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見縫種樹的趙古欒

趙古欒騎上三輪車去幹活

天微微亮, 三川鎮柳子村的趙古欒已經騎著電動三輪車到了山腳下, 背起鋤頭上山去種山茱萸。

今年69歲的趙古欒, 丈夫偏癱臥床12年, 常年不斷的醫藥治療花費和日常生活的開支, 花光了家裡的積蓄, 還欠下了數萬元的債務。 大前年, 趙古欒家成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成為了貧困戶的趙古欒沒有怨天尤人, 而是一心想著幹事掙錢。 自家山坡地裡種著山茱萸, 趙古欒四處打聽後, 瞭解到中藥材的行情還不錯, 就打算繼續種植山茱萸。

來年春天, 天剛暖和, 趙古欒就開始種樹。 除了將自家的地裡、山坡補充種滿山茱萸樹, 閒不住的她又到村裡的幾個溝岔裡, 利用親戚家閒置的山坡地來種植山茱萸。

趙家溝、孫家灣、白家凹……柳子村的大小溝岔, 趙古欒為了栽樹跑了個遍。 種的地點太分散, 往往這裡種完到下個地方, 中間上坡下坡得走上幾裡路,

而且坡地種起樹來不容易, 在斜坡上種樹苗, 站不穩, 使不上力, 經常刨一個樹坑花費的時間比平常要多得多。 雖然艱難, 但趙古欒硬是一個一個地刨, 一棵一棵地種。 就這樣憑著一股子幹勁兒, 幾年間, 趙古欒種下了大大小小800來棵的山茱萸樹。

“都種在了山坡地裡, 估摸著有10來畝吧, 別人都說我是見縫種樹。 ”趙古欒笑著說。

山茱萸種得多了, 趙古欒也越發忙起來了。

趙古欒在地裡除草

每天, 趙古欒把家裡安頓好, 就要到地裡, 給山茱萸除草、澆水、施肥、剪枝……忙碌成為了趙古欒生活的常態。

“別看我年齡大了, 天天上山下山幹活也不耽擱, 忙點沒啥, 只要棗皮長得好。 ”趙古欒樂觀自信地說。

趙古欒在坡地裡拔草

山茱萸多種在山坡上, 除草有難度。 特別是遇上陡坡, 趙古欒只能身體向前傾, 右腿彎曲蹬在坡上, 左腳點在地上, 右手撐在斜坡穩住重心, 騰出左手將雜草拔掉, 遠遠看, 整個身體就像趴在山坡上。 過一會兒, 趙古欒就得換左腿、左手來支撐, 用右手繼續拔草, 這樣一干就是大半天, 腿彎曲得麻木, 胳膊抻得疼, 連腰也都累得酸痛, 彎不下去, 直不起來。

在採摘山茱萸的季節, 趙古欒一個人要起個大早, 四處跑著採摘山茱萸。 山茱萸的果實小, 採摘的時候果實有熟透的有半熟的, 要挑選紅的熟透了的採摘,

這是個磨性子的活。 每次, 趙古欒左手挎著籃子, 仰起脖子, 撥開樹枝, 挑選出成熟的, 一點一點認認真真地摘。 有時候, 採摘忙起來, 飯都是在地裡咬個饅頭就打發了。 天黑回到家, 趙古欒還要把摘回來的山茱萸用清水淘上幾遍, 清除了雜質後上鍋煮, 煮完後去核、晾曬, 一直忙到夜裡十來點才算暫時告一段落。

趙古欒還用到戶增收的資金在自家院裡、牆根兒下和大門外的小片空地裡種上了黑藥、菖蒲、白芨、蒼術等中藥材。

去年, 憑著能吃苦的勁兒, 趙古欒順利脫了貧。

“今年, 我打算買一個烘乾機, 再多種點白芨、蒼術。 只要有力氣, 就一直幹下去, 勤快點, 總能過上好日子!”趙古欒的心中充滿希望。 (席耀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