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資訊|專家學者齊聚明府城 研討“曲水流觴名士文化”

作者 | 李明

濟南是“名士”與“泉水”結合最為密切的一座城市, “名士文化”為“泉水”賦予了濃厚的人文色彩。 4月19日下午, 七位專家學者齊聚明府城, 圍繞“曲水流觴能否成為濟南文化旅遊新名片”展開討論, 專家們各抒己見, 從多個角度給出了意見和建議, 大家一致認為, “曲水流觴名士文化節”既要“陽春白雪”, 也要“下里巴人”。

“名士論壇”是“濟南三月三曲水流觴文化節”的系列活動之一, 本次論壇所討論的話題是“曲水流觴能否成為濟南文化旅遊新名片”。 一提到“曲水流觴”, 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王羲之的“蘭亭雅集”, 這是舉世皆知的, 但“上巳節”及“曲水流觴”在王羲之之前很久就廣泛存在了, 只是因為王羲之的緣故更為人所熟知。 在王羲之死後一百年, 誕生了一位名叫酈道元的地理學家, 他寫了一本名為《水經注》的書, 裡面記載了1500年前濟南的流杯池。

現在, 百花洲歷史文化街區恢復了“流杯池”水系,

並命名了“流杯池子街”地名, 與“曲水流觴”相關的文化符號重新回歸市民的視野。 在濟南恢復上巳節及“曲水流觴”的歷史傳統, 並使之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看點, 由傳統的“景觀”旅遊過渡到參與互動性很高的“文化”旅遊, 可以拉動創新性知識的主導地位和創意產業的發展。 這不僅是對“舊動能”的轉型升級和品質提升, 也是在培育“新動能”, 發展“新經濟”。

“走進一個城市, 要感受她的韻味和文化。 ”山東省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崔齊東說, 濟南早就應該有個文化活動, 這方面濟南的欠帳太多, 我們有這麼優秀的文化, 可是挖掘、傳承、宣傳的很不夠, 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活動激起大家心中的情感, 引起大家的共鳴, 讓濟南文化一脈相承地走下去, 這是濟南人的責任, 也是濟南人的驕傲。

“昨晚的活動雖然反響不錯, 但和其他城市相比還存在差距, 需要提升的方面還有很多。 ”本次活動主辦方之一, 濟南明府城管理中心主任朱俊如說, 山東是孔孟之鄉,

齊魯之邦, 濟南是文化中心, 有責任有義務把山東文化挖掘好、保護好、創新好, 做好文化大省的同時也要做文化強省, “濟南名士多”是濟南獨特的資源, 但我們沒有挖掘好。 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文化挖掘, 明府城承載著濟南人的夢想, 我們希望通過展示活動, 做強寶貴的文化遺產, 提升濟南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品位。

“曲水流觴要做好雅的同時, 也要結合民俗文化, 既要有品味, 也要有趣味, 既要陽春白雪, 也要下里巴人。 ”朱俊如說。

專家意見:

曾振宇

著名儒學專家, 山東大學儒學研究院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國曾子研究會會長, 泰山學者

曲水流觴應該作為泉水文化的一部分

曾振宇說, 泉水是濟南的魂, 是濟南人引以為豪的自然資源, 但如何做好泉水文化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曲水流觴是一種新形式的文化演藝項目, 是一種不錯的文藝表演, 應該作為濟南泉水文化的組成部分, 應該從多個方面挖掘和提升。

“單就目前的規模來講, 曲水流觴還很小, 不足以成為泉城的文化品牌。 ”曾振宇說,要從規劃方面入手,大規劃、大手筆,同時要把濟南獨有的文化名人、名士進行深度挖掘,讓濟南百姓和外地遊客能夠參與進來,親近和體驗。

張華松

濟南社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研究員

曲水流觴的核心是“風雅”

濟南是歷史文化名城,而明府城則是核心,濟南的文化悠久,我們保護的不夠,挖掘的不夠,我們要把濟南文化的東西“接續”上。

“古代的曲水流觴是個文化沙龍,文化名人彙集,吟詩飲酒,體現的最核心的內容是文化,我們也要抓住這最核心的東西,將現代的曲水流觴做的‘風雅’。”張華松說,希望明府城打造的曲水流觴要突出風雅二字,曲水流觴是詩文化和酒文化兩種文化的載體,我們要在此基礎上深度挖掘,打造濟南的詩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書畫文化。

