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敘利亞戰火連綿,聯合國為什麼第一時間想到了區塊鏈

敘利亞上空射落的105枚導彈, 撕裂了西方所謂“正義”和“進步”的遮羞布。

這個位於地中海東岸, 首都大馬士革被譽為“天國裡的城市”的國家才初綻和平之蕾, 又迅速枯萎。

而戰火紛飛中, 受害最深的, 永遠是無辜平民。

嚴峻的敘利亞難民問題, 迫使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將目光投向了區塊鏈。 這個技術應用場景的無限延展性, 這一次化身數百萬流離失所的難民們的安琪兒。

據瞭解, 糧食署正計畫利用區塊鏈開展一項名為Building Blocks的人道主義專案。

區塊鏈將為敘利亞難民帶去“通行證”和“盤中餐”, 試圖通過技術來局部治癒大馬士革的眼淚。

難題

連年戰亂造成大量敘利亞難民逃向邊境, 但這條求生之路坎坷萬分。 當他們踏入另外一片和平淨土後, 通常發現“身份”和“援助”成為了他們的又一難題。

入境其它國家時, 難民需要重新登記身份, 但逃亡過程中, 本身的身份資訊卻基本丟失。

在申請過程漫長和資訊閉塞的雙重困境下, 難民只能滯留在邊境或流散到各地。

他們無法獲得任何來自官方的支持和保護, 甚至有時會有政府內部人員暗地操縱登記名單。

公開資料顯示, 由於身份難以確定, 早在2014年底時, 已經有120萬敘利亞避難者滯留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

而在這條逃亡路上, 一些披著“難民”外衣的流浪漢也悄悄混進了逃亡隊伍。

2015年德國宣佈接收了110萬名難民, 然而到2016年僅有47.7萬人在難民登記系統“EASY”提出了庇護申請, 至今仍有近60萬人的下落未能掌握。

德國明斯特行政區警方先後到兩個難民中心調查, 結果發現, 許多聲稱來自敘利亞的難民, 其實是來自北非的流浪漢, 不少人更曾經在難民系統“EASY”上登記了兩次, 部分人有多達4到5個身份。

真假難辨的“身份危機”, 顯然給身上傷痕累累的敘利亞人民帶來了愈加沉重的暴擊。

然而, 就算確定了難民身份, 他們的生活也無法立刻得到改善。

人權觀察組織(HRW)曾公開表示, 國際社會所承諾的為敘利亞難民兒童提供的數百萬美元援助款還沒有發放到位,

可能會延期。

原因正是由於缺乏及時、透明的資金支持, 導致超過53萬的敘利亞學齡兒童無法上學。

像大多數受助國一樣, 敘利亞的公共資訊也過於模糊不清, 不利於追蹤救助資金。

“避難所”

或許區塊鏈可以為這些逃亡中的難民們開闢一條通途。 筆者針對上述幾個難題, 試圖結合區塊鏈技術找出對應的解決辦法:

對於難民, 如何幫助他們完成身份登記是最關鍵的問題。 針對“無法知曉進度和暗箱操作”的情況, 完全可以在區塊鏈上搭建一個身份登記系統, 建立定制好的、符合條件的智慧合約。

當錄入身份資訊後, 驗證節點先對該資訊進行簽名驗證,

滿足難民條件則自動完成登記。 整個過程全部自動化進行, 不會被外界篡改。 這既有利於消除難民的疑慮和不安, 審批部門也會提高效率。

而對於政府層面來說, 如何校驗難民的身份資訊真實與否, 是另一個現實痛點。

區塊鏈的可溯源性是一種嶄新思路。 聯合國難民署可以將經常發生戰亂國家的公民資訊記錄區塊鏈上。當某國發生難民湧入時,世界難民署可和該國協作,根據區塊鏈的可溯源性在鏈上找出某公民過往的身份資訊。

與傳統身份記錄系統相比,基於區塊鏈的身份資訊系統方便性更高,因為它們直接跳過了協力廠商中間機構。

不僅更加方便使用,而且這些資訊都是通過線上形式實現加密儲存的,敘利亞難民可以借助這樣一個系統,重新拿回自己在逃難過程中丟失的法律身份檔和資產,避免遭到一些突發事故的影響。

