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推銷產品助脫貧

拉車的人叫李戰峰, 2017年5月, 從城市管理局派駐到潭頭鎮馬窯村任駐村第一書記。

潭頭鎮馬窯村雖說不是貧困村, 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卻有73戶277人。

剛到村裡的李戰峰深知, 想要幹好工作就必須要瞭解群眾, 做好走訪調研, 記好民情日記, 和老黨員嘮嘮, 和幹部聊聊, 和群眾談心, 一番工作下來, 李戰峰對馬窯村的村形、村情了熟於心。

“瞭解了情況, 改變不易, 但必須要改, 不能啥都不幹, 沒條件就創造條件, 做不了大產業, 就從幾千元、幾萬元的小產業做起。 ”李戰峰很堅定地說。

馬窯村的群眾多種植作物,

養殖牲畜, 李戰峰考慮著要在種養殖上面做文章。

一直做城市管理工作的李戰峰瞭解到外地遊客喜歡欒川的農副產品, 就和大夥兒商量, 決定成立馬窯村種養合作社, 對村子的農副產品進行收購、加工、銷售。

合作社成立了, 但馬窯村的優質農副產品如何為人所知, 如何賣得出去產生效益, 讓群眾增收, 這又給了李戰峰莫大的壓力。

恰巧此時, 縣裡舉行了高速免費活動。

“何不搭上‘便車’把馬窯村的農副產品宣傳出去?”李戰峰說幹就幹。

時間緊, 一切又要從零開始, 產品生產、包裝設計、包裝印製……沒日沒夜地幹了半個月, 馬窯村的土特產品終於亮相。

李戰峰(右)將群眾的土雞蛋搬上車

設立銷售點 推銷農產品

李戰峰(右)向遊客推銷農產品

在高速下站口擺設展銷點、在樊營社區開設“潭頭鎮農副產品線下體驗店”、與省級媒體合作, 開展電商銷售模式、與酒店合作銷售農副產品…….特別在河南駐村第一書記精准扶貧富民成果展,

李戰峰不遺餘力地向每一位元客人介紹自己的產品, 還自己拉著板車四處吆喝賣玉米糝、土雞蛋、石磨面……不曾想, 短短的十幾天裡, 賣出了15噸的農副產品。

“村裡的產品賣得好, 我更加有信心, 把合作社發展好, 讓群眾脫貧增收。 ”李戰峰說。

為了將產品賣得更遠, 更好提高知名度, 李戰峰在淘寶網上註冊了店鋪。 慢慢地每天網上有十幾個訂單, 生意越來越火了。 李戰峰帶著村民們給產品稱重、裝袋、貼標籤……

李戰峰查看玉米保證產品品質

產品有了銷路, 李戰峰開始考慮有銷路之後的問題。 “品質、產量必須抓好, 還得上些機器設備, 實現規模化生產, 還得從消費者角度考慮, 設計一些更加人性化的包裝, 這樣才能實現更大的效益。 ”李戰峰說。

除了發展合作社, 李戰峰還成立了藤編車間、木材加工廠, 並引進來料村內加工, 解決一部分群眾的就業問題。

從去年成立, 到今天發展, 馬窯村種養合作社發展了以貧困戶為主的合作社成員730人, 開發銷售了玉米糝、菜籽油、土雞蛋、紅薯粉條、石磨面、桂花養胃粥等農副產品。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就銷售出玉米糝2300箱、菜籽油565箱、紅薯粉條910箱、土雞蛋1200箱、石磨面680箱,實現銷售額25萬餘元。這不僅提高了群眾的收入,同時還解決了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使貧困戶受益良多。

“我們馬窯村要在黨員幹部帶領下,繼續幹好合作社,要把產品賣出去,要讓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李戰峰信心滿滿地說。

開發銷售了玉米糝、菜籽油、土雞蛋、紅薯粉條、石磨面、桂花養胃粥等農副產品。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就銷售出玉米糝2300箱、菜籽油565箱、紅薯粉條910箱、土雞蛋1200箱、石磨面680箱,實現銷售額25萬餘元。這不僅提高了群眾的收入,同時還解決了部分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使貧困戶受益良多。

“我們馬窯村要在黨員幹部帶領下,繼續幹好合作社,要把產品賣出去,要讓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李戰峰信心滿滿地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