牛國棟

濟南民俗專家、著名城市學者,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要把“曲水流觴”放大

曲水流觴是濟南名士文化、泉水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要打造濟南文化旅遊新名片要把“曲水流觴”放大,“從空間佈局以及文化定位上放大,空間佈局上要高端設計,文化定位上要做精細,內容設計要新穎,要提高老百姓的參與度,讓普通市民和遊客能夠感受到過去達官貴人能夠體驗的風雅,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

張進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當代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社會科學院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把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結合

泉水是濟南的獨特資源,泉文化是濟南獨有的特色文化。曲水流觴可以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要從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來做工作。

“首先要整體規劃,合理定位,所設計的內容要符合明府城和濟南的整體文化旅遊規劃,要做好產業對接,合理的引入商家。”張進說,要做好文化資源的整合、梳理以及深度挖掘。“文化旅遊的核心是文化,不要只看重物質層面的東西,也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內容,曲水流觴是雅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結合,要更好地讓百姓參與,要挖掘更加深度的文化內容。”

張繼平

濟南報業集團原專職編委,文史專家

打造曲水流觴要精益求精

“曲水流觴打造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是完全可以的,但關鍵是如何去做。”張繼平說,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堅持創新、精益求精。

“昨晚我們觀看了曲水流觴的演出,很震撼,只要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持之以恆的堅持創新,豐富節目內容,挖掘更多的濟南名士文化,相信曲水流觴一定能夠打造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張繼平說。

鄭連根

文史學者,作家

結合新時代做好新時期文化創新

曲水流觴如何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要看如何運作。鄭連根認為,古代的曲水流觴含義已經與現在不同,要結合新時代的文化,打造出體驗感極強的互動活動,讓老百姓能夠深度參與,玩好、體驗好的同時感受濟南泉水文化。

“濟南的歷史名人很多,發揚濟南文化並不是一味的復原、復古,要做好減法,結合現代人的想法,把握當今時代的特點,把適合新時代的文化挖掘好,發揚好,要注重體驗,做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結合。”

雍堅

濟南文史專家,《生活日報》城市新聞部主任

結合創意策劃做好曲水風貌整改

曲水是一種自然風貌,流觴是一種人文活動,二者結合起來形成的曲水流觴,就濟南而言,可以說,是一種古人的泉水遊樂實踐。雍堅說,有多位專家剛才都回答了曲水流觴如何成為濟南旅遊新名片,他主要談了曲水流觴怎樣成為濟南旅遊新名片。

濟南目前還有三塊的曲水風貌區域,一個區域在珍珠泉大院,水渠縱橫曲折。一個區域在王府池子至曲水亭街,王府池子的泉水向北穿牆過戶,先過起鳳橋街,再折向東流,至劉氏泉南側又折向北;還有一個區域在百花周東岸,舊時這裡有曲折的暗渠將北芙蓉泉、王八池子的泉水引入百花洲。近年來,這一片的改造中特意佈設了曲折的水道,未來,可對北芙蓉泉進行恢復美化,引出真正的泉水沿水渠曲折流淌。這三處曲水區域是恢復打造當代曲水流觴的家底,條件合適的時候,應該進行高規格規劃設計,使之更便於市民遊客親水戲水。如從起鳳橋街沿水渠邊可開闢一條遊覽通道,將藏在民居中的古樹小橋親水風貌對遊客開放。“做好了曲水風貌整改,再創意策劃一些市民樂於參與的現代曲水流觴活動,這一源自魏晉名士的活動定會成為當代濟南旅遊新名片。”

”曾振宇說,要從規劃方面入手,大規劃、大手筆,同時要把濟南獨有的文化名人、名士進行深度挖掘,讓濟南百姓和外地遊客能夠參與進來,親近和體驗。

張華松

濟南社科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研究員

曲水流觴的核心是“風雅”

