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化縣農旅融合農家“樂”

湖南日報4月19日訊“入春以來, 每到週末就爆滿, 今年收入已經突破了2萬元。 ”4月15日, 在新化縣天門鄉土坪村, 農家樂老闆老廖一邊接待客人, 一邊笑呵呵地說。 通過農旅融合, 老廖辦起了農家樂, 全家4人成功脫貧。

作為國家級貧困縣, 新化縣近年來利用全域旅遊優勢, 通過農業與旅遊深度融合, 尋找脫貧攻堅的突破口。 該縣重點沿高寒山區、水淹庫區、石灰岩乾旱區“三大貧困帶”進行旅遊開發建設, 形成了“多點發力”的鄉村旅遊空間佈局, 促進了貧困群眾的脫貧。

新化縣建立農旅融合脫貧攻堅機制, 安排500萬元,

開展鄉村旅遊扶貧建設, 並對重點旅遊鄉鎮、貧困村及建檔立卡貧困戶予以政策上的扶持獎補;在每個旅遊扶貧村引進或培育1至3家鄉村旅遊企業(大戶), 採取“公司+貧困戶”“能人+貧困戶”等形式, 建立脫貧幫扶機制;按照“一村一品”模式, 成功打造出下團、正龍、樓下、大橋等29個特色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

同時, 全力打造農旅融合產業, 按照“基地+景點+脫貧產業”模式, 建成了渠江源茶文化主題公園、厚皮嶺村萬畝李花和牡丹花基地、柘溪庫區5萬畝楊梅基地、槎溪鎮5萬畝竹海等景觀農業基地20多處, 實現了“旅遊線路帶動扶貧產業、自然景觀帶活貧困村莊、農業基地幫扶貧困人口”的目標。

通過農旅融合扶貧, 新化縣形成了5個年產值3億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群,

從事種養產業的貧困戶達到21847戶、69982人, 並成功打造出大熊山蚩尤文化、奉嘎山民俗、紫鵲界梯田、榮華鄉龍灣濕地等農旅扶貧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