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徐揚生院士:大學的責任首先是培養有情懷、有學養的人

日前, 中國教育線上《大學校長訪談錄》欄目專訪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院士, 就其如何定義和詮釋“校長”這一角色?港中大(深圳)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徐揚生, 自2013年8月起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創校校長。 自1997年起在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及自動化與電腦輔助工程學教授。 畢業于浙江大學(學士、碩士)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 長期從事機器人及智慧控制工程研究。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IEEE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以及香港工程科學院院士。

中國教育線上:您是77年考入浙江大學機械系的, 89年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 之後一段時間在美國做人工智慧研究, 目前是我國自動化與電腦工程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您當初是如何與人工智慧、機器人結緣的?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人工智慧嗎?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應該如何改變才能應對新形勢?

徐校長:作為恢復高考後的首屆(77級)大學生, 我本科就讀于浙江大學機械系, 之後在美國繼續深造期間, 我陸續接觸到了電子、資訊、控制、辨識、機器人以及電腦等方面的課程。 從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大學博士畢業以後, 我進入到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機器人研究所, 主要做空間機器人方面的研究。 我一直比較喜歡自動化機器人方面的研究, 這屬於一個綜合學科, 此學科對整個世界的高新技術起到了引領作用。

現在的人工智慧看上去熱門和時髦, 然而在三十年前, 並沒有很多人對人工智慧感興趣, 不過大家也相信, 人工智慧代表了科技的未來。

現如今, 隨著大資料的發達和網路的興盛, 人工智慧越來越成為一種現實。

我認為人工智慧時代的教育非常重要, 因為人工智慧一旦普及的話, 它將對整個世界做出改變。 前段時間穀歌圍棋人工智慧Alphago戰勝李世石, 人機圍棋大戰最終以機器的完勝結束就說明了人工智慧的厲害之處。 其實多年前我們就已經料想到會是這樣的結局, 因為機器人或者說人工智慧強項在於記憶、邏輯以及判決。 人工智慧的精准和快速是人類無法比擬的, 那麼人厲害的地方在哪裡?

我認為人厲害之處在於直覺、感情、想像以及創造方面。 從教育的角度而言, 我們是否能夠幫學生強項的地方發揮出來?以高考為例,

高考主要就是考察記憶、邏輯等這些人類比較弱項的東西。 但是人的記憶都是有限的, 比如老師問學生, 至今為止你所有認識人的總和大概是多少?我的調查結果是大概一千人以下, 但是也有超過千人規模的, 到達五千人就是非常多了, 但是實驗室那些機器人認識的人可能是五萬、十萬都是很容易的事情。

中國教育線上:1997年您辭去美國在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工作, 來到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應該算是一次很大的轉型, 是什麼原因促使了您做出了這樣的決定?畢竟, 就您從事的研究領域而言, 美國方面無疑是最先進的。

徐校長:1997年我來到香港, 當時主要基於香港是一個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這樣一個考慮, 我個人比較喜歡這樣的環境。

此外, 我覺得在香港可以更多地跟國內開展一些合作, 從連接方面, 我們從無到有,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 我幫助國內一些高新技術領域做出一些小的貢獻。

中國教育線上:2013年對於您和港中大(深圳)都極具意義, 該年3月港中大與深圳市政府達成協議, 正式組建港中大(深圳),同年7月您正式擔任港中大(深圳)首任校長。一所新的高校、一個新的角色,是什麼原因促使了您接受了這樣的挑戰?對於這所新的高校您報以了怎樣的願景?

徐校長:在港中大(深圳)擔任校長之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做副校長,2013年8月份開始,我正式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首任校長,這是一所新的學校,我們希望繼承香港中文大學的傳統,融合中西方特色,真正要辦一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

因此,學校願景上體現了三條,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二是它是一所國際化大學,第三則是一所研究性大學。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基地,科技創新具備天然的區域優勢,因此我們想把港中大(深圳)發展成這樣的學校。

中國教育線上:在擔任港中大(深圳)校長這幾年來,您遇到最大的困難與挑戰是什麼?您如何定義和詮釋“校長”這一角色?它與一所大學中另外兩個主要角色“教師”、“學生”有何區別?您心目中,港中大(深圳)的教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形象?

徐校長:挑戰來自於香港與深圳的文化不同,我們既要結合香港的文化也要考慮深圳的創新要素,因此文化方面需要相互協調。

在港中大(深圳),學生始終放在第一位,老師第二,校長第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規矩都按照這個思路,但正是這樣,我認為才可以辦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主要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以我們本科生教育為例,學校非常強調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育,我們將學校最好的老師和資源都傾斜給了本科生低年級教育裡。學校初創時期,本科生的教學品質、學生品質以及師資品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我近幾年較為重視和強調的地方。

對於學生的培養理念,我會跟學生強調三個方面。第一個稱為學貫中西,因為這是一個有香港傳統的學校,是國際化大學,學生一定要有國際視野。學生不僅要跟香港聯繫,還要跟目前已經與港中大(深圳)簽約的64所世界知名大學都要有很好的交流,學生可以在那裡上課、考試和升學。通過這種交流,學生會懂得世界的前沿在哪裡,世界的頂端在哪裡。

第二,我們希望學校是一個匯通古今的地方。要讓學生知道學校的傳統、學校的歷史以及學校的文化,這樣學生今後才能走的更遠。

最後,學校非常強調文理融合。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是一個文理融合、有情懷的學生。即使畢業以後做工程師也好、做醫生也好、做銀行家也好,首先是作為一個人,如果做人都做不清楚,還能做好別的職業嗎?

