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葡萄省力化栽培技術,就是應該這樣搞

有人算過種葡萄的人工成本, 說僅葡萄疏果1項每公頃人工費用在3萬元左右,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一樣的?

由於葡萄種植屬於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

其全年用工量相當多, 隨著近幾年人工、農資等成本上漲較快, 葡萄生產成本逐年提高。 因此, 省力化葡萄栽培技術的普及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那就一起來瞭解一下。

一、栽植嫁接苗木

我國葡萄栽培除北部寒冷地區用山葡萄或貝達作砧木嫁接育苗外,

主要以扡插繁育自根苗。 近年來, 隨著歐美葡萄品種的引入, 葡萄根瘤蚜也隨之傳入我國。

歐亞種葡萄品種品質好, 但普遍不抗根瘤蚜, 於是出現了美洲葡萄砧木嫁接歐亞種葡萄的嫁接苗, 嫁接苗具有較強的抗性, 常用的砧木有5BB、SO4等。

二、安裝避雨棚

我國夏季多雨會造成病蟲害多發, 也易造成葡萄裂果, 因此安裝避雨棚可減緩病蟲害發生, 減少噴藥次數, 節省人力物力的投入。

葡萄定植後開始安裝避雨棚, 避雨棚採用東西向多拱相連, 每拱南北走向, 邊柱高2.8米, 中柱高2.5米, 材質為鍍鋅管, 地面以上留2米。

三、行間覆蓋園藝地布或生草

我國葡萄園區土壤管理仍以清耕為主, 這會極大浪費人工, 土壤營養流失。 現在通用的土壤管理為行間覆蓋園藝地布或行間生草, 可節省土壤耕翻和除草的用工成本, 降低葡萄園防病蟲害費用, 還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 增強抗性。

適用草種有三葉草和鼠茅草等, 其中鼠茅草是一種耐嚴寒而不耐高溫的草本綠肥植物。

為保證葡萄品質, 全園不用除草劑, 4月人工清除行間雜草後深翻, 然後採用撒播或條播方法播種草籽。

四、水肥一體化灌溉

傳統的灌溉和施肥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採用水肥一體化設備後, 能極大地提高肥料和水資源利用率。

1、安裝水肥一體化設備

葡萄園內安裝滴灌和噴灌設備及自動施肥設施, 整套系統包括:

①加壓系統:由水泵組成, 根據葡萄園面積計算應使用的水泵功率。

②過濾系統:由篩網式篩檢程式或疊片式篩檢程式組成。

③施肥系統:由水泵及文丘裡施肥器組成。

④輸水管道:由輸水主管道和滴管管道組成。 輸水管道分主管和支管, 主管為4寸PVC管, 埋入地下;支管為1寸PVC管, 埋入地下。 滴灌管直徑16毫米、壁厚1.0毫米以上。

⑤滴灌和噴灌終端噴頭。

2、滴灌和噴灌使用注意事項

滴灌和噴灌使用需注意以下幾個事項:

①灌溉施肥過程中需要注意及時清理篩檢程式和噴灌滴頭, 防止泥沙堵塞, 影響使用效果;

②當園區面積大、管道多時, 應分區灌溉, 否則水壓不夠, 出水過慢,效果不好;

③滴灌帶和輸水管道在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損壞,應及時維修;

④噴灌頭受熱脹冷縮影響,在入冬前會自動掉落到地面上,採用將噴灌頭與連接細水管用魚網線系緊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五、病蟲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

常規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噴施化學藥劑,在葡萄周年管理過程中一般會噴施8~10次藥,隨著人們對葡萄果實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倡在栽培過程中儘量少用化學藥劑,多採用物理、生物防治技術來防治病蟲害,這不僅可以減少噴藥次數,也可以減少果實上的農藥殘留。