濟南是歷史文化名城,而明府城則是核心,濟南的文化悠久,我們保護的不夠,挖掘的不夠,我們要把濟南文化的東西“接續”上。

“古代的曲水流觴是個文化沙龍,文化名人彙集,吟詩飲酒,體現的最核心的內容是文化,我們也要抓住這最核心的東西,將現代的曲水流觴做的‘風雅’。”張華松說,希望明府城打造的曲水流觴要突出風雅二字,曲水流觴是詩文化和酒文化兩種文化的載體,我們要在此基礎上深度挖掘,打造濟南的詩文化、酒文化、茶文化、書畫文化。

牛國棟

濟南民俗專家、著名城市學者,山東省旅遊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要把“曲水流觴”放大

曲水流觴是濟南名士文化、泉水文化、飲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融合,要打造濟南文化旅遊新名片要把“曲水流觴”放大,“從空間佈局以及文化定位上放大,空間佈局上要高端設計,文化定位上要做精細,內容設計要新穎,要提高老百姓的參與度,讓普通市民和遊客能夠感受到過去達官貴人能夠體驗的風雅,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參與。”

張進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當代宗教研究所副所長,山東社會科學院齊魯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把高雅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結合

泉水是濟南的獨特資源,泉文化是濟南獨有的特色文化。曲水流觴可以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要從文化創意產業方面來做工作。

“首先要整體規劃,合理定位,所設計的內容要符合明府城和濟南的整體文化旅遊規劃,要做好產業對接,合理的引入商家。”張進說,要做好文化資源的整合、梳理以及深度挖掘。“文化旅遊的核心是文化,不要只看重物質層面的東西,也要注重精神層面的內容,曲水流觴是雅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結合,要更好地讓百姓參與,要挖掘更加深度的文化內容。”

張繼平

濟南報業集團原專職編委,文史專家

打造曲水流觴要精益求精

“曲水流觴打造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是完全可以的,但關鍵是如何去做。”張繼平說,要腳踏實地、持之以恆、堅持創新、精益求精。

“昨晚我們觀看了曲水流觴的演出,很震撼,只要我們在這個基礎上持之以恆的堅持創新,豐富節目內容,挖掘更多的濟南名士文化,相信曲水流觴一定能夠打造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張繼平說。

鄭連根

文史學者,作家

結合新時代做好新時期文化創新

曲水流觴如何成為濟南文化旅遊的新名片要看如何運作。鄭連根認為,古代的曲水流觴含義已經與現在不同,要結合新時代的文化,打造出體驗感極強的互動活動,讓老百姓能夠深度參與,玩好、體驗好的同時感受濟南泉水文化。

“濟南的歷史名人很多,發揚濟南文化並不是一味的復原、復古,要做好減法,結合現代人的想法,把握當今時代的特點,把適合新時代的文化挖掘好,發揚好,要注重體驗,做好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結合。”

雍堅

濟南文史專家,《生活日報》城市新聞部主任

結合創意策劃做好曲水風貌整改

曲水是一種自然風貌,流觴是一種人文活動,二者結合起來形成的曲水流觴,就濟南而言,可以說,是一種古人的泉水遊樂實踐。雍堅說,有多位專家剛才都回答了曲水流觴如何成為濟南旅遊新名片,他主要談了曲水流觴怎樣成為濟南旅遊新名片。

濟南目前還有三塊的曲水風貌區域,一個區域在珍珠泉大院,水渠縱橫曲折。一個區域在王府池子至曲水亭街,王府池子的泉水向北穿牆過戶,先過起鳳橋街,再折向東流,至劉氏泉南側又折向北;還有一個區域在百花周東岸,舊時這裡有曲折的暗渠將北芙蓉泉、王八池子的泉水引入百花洲。近年來,這一片的改造中特意佈設了曲折的水道,未來,可對北芙蓉泉進行恢復美化,引出真正的泉水沿水渠曲折流淌。這三處曲水區域是恢復打造當代曲水流觴的家底,條件合適的時候,應該進行高規格規劃設計,使之更便於市民遊客親水戲水。如從起鳳橋街沿水渠邊可開闢一條遊覽通道,將藏在民居中的古樹小橋親水風貌對遊客開放。“做好了曲水風貌整改,再創意策劃一些市民樂於參與的現代曲水流觴活動,這一源自魏晉名士的活動定會成為當代濟南旅遊新名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