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關於肥料木桶效應和報酬遞減規律與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之間的思考

關於肥料木桶效應和報酬遞減規律與農業生產效益低下之間的思考

近年, 隨著糧食生產總量增加, 出現了很多賣糧難和增產不增效的現象;甚至在紅棗、蘋果等特色林果上出現了供大於求, 種植戶大虧本的情況。

透過現象看本質, 站在植物營養和肥料學角度個人覺得, 木桶效應和報酬遞減規律共同起著作用。

第一、我講講木桶效應為什麼影響農業生產。 一個水桶無論有多高, 它盛水的高度取決於其中最低的那塊木板, 這稱水桶原理或短板理論。

同樣這個原理在農業上叫“最小養分率也稱木桶理論。

”植物的生長發育, 需要吸收各種養分, 但是決定植物產量的卻是土壤中那個相對含量最少的有效養分。 現代農業發展初期, 中國氮磷肥施用對農業增產起到了重要作用, 當氮磷施用量上去的時候, 鉀肥的補充有一次推動作物增產和品質提升。

但是隨著氮磷鉀投入增加, 出現了兩個情況:1.氮磷鉀不再是短板;2.隨著產量增加和地上部帶走增加, 中微量元素出現了相對短缺。 因此, 個人認為現在肥料的木桶效應的短板可能是中微量元素。 當然應該是因土因作物, 因缺補缺, 因需補充。

第二、報酬遞減規律對農業的產值的影響。 收益遞減規律是指其他投入固定不變時, 連續地增加某一種投入, 所新增的產出最終會減少的規律。

該規律另一種等價的說法是:超過某一水準之後邊際投入的邊際產出下降。

肥料的報酬遞減律是指在生產條件相對穩定的前提下, 隨著施肥量的增加, 作物產量也隨之增加, 但單位化肥增加的產品量反而下降, 所以施肥數量要適當。

報酬遞減律為我們合理施肥提供以下三點有益啟示: ①施肥不是越多越好, 要適量, 不要盲目追求最高產量, 高產量並不等同于高收益; ②那種“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少產”的認識是違背客觀規律的, 過多施肥也會減產; ③把有限的肥料應首先用到因養分投入不足導致的中、低產地區或田塊, 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總收益。 而粗放的施肥方式更易導致施肥效果的遞減。

但是目前我們很多種植戶都知道這個情況,

但是大環境造成, 投入賠錢, 不投入也不掙錢的情況, 很多人明知道多用肥產量增加但是品質下降, 任然過量施肥, 結果就是品質下降, 銷售難或者售價低。

兩個基本規律講完後, 我覺得應該用一段建議給大家:

化肥不是魔鬼, 不要妖魔鬼怪化;

養分最小規律, 呼喚著中微量肥;

報酬遞減常識, 過量施肥危害多。

重用測土配方, 測區域土壤全量;

按照作物特性, 因缺補缺關鍵期;

化肥減量增效, 節本增效促增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