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華鎣:越線不返貧增收能致富

4月16日, 華鎣市祿市鎮姚家塝村產業基地裡, 勞作的村民不時發出陣陣談笑聲, 產業道路上賞花觀景的遊客絡繹不絕。

“今年村上還要利用政策資金, 繼續發展美麗產業, 壯大集體經濟。 ”該村第一書記代尚軍說, 姚家塝村2016年退出貧困村序列, 但享受的扶貧政策並未停止, 花卉基地就是該村聚焦產業長效扶貧的項目之一。

2014年以來, 華鎣市明確提出“三年脫貧、兩年鞏固、一年致富”工作目標, 全域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築牢脫貧根基。 截至2017年底, 華鎣市共實現25個貧困村退出、17417名貧困對象穩定脫貧。 今年, 在瞄準前方攻城拔寨的同時,

華鎣市全力實施兜底政策擴面工程、加大就業和產業扶持、加強動態監測預警, 持續鞏固17417名已脫貧老鄉、25個已退出貧困村的脫貧成果。

扶貧政策可持續, 確保脫貧戶不掉隊

2016年, 慶華鎮江華社區的居民張從碧終於摘掉了“窮帽”。 但脫貧後的張從碧依然憂心忡忡, 小孫女患有心臟病, 常年需要治療, 醫療費用無疑是一筆巨大開支, “光是去年, 給娃娃看病就花了27萬多元, 幸虧各類政策補償報銷了22萬多, 承擔了大部分支出, 否則這個‘窮帽子’, 肯定還得撿回來。 ”

張從碧的擔心不無道理。 資料顯示, 2016年, 我國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戶在所有貧困戶裡的占比達44.1%。 “華鎣市因病、因殘致貧比例更高, 達到了73%, 是脫貧奔康最難啃的硬骨頭。

”華鎣市扶貧移民局副局長唐協建表示, 今年扶貧工作的首要任務, 就是避免已脫貧戶因病、因殘返貧。

為保障貧困戶順利就醫, 該市全面落實“十免四補助”“八個100%”等政策, 織密基本醫療保險、醫療保險特殊補償、衛生扶貧基金救助、特困幫扶等七道醫療保障網, 將已脫貧對象一併納入醫療保障範圍, 貧困患者在縣域內定點醫療機構治療, 政策範圍內的住院費用實現全額報銷, 住院費用和慢性病維持治療門診費用個人支付比例為4.2%, 遠低於10%的省定標準。 據統計, 去年華鎣市累計兌現醫療幫扶資金2360萬余元, 惠及7576人次。 同時, 在脫貧攻堅期間, 該市充分保障各已脫貧戶繼續享受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社會扶貧、就業支持、補充保險等多項扶貧政策,

穩步推進脫貧村、脫貧戶的過渡建設, 確保脫貧不返貧。

此外, 為防止臨界困難戶因突發事件致貧, 今年該市將實施兜底政策擴面工程, 堅持應保盡保, 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全部納入農村五保、低保物件, 建立健全五保、低保供養金自然增長機制。 對暫時出現生活困難的群眾, 按照相關臨時生活救助標準及時救助, 確保“不愁吃、不愁穿”。 綜合運用民政醫療救助、特困幫扶等措施, 切實減輕非建檔立卡困難群眾就醫負擔, 防止因病致貧現象發生。

扶持就業和產業, 拓寬脫貧戶致富門路

脫貧後如何持續增收?穩定就業和發展產業是關鍵。 華鎣市依託當地快速發展的電子資訊產業, 根據電子產品部分零件可分散加工的特點,

探索出開設代加工點的就業扶貧新模式。

“自從車間建到了村裡, 我們在照顧家庭之餘, 還能務工掙錢, 真是太方便了。 ”位於華鎣市慶華鎮鴿籠山村的華鎣山領創電子代加工點, 村民周興玉和10余名村民正在繞線機上工作。 代加工點由企業提供設備和加工零件, 村民在此完成小型變壓器等電子產品部分配件的前端工序。 領創電子生產主管何建勇介紹, 針對殘疾貧困戶、留守貧困戶創收困難的問題, 公司打破傳統工廠務工模式, 創新扶貧助困新機制, 將扶貧車間辦到貧困村裡, 對有發展意願的貧困群眾進行培訓上崗, 在家門口務工掙錢。

華鎣市鼓勵企業、種養大戶、農民專合組織等吸收精准扶貧對象就業,

規定吸納10名以上貧困群眾的企業可掛“就業扶貧車間”牌子, 政府給予企業一次性資金獎勵和就業補貼等激勵政策。

去年, 華鎣市瑞祥塑膠製品有限公司為16名精准扶貧戶提供工作崗位, 每人月均工資超過2000元。 明月鎮的張大華便是受益貧困戶之一。 由於他雙腿行動不便, 無固定經濟來源, 經幫扶部門介紹, 他成為瑞祥公司的一名質檢員, 生活從此有了保障。

