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情商高是什麼感覺?注重兒童情商教育!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通常是指情緒商數, 簡稱EQ, 主要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 其包括導商(LQ)等。 戈爾曼和其他研究者認為, 這種智力由自我意識、控制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情緒和處理相互關係這5種特徵構成的。

早期的情商教育對孩子來說尤為重要, 如果一個孩子從小性格孤僻、自卑、脆弱, 不能面對挫折情緒不穩定, 那麼他智商再高, 也很難取得成就。 而情商高的孩子有很好的自我認知能力, 積極探索, 能自我調節情緒, 抗壓能力強, 這樣的孩子喜歡與人交往, 願意分享、合作。

嬰幼兒早期情商的發展與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密切關聯, 孩子到四、五歲時, 腦量會長至成人的2/3, 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 最重要的學習能力, 尤其是情感學習能力, 也在這個時期得到最大的發展。 6歲以前的情感經驗對人的一生具有恆久的影響, 這個時候的孩子如果不能集中注意力,

性格急燥, 攻擊性強、焦慮、那麼, 以後面對人生的各種機遇將很難把握。

1、幫助孩子辨別情緒

有二寶的家庭, 大寶覺得自己被忽略, 但不知道怎麼表達, 只能通過發脾氣來表現。

這時父親可以引導他:“你看起來心情不好, 我猜你是覺得爸爸媽媽疼愛妹妹忽略你是嗎?”當孩子有回應的時候就可以告訴他他現在是在嫉妒,

從而引發他的思考, 使孩子更能客觀認識自己的情緒, 更能瞭解各種感受的前因後果, 能認知感覺與行為的差距。

2、培養自信心

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 要擺正態度不能強制性的要求孩子, 很多父母以一種命令的口吻讓孩子服從自己, 孩子雖然可能因為怕被父母責怪只能選擇服從, 但是給孩子的內心只能帶來讓孩子失去自信心, 覺得自己不行, 長久以來就會降低孩子的自信心。 家長教育觀念擺正, 在想引導孩子做事的時候調整一下態度, 俯下身來和孩子講一下為什麼要這樣做, 這樣做能怎樣。 孩子明白啦原由自然會更努力的去做,

也許做得更好, 對孩子自信心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3、自我激勵

引用典故。 當孩子因為學習跟不上或者其他原因而苦惱的時候, 作為家長, 可以給他講一些相關的故事, 讓孩子從故事中獲得激勵, 從而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目標, 不妨讓自家孩子變得自戀一些, 試著讓孩子自己誇獎自己, 讓孩子從內心裡認可自己, 覺得自己真的很棒。

4、認知他人情緒

根據彼德·薩洛維的情商理論, 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是情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般來說, 當客觀事物符合客體需要就產生積極情緒, 反之產生消極情緒。 情緒往往在面部表情、姿態、語調方面表現出來。 中國人習慣把情緒分為喜怒哀樂四種。 在生活中教孩子觀察他人的感受,

讓孩子能夠識別開心、傷心、生氣、驕傲、沮喪等情感類詞彙。 譬如, 配偶下班回來, 沮喪著臉一言不發, 我們就可以帶孩子在旁邊悄悄地觀察, 悄悄地討論, 等意見一致後讓孩子去驗證。

5、處理人際關係

對於人際關係,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心理學家萊金·菲力浦斯說:“許多人不能與他人正常交往、和諧相處的原因, 是因為他們在兒童時期沒有學會基本的社會交往技能。 ”可見, 孩子從小養成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意識, 對他們以後更廣泛的接觸外界, 與他人和諧共存甚至是取得事業上的成功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

作為父母應當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給他們提供更多能夠與他人交往的機會, 同時不斷的鼓勵孩子和其他人交朋友, 讓孩子們多多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白別人的想法,進而進行有效的溝通,父母在平時可以給孩子多灌輸積極樂觀的思想,讓孩子身上的活力感染他人,贏得大家的青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情感教育的啟蒙學校,因此父母應創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實踐和自然感受的體驗中培養良好的情感。

讓孩子們多多說出自己的想法,明白別人的想法,進而進行有效的溝通,父母在平時可以給孩子多灌輸積極樂觀的思想,讓孩子身上的活力感染他人,贏得大家的青睞。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也是人生情感教育的啟蒙學校,因此父母應創設良好的家庭情感氛圍,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實踐和自然感受的體驗中培養良好的情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