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中國足協官員揭秘VAR使用原則 央視名嘴模擬裁判執法

2018賽季, 中超聯賽全面引進視頻助理裁判技術(Video Assistant Referee, VAR), 這項順應潮流的新技術讓大家耳目一新, 一度成為中超賽場的熱門話題。

為了幫助解說員以更專業的VAR規則解讀服務于球迷,

中國足球協會聯手北京足球協會、體奧動力共同舉辦了一場足球解說員VAR知識培訓。

這場培訓由國際足聯裁判講師、中國足協裁判總監劉虎擔任主講, 來自中央電視臺和各地方電視臺、PP體育等新媒體平臺的30餘名足球解說員、10餘家媒體參與了培訓學習。

劉虎從VAR的歷史背景、基本概念、回看步驟、足球規則的變更等多個環節進行講解。

他在講座中強調了VAR的使用原則:做出判罰前, 忘記VAR;關鍵判罰後, 想起VAR。 其使用範圍是:進球、判罰點球、直接紅牌和處罰物件錯誤。 此外, VAR還有一條禁令:隊員或教練不能進行“申訴或挑戰”。

使用VAR的目標並不是對比賽進行二次執法, 而是糾正一些清晰的錯判、漏判。 VAR技術雖然還處在試驗階段, 但已大大提高裁判在關鍵球判罰上的準確率。 在本賽季德甲上半程的153場比賽中, 37個可能左右結果的錯判、漏判通過VAR得到糾正。

培訓會上, 劉虎還對解說員們在講解比賽中關於VAR的疑惑逐一進行了解答。

紙上得來終覺淺,

結合實踐, 才能對理論有更深刻的理解。 於是, 學員們走進球場, 在中超裁判和青少年隊組成的模擬場景中, 讓解說員和記者進行裁判員執法體驗。

模擬裁判員執法體驗分為兩項:模擬邊裁的越位練習、模擬主裁的點球判罰練習。 解說員模擬執法結束後,

可以通過慢動作重播系統看到自己的執法表現, 是否誤判。

第一項模擬由解說員們充當邊裁, 來判斷場上小隊員是否越位。

在第二項模擬測試中, 小球員被分為攻防兩組, 解說員們也兩兩組合, 充當主裁和邊裁, 判斷球員是否犯規, 根據犯規地點判斷是否為點球。

解說們平時在顯示幕前可以隨著慢鏡頭去判斷越位與否, 然而現實中裁判的工作可要比這難得多。

小球員們在犯規後會包圍裁判、質疑判罰、與裁判理論, 為體驗增加了真實性。 下場後解說員直言, 雖然只是表演, 但當被球員包圍的時候腦子裡一片空白。

看似簡單的裁判過程, 參與活動的學員們能夠全部給出正確判罰的人寥寥無幾, 通過慢動作重播才能還原誤判。 可想而知, 在快節奏的職業聯賽中裁判員判罰的難度。 解說員全體模擬完畢後, 中國足協的專業裁判也上場進行了示範。

央視足球解說員朱曉雨在談到體驗感受時說:“裁判的視角是與球員處在一個平面內, 並不是我們在電視轉播中看到的俯視的全景視角, 在同樣的時間裡裁判需要觀察的元素非常多,而且沒有慢動作重播,能夠在電光火石間做出精准的判斷,這對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參與活動的多位解說員說,這樣的培訓對解說員們解讀比賽規則和場上發生的一些難以判斷的情況,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他們可以專業地告訴球迷,裁判的判罰理由。

中國足協執委新聞委員會主任汪大昭表示:“我聽了記者和解說員的反應,覺得他們很有收穫。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們可以拿著有根有據的東西,去引導球迷。”

作為主講,劉虎說:“希望解說員們會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傳達給更多的球迷,讓解說變得更加理性,並能更迅速和更直觀的反映出犯規時場上的形勢和局面,這對於解說員業務水準和賽事轉播品質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

在全面啟用視頻助理裁判一事上,中國足協與國際高度接軌,對媒體和電視轉播方保持高度開放和溝通的態度。體奧動力也將繼續全力支援和配合VAR技術的運用,協助足協裁委會提升中超賽場上判罰的精准度,共同構建更加公平的競賽環境。

在同樣的時間裡裁判需要觀察的元素非常多,而且沒有慢動作重播,能夠在電光火石間做出精准的判斷,這對普通人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參與活動的多位解說員說,這樣的培訓對解說員們解讀比賽規則和場上發生的一些難以判斷的情況,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援,他們可以專業地告訴球迷,裁判的判罰理由。

中國足協執委新聞委員會主任汪大昭表示:“我聽了記者和解說員的反應,覺得他們很有收穫。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們可以拿著有根有據的東西,去引導球迷。”

作為主講,劉虎說:“希望解說員們會將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傳達給更多的球迷,讓解說變得更加理性,並能更迅速和更直觀的反映出犯規時場上的形勢和局面,這對於解說員業務水準和賽事轉播品質的提升都有很大幫助。”

在全面啟用視頻助理裁判一事上,中國足協與國際高度接軌,對媒體和電視轉播方保持高度開放和溝通的態度。體奧動力也將繼續全力支援和配合VAR技術的運用,協助足協裁委會提升中超賽場上判罰的精准度,共同構建更加公平的競賽環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