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視評中興遭封殺!美國商務部對中興禁售令無協商空間 拒評華為!

央視評中興遭封殺!中興禁購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今天, 中興通訊再發停牌公告, 稱將積極、合法尋求被美國禁售的解決方案。 而美國商務部新聞官20日表示, 對於中興的禁令目前沒有扭轉的餘地或協商的空間, 要嚴格地等到7年後才有望重啟協商。

北京時間4月20日淩晨, 美國商務部新聞官Will Reinert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 這項禁令即時生效, 且目前沒有扭轉的餘地或協商的空間, “這是一個7年的禁令。 ”他補充道。 也就是說, 要嚴格地等到7年後才有望重啟協商。

此前的4月16日, 美國商務部宣佈啟動拒絕令, 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一切產品, 時間長達7年, 禁令立即生效。

這對在核心零部件上依賴美國的中興通訊而言, 無異於釜底抽薪。

美國晶片巨頭英特爾已經宣佈, 將執行美國政府的禁令。

不只是晶片巨頭, 連谷歌公司旗下的手機作業系統安卓可能也將加入封殺中興的行列。

澎湃新聞就中興是否將不能使用包含安卓系統在內的美國公司軟體, 向Reinert求證時, 他確認了這一點, 並強調了禁令條款中的“任何軟體”。

當被問及穀歌公司對此的態度時, Reinert表示:“它們受我們的出口管理法律約束, 不得違反此規定, (如果想要向中興出口軟體)它們的出口許可證都不會被批准。 ”而且這是“即刻生效”的。

中興是否處罰35名員工存爭議

不過, 時至今日, 美國商務部針對中興發佈的禁售令的最大“理由”——指責中興未能按照承諾的那樣, 以減少獎金或譴責的方式處罰35名員工, 依然存在極大爭議。

4月20日, 中興通訊發表聲明稱,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以中興通訊對某些員工未及時扣減獎金和發出懲戒信, 並在提交給美國政府的兩份函件中對此做了虛假陳述為由, 做出了啟動對中興通訊和中興康訊公司拒絕令的決定。 此舉無視中興通訊過去兩年在遵循出口管制合規方面的艱苦努力、巨大投入和長足進步;無視上述兩份函件中的問題是公司自查發現,

及時主動通報;無視公司第一時間處理了對此可能有疏忽的責任人, 並快速糾正問題, 並聘請權威美國律所獨立調查。 在相關調查尚未結束之前, 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執意對公司施以最嚴厲的制裁, 對中興通訊極不公平, 我們不能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 在記者就此向美國商務部新聞官Will Reinert提問時, 他似乎也不是非常確定。 他一開始向澎湃新聞表示:“我對於‘35名員工’這個條款不清楚, 但我知道有‘解雇4名高管’這條。 ”

在澎湃新聞的追問下, Reinert離開電話約2分鐘時間, 核實後回答澎湃新聞稱:“這(處罰或減少35名員工的獎金)是他們(中興)簽署的協定內容之一”。

Reinert拒絕對華為等其他中國企業是否也會面臨類似調查進行評論。

在談到“對中興的這一禁令最終也會使包括中興供應商在內的美國企業受損”時, 他未正面回應, 但表示這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

央視評中興遭封殺

中興禁購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今天中興通訊再發停牌公告, 稱將積極、合法尋求被美國禁售的解決方案。 雖然中興只有25%-30%的零部件來自美國供應商,但手機晶片、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存儲晶片、手機玻璃、光學元件等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賴于美國供應商。因此,這次禁令對中興的影響非常大。

央視評論稱,中興通訊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美國此番作為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7 年禁令影響的不但是中興設備的生產,美國也將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而且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將會動搖國際社會對美國投資和營商環境穩定的信心。

同時,央視稱此次美方制裁尺度太不正常,質疑美國並不只是封殺中興這麼簡單,而是將矛頭指向了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意圖阻礙中國運營商網路建設發展。

最近,因為違反禁運條款而被美國“封殺”的中興,正在進一步強化公司的合規管理。4月19日,據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啟動拒絕令後,中興通訊高層外出斡旋,其餘員工的工作依然正常進行。不過,公司已在強化合規管理,要求每個員工重新學習歐美法律、法規、反賄賂等知識,參加合規考試要做到100分(滿分)才算通過。

目前,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禁令影響,中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英特爾已經發表聲明,稱將按照規定停供零部件。而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就在美國下達禁令的一個月之前,中興首席合規官兼首席法務官程鋼就已被解職,但內部備忘錄並未給出具體的原因。

中興通訊被罰暴露晶片軟肋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因中興通訊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定,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該項出口禁令即時生效,有效期長達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中興產品有大量進口自美國的元器件,尤其是晶片,中興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消息傳出後,中興A股、H股雙雙停牌,其美國供應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嚴重的跌了30%以上。

