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賞花經濟興起,湖南有桃園日接待近2000人,每人收5元“賞花費”

新華社北京4月19日電 題:城市看春總未真 花鄉引得幸福來——“賞花經濟”傳遞哪些新信號?

新華社記者郭強、陸華東、周楠、張展鵬

讓很多人沒預料到的是, 昔日人們閒暇賞花的行為竟催生一種新的“賞花經濟”。 在席捲全國的賞花熱中, 折射出國人消費和出遊方式的新變化, 探索出穩農富農的新路子, 同時, 也讓人們重新思考鄉村的功能價值和未來鄉村振興的新支點。

出遊新變化:體驗慢生活, “付費”賞花成潮流

春光正好, 湖南新田縣驥村鎮烏下村成片的桃花相繼開放, 吸引了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談及賞花的熱鬧景象,

烏下村桃花園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62歲的歐道來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桃花盛開時, 進村的公路上排滿了大客車、小轎車, 好多是來自外縣的遊客。 高峰期一天遊客有近2000人, 僅每人5元錢的‘賞花費’就讓我們賺了不少。 ”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 “賞花經濟”興起的背後, 是人們消費和出遊方式的變化。 新田縣文旅委黨組書記駱月平說, 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 人們的消費和休閒需求也發生了改變, 願意為優美的生態環境“付費”。 “很多城市居民選擇週末到附近的近郊或鄉村, 感受大自然, 體驗慢生活。 ”

南京大學旅遊研究所所長張捷表示, 賞花作為一種傳統文化古已有之, 許多著名詩詞裡都有體現, 但那時能有閒情逸致賞花的人畢竟是少數。

近年來,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迅速, 人們收入水準大幅提高, 加上高鐵、高速公路快速發展, 小轎車日益普及, 人們出門賞花的熱情愈發高漲, 賞花才漸成一種經濟現象。

“從傳統的賞花文化到現在的‘賞花經濟’, 賞花熱一方面體現出經濟發展帶來的經濟收入增加, 人們的消費能力在不斷增強;另一方面人們熱衷賞花, 也體現出我國居民消費水準在不斷升級, 越來越多人願意花錢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張捷說。

富農新路子:一、二、三產融合, 春“賣”花來夏賣果

“我們這裡一直有種油菜的傳統, 但過去種油菜主要是為了榨油。 ”在被譽為“中國最美鄉村”的江西婺源, 曹日泉從沒想過, 他們從小看到大的這種黃色小花竟能成為他們致富的依託。

“單純種油菜其實掙不了多少錢, 所以有段時間, 大家都不願種。 ”曹日泉說。 然而, 不知從何時起, 婺源的油菜花卻逐漸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 金黃色的花海與粉牆黛瓦的徽派建築交相輝映, 讓婺源贏得了“中國最美鄉村”的美譽, 五湖四海的遊客接踵而來。

前幾年, 一直在外打工的曹日泉也回到家鄉, 將自家兩畝多地流轉給景區統一種植油菜, 自己則開了一家農家樂, 年收入10多萬元。 “過去, 我們村800多人有近一半在外打工, 但現在基本都回來吃上旅遊飯了。 ”曹日泉樂呵呵地說。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和過去種油菜一樣, 單一的農業效益往往較低, 為此, 很多農民外出打工而不願務農。 然而,

眼下越來越熱的“賞花經濟”讓人們看到了農業的廣闊前景, 也為鄉村振興開闢了一條新路子。

1981年出生的吳曉波大學畢業後曾在江蘇無錫一家上市公司做招標工作。 前幾年, 在許多人的不解中, 吳曉波回到自己的家鄉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 種了35畝水蜜桃。 和許多桃農不同的是, 吳曉波是春“賣”花來夏賣桃。

“光靠賣桃效益不行, 在未來的發展中, 一、二、三產業融合是方向。 ”吳曉波說, 他專門設計了5畝採摘體驗園, 讓遊客既可以賞花, 又可以當場採摘品嘗。

鄉村振興新支點:除農產品外, 還有多重功能待開發

時下興起的油菜花熱, 讓人們在注重油菜傳統的榨油價值外, 更加注重其觀賞價值。 “我們用4年時間培育出17種彩色油菜花。

”江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付東輝告訴記者, 培育這些五顏六色的油菜花, 就是為了更好吸引遊客。

在付東輝看來, 鄉村除了提供農產品外, 還有休閒、旅遊甚至教育等多重功能和價值。 “未來推動鄉村振興, 除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生產更多優質農產品外, 還應該在這些方面更多發力, 形成推動鄉村振興的合力。 ”

越來越火爆的賞花熱, 也讓人們重新思考鄉村的功能價值和未來鄉村振興的新支點。

伴隨“賞花經濟”的興起, 一些縣區和鄉鎮開始轉變過去片面注重工業的心態, 在招商引資、產業規劃、發展引導等方面, 進一步往生態經濟和鄉村旅遊傾斜。

“‘賞花經濟’的背後, 是發展思路的轉變, 直接促進了各地產業結構的調整。 ”無錫陽山鎮鎮長楊丹告訴記者,因為地處蘇南,周邊很多鄉鎮都是發展工業富民增收,但是隨著陽山桃花和水蜜桃的知名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老百姓意識到農業同樣潛力無窮。

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系主任張暉也指出,各地美麗的花海大多集中在鄉村,生動展現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升級轉型。“‘賞花經濟’充分挖掘了農業的多功能性,不僅促進了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而且還能有效富民。”

”無錫陽山鎮鎮長楊丹告訴記者,因為地處蘇南,周邊很多鄉鎮都是發展工業富民增收,但是隨著陽山桃花和水蜜桃的知名度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老百姓意識到農業同樣潛力無窮。

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農林經濟系主任張暉也指出,各地美麗的花海大多集中在鄉村,生動展現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升級轉型。“‘賞花經濟’充分挖掘了農業的多功能性,不僅促進了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而且還能有效富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