2千萬名,約為第二大市場參與者的五倍,付費用戶的比率也從2015年的0.9%增長至2017年2.7%。

目前,集團已成立具有覆蓋全國的醫療服務提供者網路,覆蓋約3,100家醫院(包括逾1,000家三甲醫院)以及約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500家牙科診所及7,500家藥店。家庭醫生服務、移動平臺及服務提供者網路令集團成為重要的線上門戶及充滿活力的醫療生態系統,形成了實質性的競爭壁壘。

線下資源豐富具有競爭壁壘

從上圖收入明細可看出,截至2017年度,平安好醫生主要收入來自於消費型醫療和健康商城,兩者收入占比超過80%。其中消費型醫療服務收入由2015年的1.55億人民幣大幅提升至2016年的3.88億,2017年更是達到6.55億;而健康商城的收入占比自2015年以來迅速增加,由0.7%提升至48.0%。

作為提供綜合服務的一站式醫療健康平臺,集團不僅提供線上家庭醫生服務,由人工智慧助理及自有醫療團隊提供支援,透過服務網路提供給使用者多種線下服務,此外亦與保險公司合作,為投保人提供增值服務,實現保險與保健協同整合。不僅與平安人壽保險合作通過平安金管家的外掛程式程式提供家庭醫生服務,換取平安人壽保險將定期支付的固定服務費作為回報,還與平安健康險合作向平安健康險的部分投保人提供安康和安享增值服務組合。

集團股東結構——平安旗下分拆上市頭炮

根據招股書,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包括平安集團子公司安鑫、樂錦煊有限公司及軟銀集團。穿透來看,平安集團總計持有平安好醫生約2.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46.20%;高盛前董事總經理、鄭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席羅肇華則透過間接持股樂錦煊,成為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之一,持有平安好醫生8.1%股權。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王濤先生科技醫療背景深厚,集團非執行董事大多為平安集團資深高層。平安集團共有“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及“房產金融”四大生態圈。“醫療健康”作為其中的一環,平安集團已經構建了“患者-提供商-支付方”的綜合模式。從目前的組織架構來看,有關健康醫療的業務主要分佈在“平安好醫生”、 “平安萬家醫療”和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這三個子公司當中。集團主要為個人提供線上醫療健康服務,萬家醫療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管理服務,而平安醫療健康管理的業務主要是向為政府機構、商業保險公司及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醫療及健康管理及行政服務。平安好醫生和平安集團的業務互動頻繁,協同效應較為顯著。

移動醫療迎來上市曙光

平安好醫生作為線上醫療平臺香港上市第一股,對港交所IPO市場地位有所提高,引起投資者對互聯網醫療企業的高度關注與認可,證明了互聯網醫療企業規模化盈利的可行性。其他互聯網醫療企業諸如微醫、好大夫線上、春雨醫生等,已經收穫了大量的醫生資源和客戶資源,逐漸具備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能力。平安好醫生此次IPO為該領域企業的上市潮帶來了第一波大浪,提振了資本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信心。

獨特的商業模式為廣大使用者提供一站式門戶,將用戶與線上線下醫療資源建立聯繫,利用自有醫療團隊及創新的技術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超卓體驗。

用戶數和月活數領先佔據市場頭名

平安好醫生作為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領先參與者之一,平均日活躍用戶及月活躍用戶於2016年位列第一。2016年的平均月活躍用戶達超過2千萬名,約為第二大市場參與者的五倍,付費用戶的比率也從2015年的0.9%增長至2017年2.7%。

目前,集團已成立具有覆蓋全國的醫療服務提供者網路,覆蓋約3,100家醫院(包括逾1,000家三甲醫院)以及約1,100家健康檢查中心、500家牙科診所及7,500家藥店。家庭醫生服務、移動平臺及服務提供者網路令集團成為重要的線上門戶及充滿活力的醫療生態系統,形成了實質性的競爭壁壘。

線下資源豐富具有競爭壁壘

從上圖收入明細可看出,截至2017年度,平安好醫生主要收入來自於消費型醫療和健康商城,兩者收入占比超過80%。其中消費型醫療服務收入由2015年的1.55億人民幣大幅提升至2016年的3.88億,2017年更是達到6.55億;而健康商城的收入占比自2015年以來迅速增加,由0.7%提升至48.0%。

作為提供綜合服務的一站式醫療健康平臺,集團不僅提供線上家庭醫生服務,由人工智慧助理及自有醫療團隊提供支援,透過服務網路提供給使用者多種線下服務,此外亦與保險公司合作,為投保人提供增值服務,實現保險與保健協同整合。不僅與平安人壽保險合作通過平安金管家的外掛程式程式提供家庭醫生服務,換取平安人壽保險將定期支付的固定服務費作為回報,還與平安健康險合作向平安健康險的部分投保人提供安康和安享增值服務組合。

集團股東結構——平安旗下分拆上市頭炮

根據招股書,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包括平安集團子公司安鑫、樂錦煊有限公司及軟銀集團。穿透來看,平安集團總計持有平安好醫生約2.10億股股份,持股比例46.20%;高盛前董事總經理、鄭和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主席羅肇華則透過間接持股樂錦煊,成為平安好醫生的控股股東之一,持有平安好醫生8.1%股權。

平安好醫生董事長王濤先生科技醫療背景深厚,集團非執行董事大多為平安集團資深高層。平安集團共有“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及“房產金融”四大生態圈。“醫療健康”作為其中的一環,平安集團已經構建了“患者-提供商-支付方”的綜合模式。從目前的組織架構來看,有關健康醫療的業務主要分佈在“平安好醫生”、 “平安萬家醫療”和 “平安醫療健康管理”這三個子公司當中。集團主要為個人提供線上醫療健康服務,萬家醫療為醫療機構提供醫療管理服務,而平安醫療健康管理的業務主要是向為政府機構、商業保險公司及醫療服務機構提供醫療及健康管理及行政服務。平安好醫生和平安集團的業務互動頻繁,協同效應較為顯著。

移動醫療迎來上市曙光

平安好醫生作為線上醫療平臺香港上市第一股,對港交所IPO市場地位有所提高,引起投資者對互聯網醫療企業的高度關注與認可,證明了互聯網醫療企業規模化盈利的可行性。其他互聯網醫療企業諸如微醫、好大夫線上、春雨醫生等,已經收穫了大量的醫生資源和客戶資源,逐漸具備了登陸資本市場的能力。平安好醫生此次IPO為該領域企業的上市潮帶來了第一波大浪,提振了資本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的信心。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