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蛋先生:北京大洋路將喪失全國蛋價風向標地位

據傳北京大洋路雞蛋市場已經承包給私人, 外地運雞蛋車進入大洋路市場, 首先得給承包人交納2元/件的管理費, 由承包人控制進入市場車輛的數量。 對於這一做法, 筆者非常不認同。

北京的大洋路市場和東莞信立市場, 作為南北兩大雞蛋集散地, 在中國雞蛋市場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是國內雞蛋價格的風向標。 尤其是北京市場, 雖然市場容量無法和東莞信立市場相比(信立市場主要面向深圳、東莞和及廣東腹地), 但北京既是首都, 又是北方唯一的雞蛋主銷區, 周邊東北三省、山西、內蒙、河北、河南、山東等都是雞蛋主產區,

所以北京大洋路市場對全國蛋價更具影響力。 北京大洋路市場

不知道大洋路市場管理方出於何種目的做出這樣的決定, 但後果將是有利有弊的, 有利的是眼前, 而弊端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放大, 希望管理者慎重權衡利弊。

這一行為帶來的好處至少有兩點:

1, 有助於平抑首都市場的物價。 通過控制進入市場運蛋車的數量, 防止北京蛋價暴漲暴跌, 價格漲就多放點車進來, 蛋價跌就少放點車進來。 這無疑是有積極意義的。

2, 增加市場收入。 據傳承包人得給市場上繳90萬的承包費, 作為市場經營者, 本身就為了盈利, 這無可厚非。

但這一做法帶來的弊端顯而易見, 影響深遠:

1, 增加了雞蛋流通成本,

加重了養殖戶的負擔。 承包人攬這個活當然得有利可圖, 進入大洋路的大車要向承包人交納2元/件管理費, 之後還要向市場方交納1元/件, 還有下車費0.7/件, 一件蛋增加了3.7元的成本, 這3.7元最終都要轉嫁到養殖戶身上。

為什麼超市雞蛋4元、5元一斤, 養殖戶只能收入3元一斤?為什麼農產品豐收即滯銷, 豐收就虧本?為什麼很多農民寧可讓豐收果實爛在地裡, 也不願拿出去賣, 而普通市民卻成天抱怨物價高?中國農產品的流通環節太複雜, 流通成本太高, 一個雞蛋從雞場到消費者餐桌要經歷無數環節, 最終3元的雞蛋變成4元。 農民一年到頭累死累活, 往往賺不到稀飯錢, 而消費者卻無法享受到價廉物美的商品。 大洋路市場雞蛋交易區內景

中央一號檔連續幾年都是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 每次紅頭文件都提到減輕農民負擔, 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可見中央對此類問題的高度重視。 就這麼一個小小的雞蛋, 分錢的人太多了, 農民能拿到多少利潤呀!

2, 增加了權力尋租的風險。 大洋路市場管理方只是把小小的雞蛋承包給私人, 但可曾想到大洋路市場對全國蛋價的巨大影響力, 可曾想到雞蛋現貨市場背後還有雞蛋期貨市場。 一件蛋收2元錢, 一天幾千元而已, 幾千元對於期貨市場, 對於資本大鱷算錢嗎。 我給你一天10萬元, 配合期貨炒作下你幹不幹?沒人能保證不幹。

每當蛋價暴跌, 養殖戶就會罵蛋商壓價, 抱怨期貨炒作, 唯獨不反思自己,

本質上蛋價趨勢由供需決定, 蛋價暴漲暴跌根本原因是養殖戶缺乏市場觀念, 一哄而上, 盲目投機。 這些年, 行內多次傳言大洋路市場人為炒作, 但筆者從來不信, 即使到現在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有人為炒作。

但大洋路市場此翻做法卻大大增加了人為炒作的可能性, 增加了權力尋租風險, 長期以往大洋路雞蛋市場將失去行業信任, 喪失全國蛋價風向標的地位。

一個人為操控的市場, 還能反應供需趨勢嗎?哪怕你的操控是善意的, 哪怕你沒有腐敗, 但已經不是市場經濟了, 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保證交易的開放、自由、公平、透明。

相對于北京, 筆者更喜歡東莞, 不是因為東莞服務業發達, 而是東莞的藍天、白雲, 空氣清新,

還有東莞這座城市的包容。 東莞信立農產品市場是中國交易量最大的雞蛋市場, 每天來自全國各地的運蛋大車絡繹不絕, 市場管理者很少干預, 車多則蛋跌, 車少則蛋漲, 處處體現了市場經濟的開放、自由、公平。 廣東經濟長年位居中國第一, 自然有其道理。

前不久我國領導人在博鼇論壇上向世界宣佈:在新時代, 中國人民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 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 筆者認為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當然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

以上只是蛋先生個人觀點, 如有不對之處, 歡迎留言指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