而對於援助資金的不透明化,直接使用數位貨幣就可以解決。數位貨幣救助金從國與國之間的發送,到個人的分發,甚至該筆金額消費的流向都是點對點進行,每一筆金額的流向都可以追溯。

應用腦洞

用一個虛構的應用軟體來描繪這種技術性構想也許會更形象。

巴沙爾是一名22歲的敘利亞小夥子。因為敘利亞常年戰亂,經常有難民顛沛流離,於是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個人身份資訊就被錄入到一個叫“peace”的區塊鏈應用軟體上。

4月13日晚,巴沙爾被震耳欲聾的炮彈聲驚醒,天亮後,大半個城市化為廢墟,他被迫成為了逃往土耳其的難民隊伍中的一員。

到達土耳其邊境時,相關官員要求必須首先在“peace”上進行難民登記。於是,巴沙爾將自己的身份資訊導入到該軟體上的“難民登記”一欄,點擊確認後,他清楚地看見自己的難民請求通過初審,被推送到下一步審核裡。

而此時,整個區塊鏈網路都收到了“巴沙爾申請了難民”這一資訊。

審核官員會在軟體上徵詢能否獲得巴沙爾的資訊存取權限。取得同意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巴沙爾過去的身份資訊,包括出生日期、生活住處、工作地點甚至畢業時間等資訊。

他們可以把巴沙爾和其他混雜在難民裡的流浪漢區分開來。

難民進入土耳其後,土耳其政府發放了一批救援數字貨幣至難民局。巴沙爾也直接在軟體上看到一筆錢從政府流轉到難民局的帳戶上。

第二天,巴沙爾就收到難民局發給他的救助金了,他可以再將數位貨幣兌換成麵包和牛奶。

如果說戰亂摧毀了整個國家機器,那這套搭建在區塊鏈上的系統也許就是他重新擰動自己生活的發條。

本文經授權轉自45區

聯合國難民署可以將經常發生戰亂國家的公民資訊記錄區塊鏈上。當某國發生難民湧入時,世界難民署可和該國協作,根據區塊鏈的可溯源性在鏈上找出某公民過往的身份資訊。

與傳統身份記錄系統相比,基於區塊鏈的身份資訊系統方便性更高,因為它們直接跳過了協力廠商中間機構。

不僅更加方便使用,而且這些資訊都是通過線上形式實現加密儲存的,敘利亞難民可以借助這樣一個系統,重新拿回自己在逃難過程中丟失的法律身份檔和資產,避免遭到一些突發事故的影響。

而對於援助資金的不透明化,直接使用數位貨幣就可以解決。數位貨幣救助金從國與國之間的發送,到個人的分發,甚至該筆金額消費的流向都是點對點進行,每一筆金額的流向都可以追溯。

應用腦洞

用一個虛構的應用軟體來描繪這種技術性構想也許會更形象。

巴沙爾是一名22歲的敘利亞小夥子。因為敘利亞常年戰亂,經常有難民顛沛流離,於是在他出生的時候他的個人身份資訊就被錄入到一個叫“peace”的區塊鏈應用軟體上。

4月13日晚,巴沙爾被震耳欲聾的炮彈聲驚醒,天亮後,大半個城市化為廢墟,他被迫成為了逃往土耳其的難民隊伍中的一員。

到達土耳其邊境時,相關官員要求必須首先在“peace”上進行難民登記。於是,巴沙爾將自己的身份資訊導入到該軟體上的“難民登記”一欄,點擊確認後,他清楚地看見自己的難民請求通過初審,被推送到下一步審核裡。

而此時,整個區塊鏈網路都收到了“巴沙爾申請了難民”這一資訊。

審核官員會在軟體上徵詢能否獲得巴沙爾的資訊存取權限。取得同意後,他可以清楚地看到巴沙爾過去的身份資訊,包括出生日期、生活住處、工作地點甚至畢業時間等資訊。

他們可以把巴沙爾和其他混雜在難民裡的流浪漢區分開來。

難民進入土耳其後,土耳其政府發放了一批救援數字貨幣至難民局。巴沙爾也直接在軟體上看到一筆錢從政府流轉到難民局的帳戶上。

第二天,巴沙爾就收到難民局發給他的救助金了,他可以再將數位貨幣兌換成麵包和牛奶。

如果說戰亂摧毀了整個國家機器,那這套搭建在區塊鏈上的系統也許就是他重新擰動自己生活的發條。

本文經授權轉自45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