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中新廣州知識城開展“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

原標題:中新廣州知識城開展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工作可複製、可推廣相關經驗做法

在2018年全國智慧財產權局局長會議上,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申長雨局長指出“深化中新廣州知識城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 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改革舉措”。 2017年, 廣州開發區以“構築生態、集聚資源、釋放功能、服務企業”為工作主線, 深入推進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 初步形成了“人無我有, 人有我優”的智慧財產權工作發展新格局, 為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探索出部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和做法。

一、實現“三合一”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單獨設立區級智慧財產權行政主管部門, 實現中新廣州知識城範圍專利、商標、版權行政管理職權“三合一”。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提出打造“智慧財產權制度創新實踐探索區”的核心戰略目標,

廣州開發區積極推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 逐步實現全區智慧財產權行政管理職能從分散管理向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綜合管理模式的轉變。

2017年7月, 經新一輪區機構優化調整, 廣州開發區單獨設立了區智慧財產權局, 設行政人員編制16人, 實現全區專利、版權行政管理職能“二合一”, 成為全市唯一單獨設立區級智慧財產權局的行政區。

2018年2月, 區機構編制委員會發文明確, 將中新廣州知識城範圍內的商標和特殊標誌日常管理職責從區市場和品質監管局劃入區智慧財產權局, 區智慧財產權局增設商標處作為內設機構, 在中新知識城範圍內實現專利、商標、版權行政管理職能“三合一”。

通過實現智慧財產權“三合一”管理改革, 提高智慧財產權工作管理效能, 統籌推動智慧財產權支撐產業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工作。

二、主動對接、承接職權下放, 行使省級智慧財產權管理許可權

承接上級(含省下放給市)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許可權, 拓展專利案件查處種類, 加強對專利代理機構的監督和管理。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打造智慧財產權保護樣板區”的戰略核心目標, 為強化行政執法效能和效率, 進一步提升對全區智慧財產權保護的能力和水準, 廣州開發區積極對接並承接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許可權下放, 成為廣州市唯一承接省、市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權力的區域。

2017年, 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將對專利代理機構、代理人的4項執法許可權的下放廣州市智慧財產權局。

2017年12月29日, 廣州市政府決定將對發明專利案件、涉外案件、其他重大、複雜或在全市範圍內有較大影響的專利案件的行政裁決權(1項), 以及省下放到市的對專利代理機構及代理人的行政處罰權(3項)、行政檢查權(1項)下放給廣州開發區, 增強了廣州開發區智慧財產權行政執法的深度和廣度, 特別是對專利代理機構執法許可權的下放, 有助廣州開發區加強對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監督管理, 為建設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提供重要抓手。

通過事權下放, 一方面利於摸清區內專利代理機構的經營狀況, 依法加強對區內專利代理人、專利代理機構的管理,

加大高層次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的培育, 為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提供支撐;另一方面, 廣州開發區將加大對發明專利和涉外專利假冒侵權糾紛案件的查處力度, 保護創新主體權利, 著力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將放權改革的政策措施轉化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三、構建國內最完善、支持力度最大的智慧財產權全鏈條扶持政策體系

發揮政策引領作用, 構建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鏈條政策扶持體系, 助推企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打造智慧財產權運營業發展先行區”的戰略核心目標, 廣州開發區不斷優化和完善智慧財產權政策體系。

2016年3月,廣州開發區出臺《智慧財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智慧財產權創造、管理和服務環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

2017年5月,又制定頒佈《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辦法》,簡稱智慧財產權“美玉10條”,重點支持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環節。智慧財產權“美玉10條”有效針對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的薄弱環節,首創智慧財產權交易、評估、保險、質押融資、基金、資訊分析於一體的扶持鏈條,構建出一套系統、完善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扶持體系,支持力度全國領先。

以上兩個政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使廣州開發區成為智慧財產權政策覆蓋面最寬、鏈條最全、資助力度最大的區域。

2017年,廣州開發區向區內1618家企業和個人兌現政策扶持資金達1.01億元,同比增長187.6%。

2018年,全區智慧財產權工作經費預算超過2億元。在政策激勵下,廣州開發區企業發明專利申請、發明專利授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分別占全市總量的30.5%、37.5%、58.1%,均居全市第一;完成專利質押融資額3.19億元,占全市比例35.1%,位居全市首位;新增通過貫標認證企業466家,占全市貫標企業總量的41.9%,全市最多。