常用的方法有:太陽能殺蟲燈、黑光燈、誘蟲帶、粘蟲板、銀灰色防蟲地膜、性誘劑(如利用保幼激素防治蚜蟲)、迷向絲等物理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天敵、人工釋放天敵,如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應用生物源農藥防治,如蘇雲金桿菌、苦參堿、糖醋液、乙蒜素等。

六、葡萄園機械化

果園機械化是今後生產的趨勢,機械化的採用將極大地減少人力成本。

目前葡萄園應用的主要機械包括小型拖機、小型旋耕機、割草機、機動噴霧器、葡萄剪枝機、葡萄施肥機等。

但是由於目前生產上葡萄園常用的架式和行距對機械的要求較高,使機械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棚架栽培園區中,無法使用葡萄剪枝機器,對於行距小於3米的園地,大部分拖拉機都無法正常進行操作等。

另外,葡萄每年1次的秋施有機肥對機械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小型開溝機開溝較淺,必須人工再次對施肥溝加深才能達到深度要求,而大型開溝設備因為架式問題無法進入園區行間開展工作,這方面急需農機人員進行專項研發。

根據多年管理經驗,認為在平地葡萄園中適宜使用的機械有小型旋耕機、電動噴霧打藥機和小型鏈式開溝機(可在施有機肥時使用,具開溝和回填功能)。另外,葡萄綁枝卡扣、葡萄綁枝機、驅鳥器(劑)等一系列小型工具,也成為省力化栽培不可或缺的一項。

總之,葡萄省力化栽培包含多方面操作技術,需要在生產實踐中再摸索,採用省力化技術,可改變葡萄栽培現狀,促進果業健康發展。

出水過慢,效果不好;

③滴灌帶和輸水管道在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損壞,應及時維修;

④噴灌頭受熱脹冷縮影響,在入冬前會自動掉落到地面上,採用將噴灌頭與連接細水管用魚網線系緊的方法,可以很好地解決此問題。

五、病蟲害物理和生物防治技術

常規病蟲害防治措施主要是噴施化學藥劑,在葡萄周年管理過程中一般會噴施8~10次藥,隨著人們對葡萄果實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提倡在栽培過程中儘量少用化學藥劑,多採用物理、生物防治技術來防治病蟲害,這不僅可以減少噴藥次數,也可以減少果實上的農藥殘留。

常用的方法有:太陽能殺蟲燈、黑光燈、誘蟲帶、粘蟲板、銀灰色防蟲地膜、性誘劑(如利用保幼激素防治蚜蟲)、迷向絲等物理防治措施;保護和利用天敵、人工釋放天敵,如利用赤眼蜂防治害蟲;應用生物源農藥防治,如蘇雲金桿菌、苦參堿、糖醋液、乙蒜素等。

六、葡萄園機械化

果園機械化是今後生產的趨勢,機械化的採用將極大地減少人力成本。

目前葡萄園應用的主要機械包括小型拖機、小型旋耕機、割草機、機動噴霧器、葡萄剪枝機、葡萄施肥機等。

但是由於目前生產上葡萄園常用的架式和行距對機械的要求較高,使機械的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如在棚架栽培園區中,無法使用葡萄剪枝機器,對於行距小於3米的園地,大部分拖拉機都無法正常進行操作等。

另外,葡萄每年1次的秋施有機肥對機械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般小型開溝機開溝較淺,必須人工再次對施肥溝加深才能達到深度要求,而大型開溝設備因為架式問題無法進入園區行間開展工作,這方面急需農機人員進行專項研發。

根據多年管理經驗,認為在平地葡萄園中適宜使用的機械有小型旋耕機、電動噴霧打藥機和小型鏈式開溝機(可在施有機肥時使用,具開溝和回填功能)。另外,葡萄綁枝卡扣、葡萄綁枝機、驅鳥器(劑)等一系列小型工具,也成為省力化栽培不可或缺的一項。

總之,葡萄省力化栽培包含多方面操作技術,需要在生產實踐中再摸索,採用省力化技術,可改變葡萄栽培現狀,促進果業健康發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