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會二屆七次會議在西藏民大舉行

4月20日,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第二屆第七次常務理事會議暨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第五次會議在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的西藏民族大學舉行。 本次會議由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和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委會主辦,

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承辦, 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四川大學、武漢大學、山東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蘭州大學、西藏民族大學等(排名不分先後)全國30餘所高校的4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這次盛會。

當日上午8點30分, 本次會議隆重開幕, 西藏民族大學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劉凱教授代表西藏民族大學各族師生熱烈歡迎各位學者蒞臨秦都咸陽, 共商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編撰大計, 探討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規律, 指導本校新聞傳播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張昆教授在致辭中感謝西藏民族大學承辦此次會議的努力與付出。

他說, 今日恰巧穀雨, 象徵著西藏民族大學和學會在春風化雨中茁壯成長。 他風趣幽默地將穀雨、咸陽、秦國和傳媒教育這四個看似毫不相關的關鍵字聯繫起來, 稱咸陽、秦國的歷史文化與新聞傳播息息相關, 並打趣道:假如秦二世受到現在的傳播教育, 懂得加強官民溝通, 注重民意, 那中國歷史就會改變;他引用哲學家柏拉圖《理想國》講述的故事, 希望通過學者們的努力不斷提高公民的傳播素養和媒介素養, 促進國家社會的長治久安。 最後, 張昆教授表示, 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的責任, 就是要記錄和研究中國新聞傳播的歷史, 這是時代的需求, 也是傳媒業的期待。

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周德倉教授在致辭中感謝與會專家學者的到來,

期望各位常務理事、學者就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這個現實議題能夠各抒己見, 指導新聞傳播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 為西藏長治久安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會議開幕式由西藏民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龐曉勇主持。 在開幕式前, 與會領導、嘉賓和老師們愉快地合影留念。

中國新聞史學會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張昆教授主持了常務理事會及年鑒編委會議, 共同商討《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 2019》的編輯工作。 與會專家首先肯定了即將出版的《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 2018》取得的成就;接著, 對《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年鑒 2019》的編寫大綱進行了商討, 李建新、李文、駱正林、孫瑞祥、駱正林、鄧紹根、龔彥方、周茂軍等專家學者踴躍發言,重點圍繞中國新聞教育10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新聞傳播教育引入40周年契機,關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取得的各項新成果、新變化,重視國際新聞傳播教育交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記錄新聞傳播教育熱點,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最後,張昆會長總結了會議討論成果,並分配了各章節編寫任務,希望大家扎扎實實工作,以史為鑒,為推動中國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當日下午,與會專家舉行“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及學科專業建設”圓桌會議,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張昆教授主持了會議,學者們對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和學科發展各抒己見,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會議當日,嘉賓們還參觀了西藏民族大學校史館、藏學文獻中心和西藏歷史文化博物館,加深了對該校歷史以及藏族文化的進一步瞭解。(陳航行 崔澤瑜 孫紅旗)

李建新、李文、駱正林、孫瑞祥、駱正林、鄧紹根、龔彥方、周茂軍等專家學者踴躍發言,重點圍繞中國新聞教育10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同時也是新聞傳播教育引入40周年契機,關注新聞傳播教育領域取得的各項新成果、新變化,重視國際新聞傳播教育交流,緊跟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記錄新聞傳播教育熱點,增強自身的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軟實力。最後,張昆會長總結了會議討論成果,並分配了各章節編寫任務,希望大家扎扎實實工作,以史為鑒,為推動中國新聞傳播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當日下午,與會專家舉行“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及學科專業建設”圓桌會議,中國新聞傳播教育史研究委員會會長張昆教授主持了會議,學者們對少數民族新聞傳播教育和學科發展各抒己見,會場上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會議當日,嘉賓們還參觀了西藏民族大學校史館、藏學文獻中心和西藏歷史文化博物館,加深了對該校歷史以及藏族文化的進一步瞭解。(陳航行 崔澤瑜 孫紅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