四、首創“互聯網+”集體貫標模式

推行“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單位,在孵企業集體貫標,配套推送互聯網雲平臺服務”的集體貫標創新模式,使智慧財產權管理紮根于中小企業成長的全過程。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打造智慧財產權引領性產業高端發展示範區”的戰略核心目標,廣州開發區大力推動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貫標工作,探索智慧財產權引領產業高端發展新模式。利用8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集群優勢,針對孵化器企業類型相近、便於協作的特點,廣州開發區創新孵化模式,推動在孵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認證工作:

一是動員先行,以孵化器為單位,為在孵企業推廣、宣傳智慧財產權貫標理念,取得在孵企業認可支援;

三是雲平臺管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以孵化器為依託推送智慧財產權管理雲平臺,使企業持續共用智慧財產權管理線上服務;

四是服務跟進,服務機構對通過貫標認證的在孵企業繼續進行專利分析和挖掘,推動智慧財產權貫標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創造相互結合。

自2016年廣州開發區冠昊生物園首次採取“互聯網+集體貫標”的創新模式以來,集體貫標的創新模式在全區範圍迅速推廣和使用。2017年廣州開發區華南新材料創新園、納金科技園等孵化器陸續開展集體貫標,全年廣州開發區新增通過貫標認證企業466家,累計達497家,占廣州市貫標企業總量的41.9%,占廣東省貫標企業總量的17.2%。此模式已得到省智慧財產權局充分認可,並在全省推廣。

五、打造綜改特色品牌——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

彙聚多方資源,每年舉辦“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邀請國內外智慧財產權學界、政界、商界精英共同參與,為改革工作出謀劃策,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推進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的任務要求,廣州開發區積極爭取省、市智慧財產權局支持,全力打造“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品牌。自2016年創辦以來,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已連續舉辦兩屆。

2016年7月,首屆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在廣州開發區舉辦,以“智慧財產權產業化與資本化”為主題,吳漢東教授為首的20餘位國內外智慧財產權行業專家、權威學者、實業代表深入探討智慧財產權產業發展、資本運營及法律保護等前沿問題。

2017年8月31日-9月1日,在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和廣州市政府的指導下,廣州開發區與相關單位共同承辦2017廣東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暨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將智慧財產權交流合作與交易展示相融合,並主辦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高峰論壇。

會上18家全國優質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集體簽約入駐廣州開發區,新加坡先進數位研究中心副院長Jeremy Heng、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王維穎等智慧財產權領域專家發表主題演講,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黃埔區區長陳小華與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副院長吳振、騰訊公司法務總監徐炎、京信通信公司副總裁李學鋒等智慧財產權大咖圍繞綜改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引發廣州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目前,“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已初具影響力,並成為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的一個平臺。

六、形成多元化主體共同參與的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集群

引導和鼓勵多元化主體投資設立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基金,建設以智慧財產權為載體的投資集群,助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端發展。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探索智慧財產權引領產業高端發展新模式”的任務要求,廣州開發區引導和鼓勵設立多元化主體投資的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基金。

一是區財政出資2000萬元,與中央、市區財政共同組建廣州市智慧財產權重點產業運營基金,總規模達6億元,已明確落戶廣州開發區,並優先投向區內企業。

二是區財政投入2000萬元組建區級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基金,按照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1:2以上比例放大,力爭規模達到1億元,將重點投向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裝備、生物醫藥等智慧財產權密集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智慧財產權運營類專案,全面助推區域產業發展。目前,區級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基金已募資達6500萬元,並實現首筆投資意向簽約。

三是通過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探索設立智慧財產權特色銀行,為創新創業提供專業化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3月,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批准在廣州開發區設立全省首個“智慧財產權特色支行”。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2016年3月,廣州開發區出臺《智慧財產權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智慧財產權創造、管理和服務環節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力度。

2017年5月,又制定頒佈《加強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促進辦法》,簡稱智慧財產權“美玉10條”,重點支持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環節。智慧財產權“美玉10條”有效針對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的薄弱環節,首創智慧財產權交易、評估、保險、質押融資、基金、資訊分析於一體的扶持鏈條,構建出一套系統、完善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扶持體系,支持力度全國領先。

以上兩個政策相互補充,相得益彰,使廣州開發區成為智慧財產權政策覆蓋面最寬、鏈條最全、資助力度最大的區域。

2017年,廣州開發區向區內1618家企業和個人兌現政策扶持資金達1.01億元,同比增長187.6%。

2018年,全區智慧財產權工作經費預算超過2億元。在政策激勵下,廣州開發區企業發明專利申請、發明專利授權、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分別占全市總量的30.5%、37.5%、58.1%,均居全市第一;完成專利質押融資額3.19億元,占全市比例35.1%,位居全市首位;新增通過貫標認證企業466家,占全市貫標企業總量的41.9%,全市最多。

