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打造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兩江新區一半山水一半城

黨的十九大報告, 將建設生態文明提升到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千年大計的高度。 報告提出, 建設美麗中國, 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 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慶代表團審議時作重要講話, 指出要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 努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 讓重慶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 兩江新區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 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通過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綠色轉型,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 努力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和內陸開放高地。

圖覽重慶兩江新區, 看得見的新區輪廓宛如飽滿的綠葉:城市依山傍水, 工業園區林蔭簇擁;置身兩江, 看不見的“大生態”理念正在生動詮釋“產業與生態親如一家, 人與自然合若一體”。

照母山濕地秋色 袁抗帝 攝

生態為本 規劃先行

兩江新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生態文明建設是兩江新區的重點工作, 從生產到生活, 一切開發建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 從源頭杜絕污染, 且規劃一旦制定, 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執行到底。 ”

兩江新區在“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山水新區, 實現碧水青山、綠色低碳、人文厚重、和諧宜居的目標”;在生態文明“十三五”規劃中提出“建立‘兩帶四屏’的城市生態網路體系, 推進城市生態系統建設、強化生態紅線管護”;在都市新區指導意見中提出“構建成網成系統的山水綠文體系, 堅持大山大水為本底、中山中水成系統、小山小水進社區, 推進三級體系公園與海綿城市建設”。

近年來, 兩江新區先後完成了10多個專業規劃, 實現了規劃全覆蓋, 劃定了藍線、綠線和生態紅線, 為保護兩江新區的山、水提供了基礎保證。

兩江新區啟動了涉綠規劃整合工作, 彙聚和整理國家、重慶對兩江新區發展要求和兩江新區生態建設的自身訴求, 整合上位規劃和已編相關規劃要求, 形成各部門綠地規劃、建設、管理“一張圖”, 凝聚綠色發展共識。

據介紹, 兩江新區的生態佈局將圍繞“兩帶、四山、十廊、百園、綠網”展開, 點面結合, 形成生態綠色的毛細血管。

兩江新區的開發開放始終堅持環保先行、生態第一的理念。 據悉, 兩江新區非常重視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尊重。 在大規模的開發建設過程中, 充分結合地形進行規劃,

既節省工程造價、土石方量和大筆資金, 又保護山城特色面貌, 不至於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

其中, 包括龍興、魚複、水土在內的兩江新區工業開發區, 按照國際一流標準, 超前謀劃、規劃、策劃、設計, 有效保障了區域開發品質。

龍興工業開發區有個大型商業項目, 外籍設計師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地形, 僅按一個標高設計。 新區規劃分局負責人前往北京十多次, 與設計方反復溝通, 最終根據實際地形地貌, 改為分成三級標高建設, 既符合了生態要求, 又保護了山城面貌, 還節約了工程造價。

未來三年新增綠地超過650萬平方米

今年3月, 重慶兩江新區舉行十大綠化提質工程春季集中開工誓師大會活動。 兩江新區提升綠化品質,

以生態綠色的嶄新城市形象, 為人民創造高品質生活, 為高品質發展積蓄更強後勁。

兩江新區2018年計畫新增綠地約300萬平方米, 完成投資約10億元。 三年內, 兩江新區將實施超過60項綠化建設專案, 總投資超過25億元, 新增綠地超過650萬平方米。

置身兩江, 城在林中、家在園中、人在綠中的生態美景隨處可見, 青山綠水成就了兩江生態版圖。 兩江新區範圍內已建成公園64個,還有多個園林專案正在持續推進中。

2018年, 兩江新區將進一步改善宜居宜業宜遊環境。 據瞭解, 一方面, 兩江新區將推進水環境綜合治理, 全面依託河長制實現河湖長期治理, 以保護水資源、管控水岸線、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實現水安全為主要任務, 持續改善新區水生態環境。兩江新區將啟動嘉陵江岸線消落帶生態修復治理,提高河道防洪排澇能力,調蓄城市水環境,增加城市親水面;實施盤溪河流域、肖家河流域、跳墩河流域、九曲河流域、中嘴河流域5大流域的16條次級河流和23個湖庫綜合治理,修復水生態功能,徹底消除黑臭水體,維持水系自然形態,將河網水系打造成為城市靚麗風景線;實施嘉陵江引調水工程,實現16條次級河流和23個湖庫生態補水,保障河流、湖庫的生態基流和生態水位;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管網探漏和完成河庫排放口線上監測系統建設,實現水污染及時預警和發現,從源頭上解決水質污染問題。