中國教育線上:十三五以來,國家從頂層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中國製造2025”計畫等國家重大戰略專案和重大科技工程,地處國際創新中心的港中大(深圳)將如何參與其中?對於您和學校來說,接下來將圍繞哪些重點方面展開?

徐校長:那麼談到大學的責任在哪裡?我認為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人,不僅僅是培養專才,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一個有情懷的人、有學養的人。

其次,考慮到我們學校地處創新中心深圳,我們也會進一步在創新的大背景下加強世界級科研團隊和平臺的搭建。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非常重視在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對研究型人才梯隊加以培育和支持。目前,學校在學學生中已經有研究生(碩士和博士)400多名,他們也為學校的科研工作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比如說在大資料與資料科學、新能源以及能源管理,又比如在現代金融、金融科技,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環境保護、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學校剛剛建立了三個以諾貝爾獎獲得者命名的研究院,這三個研究院建立起來以後,對整個全校,尤其對生物醫學工程,包括製藥、計算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學校還建立了機器人與智慧製造研究院、大資料研究院、高等金融研究院,等研究平臺全面建立起來以後,對深圳的經濟帶動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同時對打造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為研究型大學也將奠定堅實的基礎。

正式組建港中大(深圳),同年7月您正式擔任港中大(深圳)首任校長。一所新的高校、一個新的角色,是什麼原因促使了您接受了這樣的挑戰?對於這所新的高校您報以了怎樣的願景?

徐校長:在港中大(深圳)擔任校長之前,我在香港中文大學做副校長,2013年8月份開始,我正式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的首任校長,這是一所新的學校,我們希望繼承香港中文大學的傳統,融合中西方特色,真正要辦一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國際化的研究型大學。

因此,學校願景上體現了三條,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者,二是它是一所國際化大學,第三則是一所研究性大學。深圳作為改革開放的基地,科技創新具備天然的區域優勢,因此我們想把港中大(深圳)發展成這樣的學校。

中國教育線上:在擔任港中大(深圳)校長這幾年來,您遇到最大的困難與挑戰是什麼?您如何定義和詮釋“校長”這一角色?它與一所大學中另外兩個主要角色“教師”、“學生”有何區別?您心目中,港中大(深圳)的教師和學生應該是怎樣的形象?

徐校長:挑戰來自於香港與深圳的文化不同,我們既要結合香港的文化也要考慮深圳的創新要素,因此文化方面需要相互協調。

在港中大(深圳),學生始終放在第一位,老師第二,校長第三,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規矩都按照這個思路,但正是這樣,我認為才可以辦成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校,主要還是要落實在行動上,以我們本科生教育為例,學校非常強調本科一年級和二年級的教育,我們將學校最好的老師和資源都傾斜給了本科生低年級教育裡。學校初創時期,本科生的教學品質、學生品質以及師資品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這也是我近幾年較為重視和強調的地方。

對於學生的培養理念,我會跟學生強調三個方面。第一個稱為學貫中西,因為這是一個有香港傳統的學校,是國際化大學,學生一定要有國際視野。學生不僅要跟香港聯繫,還要跟目前已經與港中大(深圳)簽約的64所世界知名大學都要有很好的交流,學生可以在那裡上課、考試和升學。通過這種交流,學生會懂得世界的前沿在哪裡,世界的頂端在哪裡。

第二,我們希望學校是一個匯通古今的地方。要讓學生知道學校的傳統、學校的歷史以及學校的文化,這樣學生今後才能走的更遠。

最後,學校非常強調文理融合。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是一個文理融合、有情懷的學生。即使畢業以後做工程師也好、做醫生也好、做銀行家也好,首先是作為一個人,如果做人都做不清楚,還能做好別的職業嗎?

中國教育線上:十三五以來,國家從頂層推動高校“雙一流”建設、“中國製造2025”計畫等國家重大戰略專案和重大科技工程,地處國際創新中心的港中大(深圳)將如何參與其中?對於您和學校來說,接下來將圍繞哪些重點方面展開?

徐校長:那麼談到大學的責任在哪裡?我認為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培養人,不僅僅是培養專才,更重要的是培養一個人,一個有情懷的人、有學養的人。

其次,考慮到我們學校地處創新中心深圳,我們也會進一步在創新的大背景下加強世界級科研團隊和平臺的搭建。作為研究型大學,學校非常重視在開展科學研究的同時,對研究型人才梯隊加以培育和支持。目前,學校在學學生中已經有研究生(碩士和博士)400多名,他們也為學校的科研工作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比如說在大資料與資料科學、新能源以及能源管理,又比如在現代金融、金融科技,在人工智慧、機器人,在環境保護、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學校剛剛建立了三個以諾貝爾獎獲得者命名的研究院,這三個研究院建立起來以後,對整個全校,尤其對生物醫學工程,包括製藥、計算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此外,學校還建立了機器人與智慧製造研究院、大資料研究院、高等金融研究院,等研究平臺全面建立起來以後,對深圳的經濟帶動作用也是比較明顯的,同時對打造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成為研究型大學也將奠定堅實的基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