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蒸湘區以文興旅產業旺

湖南日報4月19日訊(徐德榮 唐曦 陸意)“這裡不僅風景秀美, 原來還是‘三皇五帝’之一帝嚳生活過的地方, 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近日, 郴州遊客李女士和家人來到衡陽市蒸湘區雨母山景區踏青遊玩, 聽了許多關於當地的故事、傳說後, 連稱“大開眼界”。

近年來, 蒸湘區堅持走“以文興旅、以旅興業、以業富民”之路, 統籌區域內優質文化、旅遊資源, 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 推動全區文旅產業高品質發展。 去年, 該區實現旅遊綜合收入53.07億元, 比上年翻了一番。

蒸湘區境內的雨母山素有衡陽市“綠肺”美譽,

其核心景區內除了有帝嚳祠、雁雨寺、赤松觀等場所外, 還有百萬花海、雨母綠道、十裡荷塘、紅豆杉基地等人文與自然景點。 近年來, 蒸湘區積極拓展雨母山“祈福、延福、享福、知福、納福”傳統五福文化, 著力打造“五個特色村落”和“雨母八景”, 還興建了“雨母小鎮”“溫泉小鎮”等品牌項目。 去年, 景區接待遊客達102萬人次。

文旅融合發展, 也為傳統文化產業插上了旅遊“翅膀”。 衡陽市奇石文化博物館是蒸湘區“文化+旅遊”提質建設的項目之一, 該館依託玉石、珠寶展陳功能, 先後開設了茶藝和中國傳統禮儀等文化培訓課程與旅遊線路。 去年, 該館被評為全省特色文化產業基地。

如今, 蒸湘區以帝嚳文化為基點, 弘揚華夏文明的人文生態游正強勢崛起,

“文+旅”特色使該區旅遊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該區充分利用農村田園景觀、自然生態、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特色, 引導鄉村發展星級農家樂、鄉村酒店、古村聚落等, 促進農民增收。 去年, 全區71戶貧困戶通過參加旅遊技能培訓, 走上了鄉村旅遊脫貧之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