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口瓊山雲嶺村開展“承包地返租”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南海網、南海網用戶端海口4月19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莊曉珊 通訊員莊彩群 林先鋒)三角梅香飄雲嶺, 近日, 記者在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嶺村委會看到, 紅豔豔的三角梅在枝頭怒放, 村民在三角梅基地勤快地勞作著。

據瞭解, 海口市瓊山區雲龍鎮雲嶺村突破制約農村發展“瓶頸”, 探索“公司+村委會+幫扶戶”模式, 牽頭開展“承包地返租”整合資源, 以土地資源投入與海口高新區合作建設三角梅基地, 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破殼”, 打通強村富民新路子。

在雲嶺村建立的三角梅扶貧種植示範基地。 通訊員龍泉 攝

據介紹, 雲嶺村將農戶手中分散的荒置土地, 最終有效整合40畝的集體土地, 統一回收轉包給有經驗有經濟實力的公司、合作社, 並將租金分配到農戶手中。

另一方面, 作為雲龍鎮扶貧掛點單位的海口市高新區, 結合當地村民實際, 策劃以政府主導、農民供地、村委會管理、專家培訓、公司回購的方式形成“鏈條式”幫扶路徑。

期間, 在雲龍鎮雲嶺村規劃了2畝地建立三角梅扶貧種植示範基地, 由企業提供1000株120釐米高三角梅樹苗以及技術支援, 由幫扶戶進行種植和管理, 當樹苗達到高160-170釐米等規格後, 再由企業負責回收。 收入的三分之二用於幫助當地幫扶戶, 三分之一用於發展村公益事業。

在位於雲嶺村的三角梅扶貧種植示範基地內, 三角梅正吐露芬芳。 通訊員龍泉 攝

此外, 雲龍鎮委還組織邀請科研工作者到雲嶺村對建檔立卡的幫扶戶進行技術培訓, 推廣三角梅種植實用致富技術。 充分借助脫貧致富電視夜校的平臺, 建立“五個一”扶貧機制、構建“政府+社會+志願者”三位一體模式, 增加村級集體收益的基礎上, 不斷提高村民種植技術水準, 扶心扶志扶智。

在雲嶺村建立的三角梅扶貧種植示範基地。 通訊員龍泉 攝

據雲嶺村黨支部書記馮詩雄介紹, 雲嶺村通過“承包地返租”, 2017年共獲得三角梅基地協助管費用、20%基地專案分紅在內共計11.8萬元集體經濟收入。 其中幫扶戶以分紅、扶醫、扶學的形式獲得8.5萬元, 剩餘部分作為村集體收入, 用於村集體日常工作支出及發展其他集體經濟專案的工作經費, 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服務功能, 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為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改善人民生活發揮積極作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