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日說法|八旬老人將繼子告上法庭,四個繼子女、一個養女,誰來贍養老人?

來源 | CCTV今日說法(微信號:cctvjrsf)

我想我就是一個冤大頭

沒想到落到這個地步

既然這樣只能奉陪到底了

重組家庭, 七口之家

1976年, 李慧琴與張當才結婚, 成為了張當才的第5任妻子, 當時, 張當才與前4任妻子, 共育有一個男孩(張偉國), 三個女孩。

李慧琴此前也經歷過一段短暫的婚姻, 雖無親生孩子, 但有一個年僅8歲的養女梁娟霞。 就這樣, 兩人組成了一個七口之家。

李慧琴嫁給張當才時, 大兒子張偉國已經成家, 沒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4個女兒均由李慧琴夫婦撫養成人。 隨著女兒們相繼成家, 家中只剩下李慧琴和老伴兒張當才生活。

養女梁娟霞回憶, 哥哥張偉國成家後, 因為和父親鬧了過節兒, 在搬家後幾十年, 都沒怎麼回過家。

由於身邊無人照顧, 張當才找到了兒子張偉國, 希望他能經常回來看看。 考慮到老人已經年邁, 接到老人的邀請後, 張偉國答應了回家照顧老人的請求。

當時一家人重新團聚在一起, 相處得很融洽, 本以為就會如此平靜地生活下去。 然而2015年發生的一件事, 給這個重新團圓的家庭, 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也使兄妹之間出現了隔閡。

一場意外, 一筆撫恤金

2015年3月, 李慧琴和老伴兒張當才,

在熟睡中一氧化碳中毒, 被人發現時張當才已經身亡。 李慧琴在這場事故中, 撿回了一條命, 但因此落下了大小便失禁的毛病。

父親張當才在世時, 老兩口的生活起居, 一直由張偉國負責, 發生煤氣中毒事故後, 年過80的李慧琴不僅生活不能自理, 而且意識也不清楚, 無法下床,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 作為家中獨子的張偉國依託父親生前的囑託, 挑起了照看繼母李慧琴的責任。

父親張當才留下了11.8萬元的撫恤金, 張偉國和4個妹妹都認為, 這筆錢兄妹5人平均分配, 每人分得2萬多元。 但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在世的李慧琴, 姐妹4人放棄了繼承這筆錢, 全部都給了哥哥張偉國。

然而, 讓養女梁娟霞難過的是, 父親去世後, 不僅繼女三姐妹不來看望母親, 而且哥哥張偉國, 根本沒有照顧好母親李慧琴。

不僅梁娟霞對張偉國有些怨言, 李慧琴的妹妹李蕊轉, 也對張偉國有很深的意見。 為了更加方便地照看姐姐, 李蕊轉直接搬到了姐姐家中。

伴隨著繼母妹妹李蕊轉的介入, 一家人在生活中各方面的衝突不斷累積。 2016年底發生的一件事, 徹底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一直以來, 年底村裡分紅的錢都由張偉國保管。 這次村委會給的2700元, 則由李蕊轉替姐姐簽了字, 收了錢, 這個舉動, 徹底惹怒了張偉國。

矛盾激化後,李慧琴的生活,開始由李蕊轉照料。面對高昂的開銷,年近70的李蕊轉根本無力承擔,姐妹倆覺得,既然張偉國無法照看老人,那麼理應還回張當才留下的撫恤金。

一紙訴狀,將繼子告上法庭

為了討要回自己的養老錢,在妹妹李蕊轉的幫助下,83歲的李慧琴將繼子張偉國起訴至法院,要求他返還丈夫張當才留下的撫恤金。

2017年8月25日,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

在調研過程中法官發現,這起官司雖然是由撫恤金而引發,但背後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老人的贍養問題。案件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證老人將來沒有後顧之憂。

在法官協調中,兒媳婦劉梅香一直堅持一個觀點,稱李慧琴嫁過來時,她和丈夫已經成家獨立生活,沒有受到過繼母的撫養,因此對李慧琴並沒有贍養義務。而且,當年的撫恤金早就給老人治病了,夫妻倆還搭了很多。

此時,李蕊轉向法官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拿回屬於姐姐的撫恤金,以後由她照顧姐姐。根據多年的家事審判經驗,法官認為這個要求並不合理,因為李蕊轉已經快70歲了,不屬於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院提示,李慧琴可以起訴其他子女,然後法院再進行處理。但李慧琴老人認為,四個繼子女加上一個養女,都不是自己親生的骨肉,自己無法理直氣壯地去要求五個孩子贍養。

2017年8月,法官把李慧琴的養女梁娟霞,約到張偉國家中,商量由她照顧母親。此次調解中,張偉國表示願意每月付給老人500元生活費,並負責李慧琴百年後的喪葬事宜。但兄妹倆在生活費數額上,意見分歧較大,沒能達成一致。

2017年8月25日,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張偉國最終答應從撫恤金中,拿出27000元給繼母李慧琴。李慧琴老人則由養女梁娟霞贍養。

在法官的主持下,梁娟霞和張偉國之間,簽署了一份協議書,李慧琴的生養死葬由養女梁娟霞負責,李慧琴名下的財產由梁娟霞繼承,27000元付清後,李慧琴與張偉國再無經濟及財產糾紛。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1: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的嘉賓是,中央財經大學的方志平教授,歡迎方老師。張偉國夫妻倆認為,因為繼母到他們家的時候,張偉國已經成年,沒有經繼母撫養過,因此對繼母不具有贍養義務,這個說法成立嗎?

