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崆峒區:把“綠色追求”融進血液

4月8日, 崆峒區北部原區草峰鎮張寨村, 溝、峁、梁上, 層林漸綠, 生機勃勃。 各類常青樹、經濟林還有中藥材, 有的正在發芽, 有的葉片已似小孩手掌般大。 望著連綿起伏的山谷, 看著茁壯成長的樹苗, 賀廣榮心理充滿自豪。 村裡人都說, 賀廣榮人品好, 心地善良, 能吃苦, 他是個“樹癡”, 愛樹如命。

2013年, 50歲的賀廣榮懷揣希望和夢想, 多方籌資1300多萬元, 在張寨、餘寨、蟠龍3村流轉荒山和撂荒地5600多畝, 撲下身子平地、修田、挖育林坑, 起早貪黑, 沒日沒夜。 當時好多人說:“老賀瘋了, 在這荒山野嶺能幹出啥名堂。 ”還有朋友勸賀廣榮:“要幹就幹些投資少,

見效快的事。 植樹週期長、見效慢, 錢都給別人付了工錢, 一年又一年, 啥時候才能把本錢賺回來。 ”聽到這些話, 賀廣榮只是憨厚地一笑。 他心裡有主意:“以後會越來越好!”5年來, 賀廣榮不忘初心, 用生命植樹播綠, 衣帶漸寬終不悔, 只為讓自己的諾言擲地有聲。 如今在賀廣榮流轉的荒山、撂荒地上, 已經形成了松樹、山桃、刺槐、核桃、柳樹等成片成規模的綠化林和經濟林帶。 有了林, 老賀又一門心思發展林下養殖, 針對不同樹種和林下資源, 老賀分別養殖了鴕鳥、山雞、火雞等, 打破傳統單一的種植和養殖方式, 打造特色鮮明, 種養結合, 立體發展, 效益互補的發展模式。

“習總書記說, 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我覺得,

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 讓荒山‘穿’上綠裝不僅僅是我個人的夢想, 也是老百姓共同的夢想。 ”賀廣榮這樣說。

“我承包(流轉)張寨村北楊澗社的荒山和撂荒地2300畝, 為當地群眾就地流轉土地增加了收入, 群眾在家門口務工也有錢賺。 ”賀廣榮告訴記者。

眼下, 在張寨、餘寨、蟠龍3個村, 有150名農民常年在老賀的平涼潘楊澗農林科技有限公司打工, 從事植樹、護林和養殖業管理等工作, 其中貧困戶30多人, 除流轉土地收入外, 他們在家門口打工一年收入最高的2.2萬元, 最少的也在1萬多元。

一份耕耘, 一份收穫, 生活從不會辜負努力付出的人, 2016年, 賀廣榮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綠化獎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