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騰訊的短視頻之路,即便拼不過還有最後的絕招!

沒有一個關於內容的風口, 是騰訊捨得錯過的。

短視頻就是最近的一個例子。

前不久, 網傳騰訊拿出了 30 億元補貼旗下的短視頻專案 —— 微視。

此圖的真實性並未獲得騰訊官方證實

按照這份說明書的意思理解, 這些錢並不是劃給產品團隊做產品升級、 APP 優化的, 而是補貼給了上傳高品質視頻的內容達人們。

只要你的視頻點贊達到 50 個, 播放量達到 1000 次, 就能獲得最低等級 140 元每條的補貼, 最高的補貼達到了 1500 元每條。

補貼說明

對於那些一天傳好幾條的職業視頻阿婆主來說, 條條視頻達到 B 級補貼的標準也是相當可觀的一筆金額了!

這特麼要是真的, 小辣椒也想跟著發展發展演藝事業。 。 。

不過, 咱先不管補貼的事兒是真是假,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騰訊為什麼在放棄了微視這麼多年後,

又重拾起短視頻這塊肉。

微視在 2013 年開始上線運營, 主打 8 秒短視頻分享的功能, 在同一時期出現的還有快手、美拍、秒拍等短視頻應用。

2013 年, 微視的 logo 還長這樣兒

但人家畢竟是騰訊家的兒子, 流量資源是給夠的。

在發佈初期, 微視通過明星入駐、社交平臺聯動等方式大賺了一波用戶。 14 年春節期間, 微視的用戶數量就已經達到了 4500 萬。

但是吧, 雖然起步的資源優於大部分平臺, 可微視產品本身, 可玩兒性並沒有很高。 濾鏡、範本更新速度低, 在美顏效果方面也沒有當時的美拍優秀, 導致不少短視頻紅人向其他平臺流去。

除了產品自身的問題, 還有大環境的影響 —— 在 2013、2014 年, 因為移動流量的限制,

短視頻的發展並不被看好。

看 1 秒都特麼是在燒錢啊!

話費流量成了短視頻很大的一個限制因素。 。 。

產品體驗止步不前, 移動流量的客觀影響, 再加上紅人外流 UGC 品質上不去, 微視在 15 年不得不選擇收縮, 最終並到了騰訊視頻裡。

微視就這樣被騰訊放棄掉了。

。 。

But, 人生就是這麼不可預料。

短短兩年時間裡, 隨著智慧手機普及加快, 4G 時代來臨, 各種非常便宜的流量卡接二連三的推出。

臥槽, 現在更是有還有各種定向免流量套餐, 移動流量跟不要錢似的。

這裡有組資料

客觀問題解決了, 別說短視頻, 連直播都跟著一起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

而抖音也就是在這期間瘋狂 “ 生長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大量流量進入、廣告收益可觀,這些騰訊可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更大膽的猜測一下,短視頻或許真的已經開始搶佔微信的日活、月活了。。。

用戶流量這種事,不能輸,是時候盤算著重回短視頻戰場了!騰訊先是在 17 年領投了快手,隨後又重新開始更新、運營起微視。

馬叔叔在兩會期間表明了對短視頻的態度

儘管入場較晚,比起抖音,微視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

官網重建中的微視

還是那句話 ,畢竟是騰訊家的兒子,錢不是問題,資源也給你:比如,QQ 音樂庫的版權共用,流暢的朋友圈分享機制。。。這些都是抖音羡慕不來的。

說不定微視崛起,真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如果實在是競爭不過來,我們還有一招 —— 買嘛!

“ 流量大戰,從未停止 ”

連直播都跟著一起風風火火的發展起來。

而抖音也就是在這期間瘋狂 “ 生長 ”,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大量流量進入、廣告收益可觀,這些騰訊可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更大膽的猜測一下,短視頻或許真的已經開始搶佔微信的日活、月活了。。。

用戶流量這種事,不能輸,是時候盤算著重回短視頻戰場了!騰訊先是在 17 年領投了快手,隨後又重新開始更新、運營起微視。

馬叔叔在兩會期間表明了對短視頻的態度

儘管入場較晚,比起抖音,微視也不是完全沒有優勢。。。

官網重建中的微視

還是那句話 ,畢竟是騰訊家的兒子,錢不是問題,資源也給你:比如,QQ 音樂庫的版權共用,流暢的朋友圈分享機制。。。這些都是抖音羡慕不來的。

說不定微視崛起,真的只是時間問題罷了。

如果實在是競爭不過來,我們還有一招 —— 買嘛!

“ 流量大戰,從未停止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