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工業城市祭出“工業旅遊牌”攬客

中新社柳州4月19日電 (林馨)破舊廢棄的工廠變為創意工業園區, 枯燥的工業流水線變為遊客觀賞點, 城市工業化進程與綠水青山共存, 這種改變出現在中國部分工業城市裡。 如今, 這些城市不約而同在追逐同一個“旅遊夢”。

資料圖:在廣西柳州市, 一輛動車組從盛放的洋紫荊花疾速穿梭, 仿佛在花海裡遨遊。 王以照 攝

2018中國—東盟工業旅遊國際論壇18日至19日在廣西柳州召開, 來自中國、德國、美國等國家的專家, 共同“把脈”工業旅遊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廣西壯族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主任甘霖表示, 以運營中的工廠、企業、工程以及廢舊工業設施為主要吸引物, 開展參觀、遊覽、購物等活動的工業旅遊, 正成為中國旅遊的新熱點、遊客的新看點、企業的新賣點。

近年來, 中國西南工業重鎮柳州市不斷整合工業資源, 大打“工業旅遊牌”攬客。 柳州市利用工業遺存建設文化產業園區、創意產業園區,

打造一批汽車製造、民族日化品牌、特色小吃螺螄粉產業等工業旅遊示範點, 使之成為大眾遊覽和觀賞的場所。

在柳州市螺螄粉工業園裡, 遊客可以參觀袋裝螺螄粉生產流程, 體驗螺螄粉製作過程, 品嘗一碗地道的螺螄粉。 未來, 柳州市還將打造螺螄粉特色小鎮, 將其創造成中國4A級旅遊景區。

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遼寧省瀋陽市也在打出“旅遊”和“工業”協同發展的組合拳, 保留上個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民眾對工人的記憶, 建立工人村生活館。 被譽為“中國鋼都”的遼寧省鞍山市, 開展“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旅遊線路, 使參觀者在鞍山鋼鐵集團類比體驗煉鋼流程。

中國官方高度重視工業旅遊發展。

今年3月, 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的指導意見》, 明確提出利用工業園區、工業展示區、工業歷史遺跡等開展工業旅遊, 發展旅遊用品、戶外休閒用品和旅遊裝備製造業。

“工業+旅遊”模式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各工業城市發展, 也給這些城市帶來煥然一新的轉變。 為發展旅遊業, 柳州市不斷注重城市生態保護, 從曾經的“酸雨之都”變為今朝的“花園城市”, 四季花開不斷。

“推動工業旅遊將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增加就業機會, 提高企業品牌形象, 不斷改變城市形象。 ”德國魯爾旅遊集團董事會董事保羅·拉維茨科(Paul Lawitzke)闡述了發展工業旅遊帶來的種種益處。

但目前, 中國工業旅遊發展仍處於初級階段。 面臨經濟效益不明顯、缺少特色產品、難以滿足顧客多樣化需要等諸多挑戰。

在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教授謝飛帆看來, 發展工業旅遊面臨缺乏公眾認同、可靠的經濟衡量、單一的旅遊開發缺乏產品的連貫性, 以及空間和地域上存在差別等難題。

瀋陽建築大學教授哈靜指出, 目前工業旅遊的直接經濟效益還不明顯。 應突破傳統工業遺產展示方式, 增加娛樂、體驗功能, 進而增加對工業歷史的認知, 帶動經濟效益才能促進工業旅遊持續長久發展。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