打造生態園區

據介紹, 兩江新區成立以來,積極探索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避免了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兩江新區的產業和城市能夠得到有機融合,既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的作用,也有寬鬆政策環境的因素。城市現代化為產業現代化提供發展載體與空間,而產業現代化則加速城市現代化的進程。

在城市的環境治理方面,核心是對產業的把關。正是有了生態兩江的綠色規劃,兩江新區自成立以來,才能嚴格按照投入率、產值率、稅收率和影響力的“三率一力”以及環保標準進行招商引資,制訂了汽車、電子資訊、航空、生物醫藥產業“三率一力”的嚴格標準。

對於達到“三率一力”及環保標準的項目,兩江新區也要求入駐企業必須加大環保投入,做好環保設施的建設,絕不把污染帶進兩江。並對兩江新區所有工業企業提出嚴格要求,按照重慶市的最高標準執行,必須實現管道視覺化。

兩江新區積極探索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的使用。華能兩江燃機電廠作為西南地區首座燃氣-蒸汽聯合迴圈冷熱電三聯供綜合清潔能源站,充分發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優勢,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只有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氮氧化物不到國家標準的一半,為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於類似華能兩江燃機電廠這樣高效、低排放的環保能源企業,對重慶以及兩江新區的天藍水綠,無疑有著巨大的助益。

水土工業開發區一直致力於打造低碳生態綠色園區。作為兩江新區三大工業園區之一,水土工業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先後拒絕了多個不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的大專案和品牌企業近。此外,水土工業開發區對工廠建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外觀美化,不能形成折射導致光污染等……

水土工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這裡道路乾淨清爽,廠區空氣清新,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智慧+自然’型的生態園區。”

建設生態、智慧的海綿城市

落戶龍興工業開發區的兩江總部智慧生態城,總用地面積約929畝,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作為國家級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該生態城將建立1個運營管理中心,2個平臺

持續改善新區水生態環境。兩江新區將啟動嘉陵江岸線消落帶生態修復治理,提高河道防洪排澇能力,調蓄城市水環境,增加城市親水面;實施盤溪河流域、肖家河流域、跳墩河流域、九曲河流域、中嘴河流域5大流域的16條次級河流和23個湖庫綜合治理,修復水生態功能,徹底消除黑臭水體,維持水系自然形態,將河網水系打造成為城市靚麗風景線;實施嘉陵江引調水工程,實現16條次級河流和23個湖庫生態補水,保障河流、湖庫的生態基流和生態水位;持續開展重點區域管網探漏和完成河庫排放口線上監測系統建設,實現水污染及時預警和發現,從源頭上解決水質污染問題。

打造生態園區

據介紹, 兩江新區成立以來,積極探索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加強生態環境保護,避免了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兩江新區的產業和城市能夠得到有機融合,既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的作用,也有寬鬆政策環境的因素。城市現代化為產業現代化提供發展載體與空間,而產業現代化則加速城市現代化的進程。

在城市的環境治理方面,核心是對產業的把關。正是有了生態兩江的綠色規劃,兩江新區自成立以來,才能嚴格按照投入率、產值率、稅收率和影響力的“三率一力”以及環保標準進行招商引資,制訂了汽車、電子資訊、航空、生物醫藥產業“三率一力”的嚴格標準。

對於達到“三率一力”及環保標準的項目,兩江新區也要求入駐企業必須加大環保投入,做好環保設施的建設,絕不把污染帶進兩江。並對兩江新區所有工業企業提出嚴格要求,按照重慶市的最高標準執行,必須實現管道視覺化。

兩江新區積極探索綠色能源、清潔能源的使用。華能兩江燃機電廠作為西南地區首座燃氣-蒸汽聯合迴圈冷熱電三聯供綜合清潔能源站,充分發揮綠色、低碳、清潔、高效的優勢,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只有國家標準的十分之一,氮氧化物不到國家標準的一半,為節能減排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對於類似華能兩江燃機電廠這樣高效、低排放的環保能源企業,對重慶以及兩江新區的天藍水綠,無疑有著巨大的助益。

水土工業開發區一直致力於打造低碳生態綠色園區。作為兩江新區三大工業園區之一,水土工業開發區自成立以來,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先後拒絕了多個不符合綠色低碳發展的大專案和品牌企業近。此外,水土工業開發區對工廠建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外觀美化,不能形成折射導致光污染等……

水土工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希望這裡道路乾淨清爽,廠區空氣清新,是一個朝氣蓬勃的‘智慧+自然’型的生態園區。”

建設生態、智慧的海綿城市

落戶龍興工業開發區的兩江總部智慧生態城,總用地面積約929畝,總建築面積約120萬平方米。作為國家級智慧城市建設試點,該生態城將建立1個運營管理中心,2個平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