這不是美方對中興的第一次調查,2016年美方已對中興有過制裁。此次事件也讓我們意識到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切膚之痛。今日,人民日報就此刊發一則評論《強起來離不開自主創“芯”》,指出面對技術壁壘,不能盲目悲觀,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強起來離不開自主創“芯”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佈,今後7年內,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事件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禁售7年對應的正是2025年,美國如此行事,真正的用意昭然若揭。如《紐約時報》所說,美國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這些年來,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迅速,晶片自給率不斷提升。華為的麒麟晶片不斷追趕世界先進水準,龍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飛上太空,而藍牙音箱、機上盒等日用品也在大量使用國產晶片。但也要看到,在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領域,國產晶片還有較大差距。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此次事件,讓我們感受到切膚之痛。

面對技術壁壘,不能盲目悲觀,特別不能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當此之時,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中國將不計成本加大在晶片產業的投入,整個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一位投資人如此評論道。確實,如果能夠痛定思痛,加快推進互聯網和資訊產業政策完善和科技體制改革,並產生更強的改革緊迫感、凝聚起更大的改革力量,那就有可能把挑戰變成機遇。

就像中興對員工們所說,“任何通往光明未來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突破核心技術肯定會帶來陣痛,但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是為了用現在的短痛換來長遠的主動權。我們不必為今天的封鎖驚慌失措,中國的高科技能夠克服初期從無到有的困難,也有信心在後期突破核心技術的瓶頸。

雖然中興只有25%-30%的零部件來自美國供應商,但手機晶片、基帶晶片、射頻晶片、存儲晶片、手機玻璃、光學元件等最為核心的零部件都依賴于美國供應商。因此,這次禁令對中興的影響非常大。

央視評論稱,中興通訊與數百家美國企業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投資合作,為美國貢獻了數以萬計的就業崗位。美國此番作為無疑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7 年禁令影響的不但是中興設備的生產,美國也將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而且還會影響成百上千的美國關聯企業,將會動搖國際社會對美國投資和營商環境穩定的信心。

同時,央視稱此次美方制裁尺度太不正常,質疑美國並不只是封殺中興這麼簡單,而是將矛頭指向了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意圖阻礙中國運營商網路建設發展。

最近,因為違反禁運條款而被美國“封殺”的中興,正在進一步強化公司的合規管理。4月19日,據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啟動拒絕令後,中興通訊高層外出斡旋,其餘員工的工作依然正常進行。不過,公司已在強化合規管理,要求每個員工重新學習歐美法律、法規、反賄賂等知識,參加合規考試要做到100分(滿分)才算通過。

目前,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禁令影響,中興的主要供應商之一英特爾已經發表聲明,稱將按照規定停供零部件。而根據路透社的報導,知情人士透露,就在美國下達禁令的一個月之前,中興首席合規官兼首席法務官程鋼就已被解職,但內部備忘錄並未給出具體的原因。

中興通訊被罰暴露晶片軟肋

4月16日,美國商務部宣佈,因中興通訊未履行和解協定中的部分協定,美國商務部將禁止美國企業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該項出口禁令即時生效,有效期長達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中興產品有大量進口自美國的元器件,尤其是晶片,中興將因此蒙受巨大損失。消息傳出後,中興A股、H股雙雙停牌,其美國供應商的股票大幅下跌,最嚴重的跌了30%以上。

這不是美方對中興的第一次調查,2016年美方已對中興有過制裁。此次事件也讓我們意識到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切膚之痛。今日,人民日報就此刊發一則評論《強起來離不開自主創“芯”》,指出面對技術壁壘,不能盲目悲觀,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真正掌握核心技術。

強起來離不開自主創“芯”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佈,今後7年內,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製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事件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出口禁運觸碰到了中國通信產業缺乏核心技術的痛點。“缺芯少魂”的問題,再次嚴峻地擺在人們面前。

禁售7年對應的正是2025年,美國如此行事,真正的用意昭然若揭。如《紐約時報》所說,美國的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國製造業升級,拖慢“中國製造2025”這一強國戰略。這些年來,中國通信產業發展迅速,晶片自給率不斷提升。華為的麒麟晶片不斷追趕世界先進水準,龍芯可以和北斗一起飛上太空,而藍牙音箱、機上盒等日用品也在大量使用國產晶片。但也要看到,在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的一些領域,國產晶片還有較大差距。資料顯示,2016年中國進口晶片金額高達2300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此次事件,讓我們感受到切膚之痛。

面對技術壁壘,不能盲目悲觀,特別不能對中國的高科技發展喪失信心。當此之時,應該激發理性自強的心態與能力,通過自力更生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可以預見,從現在開始,中國將不計成本加大在晶片產業的投入,整個產業將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一位投資人如此評論道。確實,如果能夠痛定思痛,加快推進互聯網和資訊產業政策完善和科技體制改革,並產生更強的改革緊迫感、凝聚起更大的改革力量,那就有可能把挑戰變成機遇。

就像中興對員工們所說,“任何通往光明未來的道路都不是筆直的”,突破核心技術肯定會帶來陣痛,但在關鍵領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是為了用現在的短痛換來長遠的主動權。我們不必為今天的封鎖驚慌失措,中國的高科技能夠克服初期從無到有的困難,也有信心在後期突破核心技術的瓶頸。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