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甘肅慶陽民眾“回歸傳統”:從燒香祈福到品味民俗

4月19日, 在甘肅慶陽市舉辦的“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上, 當地民間手工藝傳承人在向遊客教授剪紙技藝。 陳飛 攝

中新網甘肅慶陽4月19日電 (記者 侯志雄)家住甘肅慶陽市甯縣的柴德明一大早就來到西峰區的“小崆峒山”,

對於他來說, 每年逛一回這裡的廟會是“雷打不動”的習慣。 在小吃點前品嘗一碗當地小吃“清湯羊肉”後, 他起身直奔大殿開始燒香祈福。

小崆峒山位於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 被稱為隴東高原的“天然標本園”, 這裡四季景色各異, 是黃土溝壑區少見的風景旅遊勝地。

16日起, 當地將傳統的廟會“升級”成為期7天的“三月三·小崆峒旅遊文化節”。 柴德明從逛“廟會”到不知不覺中參加了旅遊節。

甘肅慶陽市舉辦的“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上, 慶陽香包在展示。 陳飛 攝

“農曆‘三月三’前後到小崆峒山燒香祈福是隴東當地群眾的習俗。 ”慶陽市文化旅遊投集團副總經理王璽告訴中新網記者:“近幾天, 除了慶陽當地外, 周邊陝西省的相鄰縣區及甘肅平涼市等地, 每天近10萬人自發前來踏青祈福、品味民俗。 ”

“煙霧彌漫、人聲鼎沸、嘈雜環境是當時留下的印象。 ”去年和家人一起來燒香祈福的“90後”齊霄說, 這次她感到景區的變化,

通往上山的道路不見垃圾, 商家帳蓬整齊, 飲食攤點乾淨衛生, 更讓她意外的是, 在現場欣賞到了傳統香包、剪紙、刺繡作品還有中式婚禮秀等傳統民俗文化展演。 一些從未見過的當地民俗讓她“大開眼界”。

現場聆聽了嗩呐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馬自剛在表演曲目後, 柴德明稱, “很過癮, 有遊賞的感覺”, 在以前, 燒香祈福後隨便逛逛路邊攤點, 今年還能看到許多演出真是不虛此行。 而他不知道的是, 馬自剛自費錄製了30多名老藝人的演奏音像資料, 編寫了嗩呐教材, 在慶陽職業中學教出了一百多名嗩呐學生, 傳承與發展嗩呐藝術。

景區環境的變化對商戶亦為“福音”。 景區一商戶景鵬告訴記者, “去年山上是各種‘無紀律’,

今年井然有序, 生意感覺比去年好一些。 ”“環境乾淨整潔, 帳蓬統一規劃, 生意有保障。 ”來自青海、陝西、四川等地的200多戶商家如是反映, 這讓節會招商負責人劉永慶對招商工作“胸有成竹”。

甘肅慶陽市舉辦的“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上, 刺繡手工藝品蝴蝶在展示中。

陳飛 攝

“小崆峒山景區建成20多年, 這裡曾是一片狼藉。 ”在小崆峒山景區管理辦公區, 慶陽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管理局長孫立權指著監控視頻中的畫面介紹, 去年對景區主幹道路進行維修、實現了景區亮化、增加了排水系統, 還將溝壑中多年來堆積如山的垃圾清理乾淨。

慶陽四絕“皮影、剪紙、剌繡、隴東道情”為節會賦予傳承統文化的意義。 曾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參加過中國民俗主題展演的劉蘭芳等慶陽市民間手工藝傳承人, 在節會上向遊客不斷講解慶陽香包、刺繡的歷史文化、製作工藝以及每個產品代表的寓意。

“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中,國家級非遺項目嗩呐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馬自剛在表演嗩呐獨奏。他編寫了嗩呐教材,在慶陽職業中學教出了一百多名嗩呐學生,傳承與發展嗩呐藝術。 陳飛 攝

隨著舞臺上公益婚俗禮儀文化展演開始,吸引了過往的遊客駐足觀看。展演組織者慶陽市婚慶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書廷說,隴東地區結婚時拜高堂時有先拜祖父母、新郎用秤稈挑新娘的蓋頭的習俗,“吹嗩呐迎親、喝湯(吃餄餎面)”是必經程式。

王璽介紹,“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以“綠色出行、文明旅遊”、創建全域無垃圾小崆峒旅遊景區為目的,以傳統民俗表演為核心,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策劃中國新歌聲慶陽賽區十強演唱會、香包、剪紙、剌繡等傳統民俗技藝展示、嗩呐專場演出、中式婚禮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環縣道情皮影戲、紅色電影展播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他表示,當地對民俗節會探索出“政府+國企+民企”聯合辦節會的新模式,持續打造“小崆峒旅遊文化節”品牌,推動傳統民俗與現代節會融合發展。(完)

“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中,國家級非遺項目嗩呐藝術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馬自剛在表演嗩呐獨奏。他編寫了嗩呐教材,在慶陽職業中學教出了一百多名嗩呐學生,傳承與發展嗩呐藝術。 陳飛 攝

隨著舞臺上公益婚俗禮儀文化展演開始,吸引了過往的遊客駐足觀看。展演組織者慶陽市婚慶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書廷說,隴東地區結婚時拜高堂時有先拜祖父母、新郎用秤稈挑新娘的蓋頭的習俗,“吹嗩呐迎親、喝湯(吃餄餎面)”是必經程式。

王璽介紹,“小崆峒旅遊文化節”以“綠色出行、文明旅遊”、創建全域無垃圾小崆峒旅遊景區為目的,以傳統民俗表演為核心,採取市場化運作方式,撬動社會資本,策劃中國新歌聲慶陽賽區十強演唱會、香包、剪紙、剌繡等傳統民俗技藝展示、嗩呐專場演出、中式婚禮秀、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環縣道情皮影戲、紅色電影展播等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他表示,當地對民俗節會探索出“政府+國企+民企”聯合辦節會的新模式,持續打造“小崆峒旅遊文化節”品牌,推動傳統民俗與現代節會融合發展。(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