四、首創“互聯網+”集體貫標模式

推行“以科技企業孵化器為單位,在孵企業集體貫標,配套推送互聯網雲平臺服務”的集體貫標創新模式,使智慧財產權管理紮根于中小企業成長的全過程。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打造智慧財產權引領性產業高端發展示範區”的戰略核心目標,廣州開發區大力推動科技企業智慧財產權貫標工作,探索智慧財產權引領產業高端發展新模式。利用8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的集群優勢,針對孵化器企業類型相近、便於協作的特點,廣州開發區創新孵化模式,推動在孵企業開展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認證工作:

一是動員先行,以孵化器為單位,為在孵企業推廣、宣傳智慧財產權貫標理念,取得在孵企業認可支援;

三是雲平臺管理,借助“互聯網+”的優勢,以孵化器為依託推送智慧財產權管理雲平臺,使企業持續共用智慧財產權管理線上服務;

四是服務跟進,服務機構對通過貫標認證的在孵企業繼續進行專利分析和挖掘,推動智慧財產權貫標管理與智慧財產權創造相互結合。

自2016年廣州開發區冠昊生物園首次採取“互聯網+集體貫標”的創新模式以來,集體貫標的創新模式在全區範圍迅速推廣和使用。2017年廣州開發區華南新材料創新園、納金科技園等孵化器陸續開展集體貫標,全年廣州開發區新增通過貫標認證企業466家,累計達497家,占廣州市貫標企業總量的41.9%,占廣東省貫標企業總量的17.2%。此模式已得到省智慧財產權局充分認可,並在全省推廣。

五、打造綜改特色品牌——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

彙聚多方資源,每年舉辦“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邀請國內外智慧財產權學界、政界、商界精英共同參與,為改革工作出謀劃策,營造濃厚的改革氛圍。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推進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的任務要求,廣州開發區積極爭取省、市智慧財產權局支持,全力打造“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品牌。自2016年創辦以來,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已連續舉辦兩屆。

2016年7月,首屆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在廣州開發區舉辦,以“智慧財產權產業化與資本化”為主題,吳漢東教授為首的20餘位國內外智慧財產權行業專家、權威學者、實業代表深入探討智慧財產權產業發展、資本運營及法律保護等前沿問題。

2017年8月31日-9月1日,在廣東省智慧財產權局和廣州市政府的指導下,廣州開發區與相關單位共同承辦2017廣東智慧財產權交易博覽會暨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將智慧財產權交流合作與交易展示相融合,並主辦智慧財產權運用和保護綜合改革試驗高峰論壇。

會上18家全國優質智慧財產權服務機構集體簽約入駐廣州開發區,新加坡先進數位研究中心副院長Jeremy Heng、阿斯利康中國副總裁王維穎等智慧財產權領域專家發表主題演講,黃埔區委廣州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黃埔區區長陳小華與廣州智慧財產權法院副院長吳振、騰訊公司法務總監徐炎、京信通信公司副總裁李學鋒等智慧財產權大咖圍繞綜改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引發廣州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等數十家主流媒體的廣泛報導。目前,“智慧財產權珠江論壇”已初具影響力,並成為智慧財產權國際交流合作的一個平臺。

六、形成多元化主體共同參與的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集群

引導和鼓勵多元化主體投資設立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基金,建設以智慧財產權為載體的投資集群,助推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端發展。

圍繞智慧財產權綜改“探索智慧財產權引領產業高端發展新模式”的任務要求,廣州開發區引導和鼓勵設立多元化主體投資的智慧財產權風險投資基金。

一是區財政出資2000萬元,與中央、市區財政共同組建廣州市智慧財產權重點產業運營基金,總規模達6億元,已明確落戶廣州開發區,並優先投向區內企業。

二是區財政投入2000萬元組建區級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基金,按照財政資金與社會資本1:2以上比例放大,力爭規模達到1億元,將重點投向新一代資訊技術、智慧裝備、生物醫藥等智慧財產權密集型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智慧財產權運營類專案,全面助推區域產業發展。目前,區級智慧財產權運營發展基金已募資達6500萬元,並實現首筆投資意向簽約。

三是通過加強與銀行金融機構合作,探索設立智慧財產權特色銀行,為創新創業提供專業化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3月,中國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批准在廣州開發區設立全省首個“智慧財產權特色支行”。

編輯:IPRdaily趙珍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