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80後的婚戀選擇特點

婚戀選擇從來都是社會價值取向的折射, 是一種重要的心理的、社會的、文化的現象。 後的婚戀選擇前衛, 但也不可避免的成為傳統觀念的延續。

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網路資訊的爆炸以及多元文化的衝擊, 後的戀愛結婚過程表現出較之于傳統婚戀觀念和方式不同的特點。

1、注重個性的自我完成, 注重自我感受, 強調為自己活著, 日益注重婚戀選擇中個人權利、幸福和尊嚴

傳統觀念追求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似性, 個體消融在整體之中, 個性俺沒在群體之中, 抑制了人的獨立自主和個性自由。 傳統的婚姻是出於經濟的、政治的、社會的、家庭的或家族利益關係的考慮。 而後群體的婚戀觀恰好相反, 他們更加強調自我, 尊重每個人的獨立性和對自身婚姻的自主。 有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 80後群體已經逐漸認同愛情、婚姻、家庭生活中的私人化位。

但80後的婚戀觀, 始終包含著中國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他們並不是完全拋棄傳統, 而是對傳統的改造和創新。 婚姻不是兩個人的事情, 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情一這是現在的中國人還必須接受的社會關係。 在婚姻上, 80後雖然反叛, 但在內心深處還是渴望得到父母的祝福。

2、追求個人在婚戀中的獨立地位和自主發展, 強調民主、平等

80後群體在戀愛婚姻選擇中的民主平等意識, 如:選擇戀人時的人格平等、家庭生活中夫妻平等、生育意願上的平等和對孩子教育方式的平等意識特別強烈。 隨著現代文化觀念的普及, 在以代際繼承的縱向關係為軸心轉向橫向夫妻關係為軸心的家庭倫理關係上的變化, 使平等的夫妻關係成為維繫婚姻、維繫家庭的基本因素。 許多調查證實了這種變化, 調查結果顯示:在回答夫妻中誰較豁達、忍讓, 調查對象首肯妻子的相對較少, 占16.3%, “差不多” 的為51.2%, 丈夫更大度、謙讓的占32.6%, 在誰擁有家庭經濟事務的處理權和家政決策權問題上,

回答“ 差不多” 的占52.6%, 丈夫擁有更多實權的占。 可見, 夫妻關係呈現出平等民主的趨向。 戀愛消費AA制、婚前財產公證, 以及婚80後夫妻收入差距的不斷縮小, 使雙方在對個人財產及公共財產的佔有、管理和支配上的發言權越來越趨於平等, 各自保留著相互獨立的地位和自主發展的經濟空間。 與原來的男性看重外貌長相, 女性看重經濟實力相比, 現在越來越多的男性在婚戀選擇時, 比以往更加注重女性的經濟條件。

3、80後將物質經濟因素作為婚戀選擇的重要考慮因素

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發展, 極大的抬升了金錢在人們心目中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 另一方面, 市場競爭和消費誘惑給80後的婚戀生活帶來了壓力。 因此, 他們在婚戀中追求情感的同時, 也追求金錢, 使金錢等物質的因素在婚戀中亦佔有相當的重要性。 傳統上認為女性具有強烈的此種思想, 希望把自己的將來寄託在一個可靠的人身上而缺乏上進心, 但事實上, 當代80後的男青年的功利化色彩也越來越明顯。 調查表明,在婚戀選擇方面,男方也希望女方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假如女方工作體面,收入高,則更為滿足。這一點與年代、年代出生的人有顯著的不同。

4、“ 同居” 常態化,觀念從封閉走向開放

“對於同居這個現象,60年代人絕對不可能發生,70年代人是‘偷偷摸摸’,80後則是公開化了, 甚至是光明正大的同居。” 當今社會,隨著多元文化的衝擊,人們的價值體系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性刺激因素增多,各種書籍、音像製品,當代青年的性觀念受到極大的衝擊。80後認為, 同居能讓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更加瞭解對方, 婚80後不需要經歷感情危機, 不需要更多的磨合

調查表明,在婚戀選擇方面,男方也希望女方有一定的經濟能力,假如女方工作體面,收入高,則更為滿足。這一點與年代、年代出生的人有顯著的不同。

4、“ 同居” 常態化,觀念從封閉走向開放

“對於同居這個現象,60年代人絕對不可能發生,70年代人是‘偷偷摸摸’,80後則是公開化了, 甚至是光明正大的同居。” 當今社會,隨著多元文化的衝擊,人們的價值體系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社會上形形色色的性刺激因素增多,各種書籍、音像製品,當代青年的性觀念受到極大的衝擊。80後認為, 同居能讓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更加瞭解對方, 婚80後不需要經歷感情危機, 不需要更多的磨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