“我們堅持以穩定就業和發展產業為抓手, 啟動貧困戶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 拓寬他們的致富門路, 實現長效脫貧。 ”唐協建介紹, 華鎣市堅持把工資性收入作為貧困對象脫貧最穩定的增收管道, 採取“市內定點培訓+市外委託培訓”方式, 説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物件至少掌握1門致富技能。

與此同時,鼓勵企業探索“扶貧車間代加工服務”模式,成功打造瑞祥塑膠製品、華金潤集團兩大就業扶貧基地,帶動8個鄉鎮(街道)186戶貧困家庭實現居家就業。該市還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結構佈局,在加強25個貧困村產業基地後續管理的基礎上,加快非貧困村產業發展,確保每個鄉鎮至少發展兩個非貧困村特色產業,並建立健全產業基地與農戶的利益連結機制,以此帶動農民增收。另外,華鎣市堅持因事設崗和“新開發”原則,開發保綠保潔、留守兒童看護等村級公益性崗位764個,生態護林員崗位90個,全部用於安置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對象人均月工資增收400元。

加強動態監測預警,嚴防“剛越線又返貧”

“老劉,最近生活有沒有困難,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4月16日一大早,幫扶責任人王軍來到明月鎮白鶴咀村2組劉召全家,瞭解其脫貧後的生產生活情況,並將瞭解到的資訊,如實填寫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情況監測卡”上,包括家庭人口、收入、醫療、教育、住房等十項內容。

“幫扶幹部除了幫扶聯繫貧困戶,每個季度還會與貧困戶作一次深入交流摸底,對已脫貧戶開展回頭看。”唐協建說,該市將脫貧戶分為一般貧困戶、重點檢測戶、返貧預警戶三大類,引入“互聯網+扶貧”模式,充分運用省脫貧攻堅APP、華鎣扶貧APP、貧困村一屏顯等資訊平臺,由幫扶責任人、鎮村幹部每季度對已脫貧戶和其他困難群眾家庭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同步建立預警幫扶台賬。根據監測情況,一旦發現已脫貧戶或困難群眾有返貧風險,幫扶責任人將與鎮村幹部一起,幫助他們量身訂制幫扶措施,確保不返貧不致貧。

據唐協建介紹,華鎣市還從動態監測入手,健全完善貧困戶動態化資訊管理系統,分類建立動態管理台賬,確保全面及時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情況,科學評估檢測脫貧成效。對已“銷號”村、已脫貧人口跟蹤監測,強化已脫貧戶、貧困邊緣戶後續幫扶,以防止“剛越線又返貧”現象發生。( 邱海鷹 記者 劉秦君)

説明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物件至少掌握1門致富技能。

與此同時,鼓勵企業探索“扶貧車間代加工服務”模式,成功打造瑞祥塑膠製品、華金潤集團兩大就業扶貧基地,帶動8個鄉鎮(街道)186戶貧困家庭實現居家就業。該市還結合農業產業發展結構佈局,在加強25個貧困村產業基地後續管理的基礎上,加快非貧困村產業發展,確保每個鄉鎮至少發展兩個非貧困村特色產業,並建立健全產業基地與農戶的利益連結機制,以此帶動農民增收。另外,華鎣市堅持因事設崗和“新開發”原則,開發保綠保潔、留守兒童看護等村級公益性崗位764個,生態護林員崗位90個,全部用於安置貧困人口就業,帶動貧困對象人均月工資增收400元。

加強動態監測預警,嚴防“剛越線又返貧”

“老劉,最近生活有沒有困難,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4月16日一大早,幫扶責任人王軍來到明月鎮白鶴咀村2組劉召全家,瞭解其脫貧後的生產生活情況,並將瞭解到的資訊,如實填寫在“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情況監測卡”上,包括家庭人口、收入、醫療、教育、住房等十項內容。

“幫扶幹部除了幫扶聯繫貧困戶,每個季度還會與貧困戶作一次深入交流摸底,對已脫貧戶開展回頭看。”唐協建說,該市將脫貧戶分為一般貧困戶、重點檢測戶、返貧預警戶三大類,引入“互聯網+扶貧”模式,充分運用省脫貧攻堅APP、華鎣扶貧APP、貧困村一屏顯等資訊平臺,由幫扶責任人、鎮村幹部每季度對已脫貧戶和其他困難群眾家庭收入、“兩不愁三保障”等情況進行全面監測,同步建立預警幫扶台賬。根據監測情況,一旦發現已脫貧戶或困難群眾有返貧風險,幫扶責任人將與鎮村幹部一起,幫助他們量身訂制幫扶措施,確保不返貧不致貧。

據唐協建介紹,華鎣市還從動態監測入手,健全完善貧困戶動態化資訊管理系統,分類建立動態管理台賬,確保全面及時掌握貧困村、貧困戶發展情況,科學評估檢測脫貧成效。對已“銷號”村、已脫貧人口跟蹤監測,強化已脫貧戶、貧困邊緣戶後續幫扶,以防止“剛越線又返貧”現象發生。( 邱海鷹 記者 劉秦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