A1:這個就涉及我們《婚姻法》當中,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如果父母生活困難,或者是沒有生活來源、沒有勞動能力,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這裡面的子女,包括親生子女,還包括有撫養教育關係的繼子女。因此,繼子要不要贍養老人,主要看其小時候,和老人之間有沒有教育撫養關係。本案裡,在老太太到張家時,繼子已經成年,所以他們客觀上是不可能形成撫養教育關係。因此,繼子沒有法律上對老人的贍養義務。

但他有一個約定的義務,因為當初,11萬元的撫恤金應該按照比例方法進行分配,但是它(撫恤金)都給了繼子,那麼繼子拿到這筆錢的前提是,你要贍養老人。所以如果你不履行這個義務,或者履行不適當,那麼人家就可以把這個贈予,全部撤銷或者部分撤銷,要重新來分配這11萬元撫恤金。

Q2:很多人就有疑問,那三個繼女,還有一個養女,她們難道就沒有贍養義務嗎?

A2:在法律上講的話,子和女的地位是一樣的,所以判斷標準也是一樣的。那麼第一,養女肯定是有贍養義務的,因為養女在我們法律上,雖然他們是很早以前就有收養關係,當時我們的收養法還沒有。但是,在1992年之前的這種收養關係叫事實上的收養關係,所以它仍然是一個合法收養。另外,三個繼女,判斷標準要看老太太,在三個繼女小的時候,她們有沒有共同生活,有沒有撫養教育的關係。

接下來看看網友怎麼看:

血緣,

並非親情的唯一定義。

贍養老人,

除了血緣和義務,

還有孝道與愛心。

案件來源 | 《今日說法》節目《繼母的官司》

矛盾激化後,李慧琴的生活,開始由李蕊轉照料。面對高昂的開銷,年近70的李蕊轉根本無力承擔,姐妹倆覺得,既然張偉國無法照看老人,那麼理應還回張當才留下的撫恤金。

一紙訴狀,將繼子告上法庭

為了討要回自己的養老錢,在妹妹李蕊轉的幫助下,83歲的李慧琴將繼子張偉國起訴至法院,要求他返還丈夫張當才留下的撫恤金。

2017年8月25日,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

在調研過程中法官發現,這起官司雖然是由撫恤金而引發,但背後真正要解決的問題,是老人的贍養問題。案件的最終目的,是要保證老人將來沒有後顧之憂。

在法官協調中,兒媳婦劉梅香一直堅持一個觀點,稱李慧琴嫁過來時,她和丈夫已經成家獨立生活,沒有受到過繼母的撫養,因此對李慧琴並沒有贍養義務。而且,當年的撫恤金早就給老人治病了,夫妻倆還搭了很多。

此時,李蕊轉向法官表達了自己的想法,希望拿回屬於姐姐的撫恤金,以後由她照顧姐姐。根據多年的家事審判經驗,法官認為這個要求並不合理,因為李蕊轉已經快70歲了,不屬於完全的民事行為能力人。

法院提示,李慧琴可以起訴其他子女,然後法院再進行處理。但李慧琴老人認為,四個繼子女加上一個養女,都不是自己親生的骨肉,自己無法理直氣壯地去要求五個孩子贍養。

2017年8月,法官把李慧琴的養女梁娟霞,約到張偉國家中,商量由她照顧母親。此次調解中,張偉國表示願意每月付給老人500元生活費,並負責李慧琴百年後的喪葬事宜。但兄妹倆在生活費數額上,意見分歧較大,沒能達成一致。

2017年8月25日,河南省靈寶市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了這起案件,在法院的不懈努力下,張偉國最終答應從撫恤金中,拿出27000元給繼母李慧琴。李慧琴老人則由養女梁娟霞贍養。

在法官的主持下,梁娟霞和張偉國之間,簽署了一份協議書,李慧琴的生養死葬由養女梁娟霞負責,李慧琴名下的財產由梁娟霞繼承,27000元付清後,李慧琴與張偉國再無經濟及財產糾紛。

普法時間

pufashijian

Q1:今天我們演播室請到的嘉賓是,中央財經大學的方志平教授,歡迎方老師。張偉國夫妻倆認為,因為繼母到他們家的時候,張偉國已經成年,沒有經繼母撫養過,因此對繼母不具有贍養義務,這個說法成立嗎?

A1:這個就涉及我們《婚姻法》當中,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如果父母生活困難,或者是沒有生活來源、沒有勞動能力,可以要求子女支付贍養費。這裡面的子女,包括親生子女,還包括有撫養教育關係的繼子女。因此,繼子要不要贍養老人,主要看其小時候,和老人之間有沒有教育撫養關係。本案裡,在老太太到張家時,繼子已經成年,所以他們客觀上是不可能形成撫養教育關係。因此,繼子沒有法律上對老人的贍養義務。

但他有一個約定的義務,因為當初,11萬元的撫恤金應該按照比例方法進行分配,但是它(撫恤金)都給了繼子,那麼繼子拿到這筆錢的前提是,你要贍養老人。所以如果你不履行這個義務,或者履行不適當,那麼人家就可以把這個贈予,全部撤銷或者部分撤銷,要重新來分配這11萬元撫恤金。

Q2:很多人就有疑問,那三個繼女,還有一個養女,她們難道就沒有贍養義務嗎?

A2:在法律上講的話,子和女的地位是一樣的,所以判斷標準也是一樣的。那麼第一,養女肯定是有贍養義務的,因為養女在我們法律上,雖然他們是很早以前就有收養關係,當時我們的收養法還沒有。但是,在1992年之前的這種收養關係叫事實上的收養關係,所以它仍然是一個合法收養。另外,三個繼女,判斷標準要看老太太,在三個繼女小的時候,她們有沒有共同生活,有沒有撫養教育的關係。

接下來看看網友怎麼看:

血緣,

並非親情的唯一定義。

贍養老人,

除了血緣和義務,

還有孝道與愛心。

案件來源 | 《今日說法》節目《繼母的官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