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重大發現,原來人體內這種細胞可以預防肝癌!

過去, 人們曾認為肝臟中的多倍體細胞是癌症前期的狀態。 近日, 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的一項新研究挑戰了這一看法, 他們認為肝臟中的多倍體細胞可能是正常肝細胞內的適應性反應。

這項研究發現, 多倍體可以保護肝臟免受癌症的侵害, 解決了肝臟生物學中的一個謎團, 並可能激發新的想法來預防癌症。

多倍體細胞在人體大多數組織中很少見, 且在哺乳動物的心臟、血液和肝臟中普遍存在。

當肝臟受到脂肪肝或環境毒素引起的傷害時, 多倍體化也會顯著增加。

令人驚訝的是, 多倍體細胞的肝臟在各種損傷後不會出現再生問題。

正常情況下, 當人體中的抑制癌症的基因(腫瘤抑制因數)消失, 基因突變或基因(致癌基因)獲得或啟動時, 癌症就會產生。

而多倍體細胞中攜帶著重要的腫瘤抑制基因的額外拷貝,

因此對癌症的形成有更強的抵抗力, 它們也受到更好的保護。

模型描述腫瘤抑制基因如何在二倍體和多倍體細胞中丟失

CRI助理教授, CPRIT癌症研究學者朱浩博士說:“我們的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方法, 它可以在瞬間和可逆地改變倍性。

這是一個重要的進展, 因為它使我們能夠將倍性的影響與改變倍性的基因的影響分離開來。 利用這些技術, 我們可以證明多倍體肝細胞保護肝臟, 防止癌症形成”。

朱博士稱, 經過研究發現, 肝細胞中的多倍體對某些癌基因的活性沒有明顯的影響, 但它確實能防止腫瘤抑制基因的喪失。

這項研究發現對肝癌的治療領域有著長遠的意義, 目前該研究所團隊正在致力於將這項發現運用於肝癌的治療領域, 從基因領域預防肝癌在未來也有望實現。

我國患肝癌人數龐大

隨著醫療水準的進步, 乙肝疫苗的普及, 我國的乙型肝炎患者也有所下降, 乙肝治療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

但肝癌目前仍是我國的第2號癌症殺手,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 我國每年死於肝癌的的人數約為34.4萬, 占了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一半以上, 預計未來10年內仍呈現上升趨勢。

圖片: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近年來, 香港在肝癌研究領域不斷突破, 取得許多進展, 治療肝病的醫療水準, 更是趕超歐洲多國,

一躍成為世界上肝癌治療生存率排名第2的地區。

近日, 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團隊全球首次破解肝癌細胞不斷生長之謎——肝癌細胞是透過製造一種蛋白酶去殲滅免疫細胞, 從而不斷生長。 另外還介紹稱, 患肝癌的小鼠接受新療法7日後, 肝癌腫瘤完全消失。 這是肝癌治療的又一重大突破, 為癌症病人帶來了新曙光。

2017年9月14日,港大研究團隊公佈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從1999至2012年間所有曾於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接受乙肝治療的病人資料中發現,乙肝的治療可減少肝癌病發率,55至64歲年齡群成效最明顯,其中男性中,肝癌的總體發病率減少達24%;女性中,肝癌的發病率減少達8.5%。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表示,這一研究確認了乙肝治療能有效減少肝癌的發生,因此加強醫療服務將可以更好地控制肝癌的發病率。

學系臨床副教授司徒偉基醫生則建議市民及早抽血檢查是否有乙型肝炎,如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更應引起重視。

預防肝癌的方法

在我國,85%以上的肝癌都是由肝炎轉變而來,其中絕大多數是乙肝。所以預防肝癌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預防和控制乙肝。

肝癌的預防措施包括:

★新生兒和健康人群接種乙肝疫苗。

★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特別是慢性肝炎患者,建議定期(最好每半年一次)檢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肝功能(ALT)等指標。同時進行一次肝臟B超檢查,以便在肝臟出現癌變時及時發現。

★肝硬化患者終身發生肝癌的概率大約是1/4,每個季度做一次例行體檢非常重要。

★控制環境中其他危險因素,包括不食用受黃麴黴素污染的黴變食物;不飲用溝塘死水等污染水源等。

主要治療肝病的手段

一、肝癌切除術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將患者長有腫瘤的部分肝臟切除,因此只適用于腫瘤局限於某一區域的患者。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患者創傷大,恢復較慢,併發症發生率也較高。

二、肝臟移植術 這種方法相對較徹底,但是只應用於部分經過嚴格篩選的病例,比如早期肝癌合併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缺點是肝源有限,手術費用高昂。

圖片:網路

三、肝癌消融治療採用超聲作為引導手段,將範圍不大(3cm以內)的病灶消除。相對於肝癌切除術來說,損傷要小很多,價格也比較低。缺點是難以一次性消滅較大的腫瘤。

四、經肝動脈栓塞化療 簡單來說,就是阻斷癌細胞的生存管道,然後用藥殺死被困住的癌細胞。這只是一種區域性非根治性的治療手段,而且只適用於較大的肝癌病灶。

當然,肝癌的治療手段遠不止這幾種,醫療水準先進的香港在治療肝病的領域,就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香港在肝移植治療領域技術成熟

●1991年

香港的肝移植第一宗手術在香港瑪麗醫院進行,而遺贈肝的短缺更推動了活體肝移植的發展。

●1996年5月

進行了全球首例的成人活體右半肝移植。瑪麗醫院活體肝移植的受體存活率是全球最高的:肝衰竭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是93%,而患有不能切除的肝細胞腫瘤的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則是72%。

