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阿裡巴巴收購中天微,僅僅只是蹭熱點嗎?

阿裡巴巴集團今日宣佈, 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微”), 收購金額暫未透露。

對於此次收購, 阿裡巴巴CTO張建鋒表示, “IP Core是基礎晶片能力的核心, 進入IP Core領域是中國晶片實現“自主可控”的基礎。 ”

中天微成立於2001年, 總部位於杭州, 在上海浦東新區設有分支機搆。 “中華芯, 天下行”的前兩個字是中天名字的由來, 也是中天微系統的使命與目標。 從名字可以看到, 中天微的成立就是要振興中國國產晶片, 而從成立時間看, 它跟BAT等互聯網巨頭幾乎在同一時期誕生,

雖然相對於Intel等晶片巨頭有些遲緩, 不過也算走在了前面。

就在昨天, 阿裡巴巴宣佈, 旗下達摩院正在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片——Ali-NPU, 該晶片是一款AI晶片, 將重點運用於圖像視頻分析、機器學習等AI推理計算。 阿裡方面透露這個晶片計算能力會是同類產品40倍。

不過後來根據阿裡達摩院公關的解釋, 這裡的同類產品是指CPU或者GPU, 而不是NPU。

正如我昨天所言, 比40倍更值得的關注的是阿裡巴巴開始親自做晶片這件事情的意義。 此前阿裡巴巴投資了大量晶片公司, 馬雲被媒體稱為要買下大半個晶片產業, 比如阿裡投資了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中天微等多家家晶片公司,

其中寒武紀為華為麒麟970處理器提供了NPU。

今天全資收購中天微則表明阿裡巴巴將進一步加強晶片自主研發能力, 鑒於中天微主要是做CPU的公司, 應該與阿裡達摩院的Ali-NPU沒有直接關係。 從投資到宣佈自主研發晶片再到全資收購晶片公司, 可以看到, 阿裡巴巴在晶片這件事情上一環扣一環, 開始動真格。 目前因為中興被制裁, 國產晶片崛起再一次引爆了輿論, 顯得十分迫切, 看上去阿裡巴巴此時宣佈晶片動作是蹭熱點, 實際上卻是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

此前, 阿裡雲在系統層面已經實現了去IOE——IBM、Oracel和EMC, 即資料庫存儲等系統已不再依賴國外巨頭, 此前國內軟體產業特別是金融行業基本都是依賴IOE,

現在百度金融等玩家已經意識到去IOE的重要性, 正在積極在軟體層面國產化或者開源化。

不過這是不夠的, 軟體層面的去IOE做完後, 硬體層面國產化就成為必須, 而硬體層面要做到國產化, 最核心的自然是晶片,

阿裡巴巴未來很可能會將其雲電腦房的伺服器的晶片逐步替換為自主研發的晶片, 此後再對聯想的X86伺服器業務展開收購也不是沒有可能, 其終極目標是在雲計算業務上實現從硬體到軟體的全部國產化。

晶片的佈局不只是可以左右雲計算市場的格局, 阿裡巴巴正在大力推進AI戰略、IoT戰略,未來其智慧汽車等等智慧設備整合自有晶片,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你看到阿裡巴巴在蹭熱點,我看到阿裡步步為營,在強化自主技術實力的同時,為國產技術做出一份貢獻。

事實上,不論是研發自有作業系統AliOS,還是雲計算去IoE,以及現在佈局自有晶片,都體現出阿裡巴巴對底層技術的重視,去年阿裡巴巴投入1000億成立達摩院廣納技術人才,同樣是要強化底層技術研究。馬雲是英語教師出身,是互聯網大佬中最不懂技術的(一個說法是馬雲不大會用電腦打字),不過馬雲卻對外說過:“正因為我不懂技術,我比誰都支援技術,我老是覺得不懂的東西要出事。” 去年在成立達摩院時,馬雲表示,“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英特爾,必須超越微軟,必須超越IBM,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

可以看到,當時馬雲就有超越英特爾的野心。“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慧、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現在看來,晶片只是一個開始。

在國內科技產業普遍缺乏底層技術的情況下,對晶片、AI、資料庫、5G等等底層技術佈局已十分迫切。目前不只是阿裡在行動,華為的移動晶片實力已經被證明,而百度在AI演算法、無人車上的能力同樣可與世界巨頭競爭。所以我想阿裡巴巴的蹭熱點行為,可以更多一些。

(本文已獲得原作者:知乎網友羅超授權,如需轉載請告之)

阿裡巴巴正在大力推進AI戰略、IoT戰略,未來其智慧汽車等等智慧設備整合自有晶片,也是一個必然的結果。所以,你看到阿裡巴巴在蹭熱點,我看到阿裡步步為營,在強化自主技術實力的同時,為國產技術做出一份貢獻。

事實上,不論是研發自有作業系統AliOS,還是雲計算去IoE,以及現在佈局自有晶片,都體現出阿裡巴巴對底層技術的重視,去年阿裡巴巴投入1000億成立達摩院廣納技術人才,同樣是要強化底層技術研究。馬雲是英語教師出身,是互聯網大佬中最不懂技術的(一個說法是馬雲不大會用電腦打字),不過馬雲卻對外說過:“正因為我不懂技術,我比誰都支援技術,我老是覺得不懂的東西要出事。” 去年在成立達摩院時,馬雲表示,“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英特爾,必須超越微軟,必須超越IBM,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

可以看到,當時馬雲就有超越英特爾的野心。“達摩院”首批公佈的研究領域包括包括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演算法、網路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晶片技術、感測器技術、嵌入式系統等,涵蓋機器智慧、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現在看來,晶片只是一個開始。

在國內科技產業普遍缺乏底層技術的情況下,對晶片、AI、資料庫、5G等等底層技術佈局已十分迫切。目前不只是阿裡在行動,華為的移動晶片實力已經被證明,而百度在AI演算法、無人車上的能力同樣可與世界巨頭競爭。所以我想阿裡巴巴的蹭熱點行為,可以更多一些。

(本文已獲得原作者:知乎網友羅超授權,如需轉載請告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