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尚“癩頭”道士“跛足”,紅樓夢作者為何讓他們身負殘疾?

《紅樓夢》開篇出現的兩個神秘人——癩頭和尚和跛足道人, 一開始讀不以為意, 忽視了作者給這一僧一道的外貌特徵, 後讀想來, 感覺這倆個外貌描寫可能遠比我們想的要深刻。

癩頭和尚“癩頭”之隱喻

和尚本來是光頭, 為何特別強調他是癩頭?書中說他是“醃臢更有滿頭瘡”。 癩頭是指長了癩頭瘡, 頭上有的頭髮掉了, 有的還稀稀落落的留著, 那一片瘡痍, 十分難看。

其實這很容易讓我們想到了清初對漢人的“剃髮令”。 當時滿清強令漢人剃髮, 因為剃髮, 多少人頭落地。 而滿人的髮型是金錢鼠尾頭, 周圍一圈都剃去, 滯留後腦勺一小撮頭髮弄成辮子, 恰好能從一個銅錢穿過, 故叫金錢鼠尾頭。 後來滿清髮型經歷了演變, 辮子更粗了, 後面的頭髮更多了, 所以辛亥革命前後將其貶稱為“豚尾頭”(即豬尾巴頭), 柳亞子 《二十世紀大舞臺發刊詞》:“忘上國之衣冠, 而奉豚尾為國粹。

金錢鼠尾頭, 比後來的豚尾頭更加難看, 你說他是“光頭”, 他偏偏有一些頭髮, 禿禿落落的要多糟心就又多糟心。 何況清初那時候剃髮的工具可沒有現在的優良, 剃髮過程中又伴隨著暴力, 因此很容易剃破頭皮, 形成瘡疤。 那麼難看的髮型, 再加上剃髮造成的傷疤, 不就像癩頭瘡嗎? (文革時也有暴力剃髮, 對走資派、黑五類分子剃陰陽頭, 好好的一個人, 被剃得跟癩子頭一樣)。

所以, 我相信, 癩頭和尚的癩子頭, 肯定是與清初的“剃頭”有關, 再結合賈寶玉的那句名言“看到女子就清爽, 見到男子就覺得濁臭逼人”, 我更堅信了自己的推斷。 因為剃髮易服 是針對漢人男子, 漢人女子並沒有(所謂 男降女不降)。 漢人男子被剃得滿頭瘡疤、跟癩子頭似的,

再配上滿人的服式, 那真是要多難看有多難看, 難怪賈寶玉會覺得“濁臭逼人”。

而另一個道士也不是普通的道士, 書中說“跛足道人”, 好好一個道士怎麼就跛足了呢?

其實這個跛足也另有深意。

跛足道人“跛足”之隱喻

跛足道人一切都好,

就是是個“跛足”, “一足高來一足低”, 所以拄著拐杖。

關於“跛足”的隱喻比較費解, 可能難以服眾, 大家姑妄聽之就好。

我認為, 跛足——“一足高來一足低”, 是隱喻明亡清興後滿、漢力量的不均衡、不和諧, 滿人成了統治者, 廣大漢人成了下等的、受壓迫的群體, 那跛了一足, 就象徵著漢人, 它的地位低了一等, 它受壓迫(承受身體大部分重量), 只能借助拐杖勉強支撐。

再結合 跛足道人的寶物風月寶鑒, 我們可以更好地說明這一點:

風指清風——滿清, 月指明月——明朝;

風指鏡中的美人, 月指鏡中的白骨。

清風和明月比起來, 美人與白骨比起來, 不就是“一足高來一足低”嗎?

再看全書的整個意境:

風, 是得意的, 風是嚴酷的, 風是無情的……這都符合 風 對 清朝的象徵與隱喻;

月, 是晦暗的, 是孤獨的, 是令人感到悲傷的, 這符合那個時代人民對“大明之月”的追思與傷懷。

月黑則風高, 寒風肆虐, 則明月被隱晦不見, 所以書中的“風和月”, 不也是“一足高來一足低”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