●2015年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肝臟移植發展有突破,成功進行全球首宗雙活肝移植手術。

●2017年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教授帶領著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的團隊與馬來西亞雪蘭莪馬大醫藥中心跨國聯手完成了前瞻性的活體手術。

曾是香港大學瑪麗醫院榮譽副教授的夏威醫生指:“活體的肝臟移植手術已經發展了20年,而香港更成為這個手術的世界首例,但屍體肝臟移植方面就一直沒有明顯的進步,不是說手術的技術上沒有進步,而是數位上沒有提升。香港進行了很多年的推廣和教育,但捐贈器官的數字都沒有顯著的上升。

夏威醫生向我們透露:“手術的死亡率可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而成功移植肝臟的長期存活率而言,沒有腫瘤的肝病病人(即良性肝病如肝硬化、急性肝衰竭、肝炎等)能活超過5年的達九成,如果是肝癌病人的長期存活率也有八成。這個數字在世界上屬於領先的位置。”由此可見,肝臟移植手術對於肝病病人的重要性。

所有的病都提倡早發現早治療,肝病也一樣。前面提到,早期的肝病完全可以通過肝臟移植手術來治療,且存活率高!

【旅醫網】由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團隊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如果有任何健康疑問,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旅醫網

2017年9月14日,港大研究團隊公佈一項研究顯示,他們從1999至2012年間所有曾於香港公立醫院專科門診接受乙肝治療的病人資料中發現,乙肝的治療可減少肝癌病發率,55至64歲年齡群成效最明顯,其中男性中,肝癌的總體發病率減少達24%;女性中,肝癌的發病率減少達8.5%。

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腸胃及肝臟科講座教授袁孟峰表示,這一研究確認了乙肝治療能有效減少肝癌的發生,因此加強醫療服務將可以更好地控制肝癌的發病率。

學系臨床副教授司徒偉基醫生則建議市民及早抽血檢查是否有乙型肝炎,如家庭中有乙肝病毒攜帶者,更應引起重視。

預防肝癌的方法

在我國,85%以上的肝癌都是由肝炎轉變而來,其中絕大多數是乙肝。所以預防肝癌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預防和控制乙肝。

肝癌的預防措施包括:

★新生兒和健康人群接種乙肝疫苗。

★肝炎病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特別是慢性肝炎患者,建議定期(最好每半年一次)檢查血液中的甲胎蛋白(AFP)、肝功能(ALT)等指標。同時進行一次肝臟B超檢查,以便在肝臟出現癌變時及時發現。

★肝硬化患者終身發生肝癌的概率大約是1/4,每個季度做一次例行體檢非常重要。

★控制環境中其他危險因素,包括不食用受黃麴黴素污染的黴變食物;不飲用溝塘死水等污染水源等。

主要治療肝病的手段

一、肝癌切除術 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將患者長有腫瘤的部分肝臟切除,因此只適用于腫瘤局限於某一區域的患者。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患者創傷大,恢復較慢,併發症發生率也較高。

二、肝臟移植術 這種方法相對較徹底,但是只應用於部分經過嚴格篩選的病例,比如早期肝癌合併肝功能衰竭的患者。缺點是肝源有限,手術費用高昂。

圖片:網路

三、肝癌消融治療採用超聲作為引導手段,將範圍不大(3cm以內)的病灶消除。相對於肝癌切除術來說,損傷要小很多,價格也比較低。缺點是難以一次性消滅較大的腫瘤。

四、經肝動脈栓塞化療 簡單來說,就是阻斷癌細胞的生存管道,然後用藥殺死被困住的癌細胞。這只是一種區域性非根治性的治療手段,而且只適用於較大的肝癌病灶。

當然,肝癌的治療手段遠不止這幾種,醫療水準先進的香港在治療肝病的領域,就不斷取得新的進展。

香港在肝移植治療領域技術成熟

●1991年

香港的肝移植第一宗手術在香港瑪麗醫院進行,而遺贈肝的短缺更推動了活體肝移植的發展。

●1996年5月

進行了全球首例的成人活體右半肝移植。瑪麗醫院活體肝移植的受體存活率是全球最高的:肝衰竭患者的五年存活率是93%,而患有不能切除的肝細胞腫瘤的病人的五年存活率則是72%。

●2015年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肝臟移植發展有突破,成功進行全球首宗雙活肝移植手術。

●2017年

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總監盧寵茂教授帶領著香港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的團隊與馬來西亞雪蘭莪馬大醫藥中心跨國聯手完成了前瞻性的活體手術。

曾是香港大學瑪麗醫院榮譽副教授的夏威醫生指:“活體的肝臟移植手術已經發展了20年,而香港更成為這個手術的世界首例,但屍體肝臟移植方面就一直沒有明顯的進步,不是說手術的技術上沒有進步,而是數位上沒有提升。香港進行了很多年的推廣和教育,但捐贈器官的數字都沒有顯著的上升。

夏威醫生向我們透露:“手術的死亡率可控制在百分之五以下,而成功移植肝臟的長期存活率而言,沒有腫瘤的肝病病人(即良性肝病如肝硬化、急性肝衰竭、肝炎等)能活超過5年的達九成,如果是肝癌病人的長期存活率也有八成。這個數字在世界上屬於領先的位置。”由此可見,肝臟移植手術對於肝病病人的重要性。

所有的病都提倡早發現早治療,肝病也一樣。前面提到,早期的肝病完全可以通過肝臟移植手術來治療,且存活率高!

【旅醫網】由香港執業專科醫生團隊提供最專業的醫療服務,如果有任何健康疑問,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旅醫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