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脫貧出實招 致富不是夢

四月芳菲天, 廟子鎮黃柏村滿山雪白的梨花正肆意盛開著, 村子裡整齊劃一的民居和嶄新的柏油馬路, 一幅美麗鄉村新景。

“兩年前的樣子跟現在沒得比, 村子能有今天的模樣, 小楊下了大力氣。 ”村支書項留山笑著說。

項留山口中的小楊是楊明輝, 是兩年前從縣委組織部派駐到黃柏村的第一書記。

黃柏村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村, 村民主要靠著種地和外出務工, 貧困程度很深。

楊明輝(左)走訪貧困戶

來到黃柏村, 楊明輝深知自己農村工作經驗不足, 要幹好, 就必須俯下身子瞭解村情民意。 從上任第一天開始, 楊明輝開始走門串戶瞭解情況。 黃柏村在一道山溝溝裡, 楊明輝挨家挨戶地串門、聊天, 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地向村幹部、老黨員請教。

“農村富不富, 關鍵靠支部。 ”楊明輝深深地領會著, 為了激發黨員幹部的先鋒帶頭作用, 楊明輝組織幹部外出考察學習,

在村裡將有致富能力的年輕人發展為黨員, 培養村後備幹部、規範村的黨內組織生活、開展以扶貧為主題的黨內活動……為了建好基層陣地, 他多方協調資金建成了高標準的黨群服務中心、黨建主題廣場。

楊明輝到貧困戶沙梨園查看沙梨種植情況

黃柏村沒有工礦和旅遊資源, 但有著30多年的沙梨種植歷史。 黃柏村的山林地, 平均海拔都在400米以上, 日照超過10個小時, 適合沙梨生長。 但一直以來, 沒有形成產業, 群眾增收難。 楊明輝就把發展特色沙梨產業作為黃柏村發展的第一步。 他一方面積極促成成立了沙梨種植專業合作社, 並註冊了“榮優”和“伏牛紅沙”商標, 建設黨員示範帶動沙梨園區3處;另一方面, 邀請技術專家到田間地頭給群眾講解沙梨修剪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漸漸地, 黃柏村的特色沙梨產業發展得越來越好。 從原有800餘畝的沙梨種植擴展到2600餘畝, 年產量突破了100萬公斤, 年產值超300萬元, 實現了人均增收1500元。

沙梨豐收

在君山廣場設置沙梨銷售點

為了更好地讓黃柏沙梨賣出去、賣得好, 楊明輝多方協調, 讓黃柏沙梨有了禮品箱,並設立了銷售點,開通了網銷管道……2017年底, 黃柏村的沙梨供不應求。

楊明輝正在搬運包裝袋原材料

沙梨一年一結果,群眾農閒也要增收。為此,楊明輝想法設法地找專案、找資金,讓群眾增收掙錢。他利用扶貧優惠政策,把包裝袋加工車間引進到黃柏村,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廠房,解決了30餘人的就業,至今,已累計完成20萬袋的產量,人均年增收2000元。不僅如此,楊明輝還組織群眾參加廟子鎮的服裝加工,為服裝廠提供20餘人的勞動力。扶貧車間、就業創業、養殖豬羊、種植香菇、種植中藥材……實現了貧困戶每家平均一個以上的致富專案。有項目就有收入,2017年底,黃柏村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

黃柏村黨建主題廣場

黃柏村新修成的柏油馬路

如今的黃柏村,有了發電站、修了柏油路、裝了新路燈、吃上了自來水、沙梨也不愁賣……

“扶貧政策好,小楊書記也幹得下勁,不怕吃苦不怕累,黃柏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了。”說話間,黃柏村的群眾對這個第一書記豎起了大拇指。

“鄉村振興還在路上,黃柏實現脫貧不是目的,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黃柏會更美麗、更富裕!”楊明輝的話語中充滿著堅定和自信。

楊明輝正在搬運包裝袋原材料

沙梨一年一結果,群眾農閒也要增收。為此,楊明輝想法設法地找專案、找資金,讓群眾增收掙錢。他利用扶貧優惠政策,把包裝袋加工車間引進到黃柏村,建成了400平方米的廠房,解決了30餘人的就業,至今,已累計完成20萬袋的產量,人均年增收2000元。不僅如此,楊明輝還組織群眾參加廟子鎮的服裝加工,為服裝廠提供20餘人的勞動力。扶貧車間、就業創業、養殖豬羊、種植香菇、種植中藥材……實現了貧困戶每家平均一個以上的致富專案。有項目就有收入,2017年底,黃柏村順利實現了整村脫貧。

黃柏村黨建主題廣場

黃柏村新修成的柏油馬路

如今的黃柏村,有了發電站、修了柏油路、裝了新路燈、吃上了自來水、沙梨也不愁賣……

“扶貧政策好,小楊書記也幹得下勁,不怕吃苦不怕累,黃柏村群眾的日子越過越好了。”說話間,黃柏村的群眾對這個第一書記豎起了大拇指。

“鄉村振興還在路上,黃柏實現脫貧不是目的,我相信不久的將來,黃柏會更美麗、更富裕!”楊明輝的話語中充滿著堅定和自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