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打開心鎖,計畫未來”阪田司法所開展社區服刑人員“人生規劃”

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應該成為怎樣的人?我能成為怎樣的人?這是每一個有志青年的都會發出的人生追問, 特別是對於社區服刑人員, 他們對美好的生活充滿了更多渴望。 或許是因為他們曾經遭受過挫折, 生活中往往存在自卑及羞愧心理容易自暴自棄, 更有甚者會對人生感覺無望, 諸多負面情緒又極易誘發再犯罪。 那麼, 怎樣幫助他們打開心鎖, 正視過去, 營造健康的心理, 怎樣使他們重拾自信, 邁向新的生活, 這是李海濤進入阪田司法所接觸社矯工作後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基於對青春健康教育及心理學的研究成果, 還有對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熱愛, 李海濤歷時數月精心為社區服刑人員量身定制了一套幫助他們"打開心鎖, 計畫未來"的"人生規劃"心理輔導課程。

區別于傳統的說理式社區矯正心理健康講座, 此套課程更注重學員們的自我覺醒, 主講人僅僅是抛磚引玉, 課程更多是啟發式教育, 宣導學員們從自身角度出發, 引發他們對人生的思考、對未來的規劃, 並由自己制定的目標激勵自己不斷前進。

活動課程地點一般選擇圍桌式會議室, 並根據學員們的實際情況分小班授課, 這樣的空間及環境設置更有利於舒緩學員們的緊張情緒, 也更有利於講師與學員之間的互動, 從而呈現更加完美的授課效果。

課程一開始, 講師隨機邀請一名學員朗讀題為"離海岸只有半英里"的小文, 這是一個關於"目標與成功"的小故事, 旨在引起學員們的思考, 集中他們的注意力。 針對這個故事, 主講人與學員們會有一些簡單的討論, 主講人會適時引入課程主題:目標。 目標是燈塔, 規劃是航道, 當一個人心中對生活有了好的目標或願景, 就有了正確的追求,

這個正確的追求就會激發他去做該做的事。

引入主題的目的不是長篇大論去贅述道理而是展開主講人與學員們一對一詢問式人生對話, 此時主講人會對在場的每一個學員發問, 詢問他們未來十年的計畫, 此時學員們可能會語塞或者不加思索給一個答案, 但是沒關係,在接下來的趣味遊戲環節,每個學員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課程的最後,學員們將在舒緩的音樂中認真規劃未來,制定自己的十年目標,相信通過課程的學習學員們將真正實現對內心的拷問,並且重拾自信,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從而獲得幸福的人生!

目前我所已經組織轄區在冊的社區服刑人員共計69人分兩個小班分別在街道508會議室及天安雲穀的黨群活動室開展了活動課程。課上,學員們時而屏氣凝神認真聽講,時而眉頭緊鎖專心思考,活動全程氣氛輕鬆熱烈,學員們更是積極參與各式互動。課後,每個學員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們紛紛表示課程形式新穎,希望開展更多類似的活動,深感從此獲益良多,表示不僅要在服刑期間服從相關部門管理認真改造,更希望刑期結束後能夠儘快回歸社會,重塑美好生活!

課程中學員積極參與討論互動

學員認真思考填寫十年計畫

學員主動分享自己的十年計畫

課後學員依依不捨,紛紛同講師分享此次課程感想

但是沒關係,在接下來的趣味遊戲環節,每個學員都會對自己的未來有更加清晰的認識。

課程的最後,學員們將在舒緩的音樂中認真規劃未來,制定自己的十年目標,相信通過課程的學習學員們將真正實現對內心的拷問,並且重拾自信,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從而獲得幸福的人生!

目前我所已經組織轄區在冊的社區服刑人員共計69人分兩個小班分別在街道508會議室及天安雲穀的黨群活動室開展了活動課程。課上,學員們時而屏氣凝神認真聽講,時而眉頭緊鎖專心思考,活動全程氣氛輕鬆熱烈,學員們更是積極參與各式互動。課後,每個學員臉上都洋溢著笑容,他們紛紛表示課程形式新穎,希望開展更多類似的活動,深感從此獲益良多,表示不僅要在服刑期間服從相關部門管理認真改造,更希望刑期結束後能夠儘快回歸社會,重塑美好生活!

課程中學員積極參與討論互動

學員認真思考填寫十年計畫

學員主動分享自己的十年計畫

課後學員依依不捨,紛紛同講師分享此次課程感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