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些眾籌出國的留學生,後來怎麼樣了?

有人因為家庭條件優越, 有人因為父母嘔心瀝血, 也有人變賣了房產, 有人為了出國考慮當小三, 還有一類人是我們今天要說的, 這類人出國憑藉的是大家的幫助, 款項來自於眾籌, 比如youtube的一位up主Emma Peng!

為了能夠支付高昂的學費她發了一個眾籌視頻, 希望通過粉絲的力量幫助自己圓夢~

粉絲相信了她, 慷慨相助, 結果呢?

Emma Peng的室友這樣爆料:

Emma Peng家境並不富裕, 父母為了能夠供她出國變賣了房產, 但是這筆錢並不能夠完全支付國外的開銷, 所以她發了一個眾籌視頻, 當時我對她很欽佩, 覺得她就像視頻裡說的那樣, 的確自己努力去工作了, 但是因為金額有限才求助粉絲~

但和她當過室友之後我發現這一切都是謊言...

所謂的弗洛裡達上學是假的, 她不過是註冊了網路課程, 為了不去學校, 空出來的時間她的生活裡面基本都是泡吧、參加轟趴、夜店狂嗨、買奢侈品和高檔化妝品...

為了能夠節省開銷她交了一個來自于阿拉巴馬的男朋友~和這個人同居不用支付房租每個月還能拿到一筆生活費...

但是呢, 她和這個男友更多的像是金錢交易並不是出於真愛~她經常抱怨自己過得很不自由, 實際上她總是以各種理由出去獵豔美國小哥哥...

最後爆料人表示2017年9月份Emma回弗洛裡達參加考試, 借住在自己家裡不僅不攤房租, 甚至連生活費都一分不花...

(來源於豆瓣)

當爆料發出後, 大家震驚了, Emma自信陽光的人設徹底崩塌, 有網友表示, Emma的行為和乞討有什麼區別?利用粉絲的同情心籌措了一大筆款項, 給她捐款的粉絲大多都是年輕人, 本身就還在接受者父母的資助並沒有穩定工作和收入來源, 他們相信Emma想要幫助她, 結果呢...

Emma勤工儉學了嗎?沒有。

為了生活努力工作了嗎?沒有。

承諾這筆款項如何償還了嗎?也沒有。

不僅如此, 買奢侈品, 夜店, 旅遊, 看演唱會...

這筆眾籌來的款項更多的好像是被用作了揮霍...

當越來越多粉絲質疑她為什麼不申請助學貸款或者不去工作賺錢時,

她最開始是關閉了評論, 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樣子...

直到罵聲越來越多時, 她不得已選擇了道歉...

雖然道歉了, 但是她改變了嗎?

並沒有...依然過著奢侈放縱的生活..

花著來自于粉絲的錢, 心安理得的過著拜金的生活~怪不得招來幾百萬人在網路上狂罵。

而跟Emma Peng有類似經歷的還有一位“斯坦福學姐”。

相信大家也都聽說過這個名字賴燕婷, 是浙江大學德語專業大三的學生, 為了去斯坦福留學利用各種手段眾籌了3.5萬~

結果到了美國之後, 她的態度來了一個180度大轉變, 發佈了這樣一條資訊:“越在國外,越意識到不在浙江大學念書是多麼幸運。”

她出國的錢來自於浙大師生的慷慨解囊...這麼說良心不會痛嗎?

不僅如此,當網友扒出了她朋友圈的各種資訊時,所有曾經捐款的人都感覺自己被騙了!

旅遊、國際旅遊、捐款者捐錢是幫她圓夢,結果圓的卻是一個旅遊夢!

後來她甚至用自己的經歷辦起了講座,名字就叫“如何成功眾籌”,將自己賣慘騙錢的方式做成了教學...這種精神著實讓人“敬佩”啊~

他,不是另一個Emma

看完了上面兩個例子大家可能對於眾籌出國的學生直接打上了騙子的標籤吧?

但我們要說的是,雖然眾籌裡面有騙子,但也有真正為了圓學習夢想,懂得感恩的人存在,比如鄧林傑。

2015年鄧林傑眾籌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行為被形容為求學“賣了”自己,很多人覺得他一定是個騙子,但也有200個網友相信了他,為他籌措了60萬的助學基金。

和前兩個例子剛好相反,這筆錢到手之後,鄧林傑沒有去揮霍,沒有絲毫的浪費,在紐約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他把每天的消費控制在10美金以下,在繁忙課業的壓力下,他還去街頭賣藝,在黑人小哥哥砸場子搗亂搶錢的威脅下,他沒有放棄,為所有紐約人展示書法,10美金一張!

這麼拼就是為了儘快將60萬的鉅款償還,不僅要償還,而且是償還120%,就如同他當初承諾的一樣!

隨著對當地社會的不斷瞭解,他開了一家書法作品網站,從此告別了街頭賣藝的辛苦。

收入穩定之後,鄧林傑將每位元資助人按照資訊備註成“xx 金額,來自XX”,一旦還清就改為“xx 來自XX,還清”。

這樣不辭辛勞的拼了幾年時間,他還清了大部分的款項,2017年5月順利的從紐約視覺藝術學校畢業。

他感歎道:每天過得和狗一樣辛苦,吃著最便宜的食物,不敢浪費哪怕一毛錢,但我卻十分開心,笑的特別燦爛,真心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2017年12 月,鄧林傑發表聲明:

過去兩年間我已分期向資助人歸還借款連本帶息總共571191.6元。但由於在還款的過程中,出現有些朋友聯繫不到,或者聯繫方式失效的情況,目前有24007元借款無法向資助人安全歸還。

當還清最後一位資助人的欠款時,鄧林傑開始流淚,這一刻終於到了。“我贏了!”

......

其實,就像開篇說的那樣,圓出國夢的方法很多,有些人將出國視為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有些人則把出國當做了享樂...

對那些只把出國當享樂的人真誠的說一句:請不要侮辱我們的留學夢!

發佈了這樣一條資訊:“越在國外,越意識到不在浙江大學念書是多麼幸運。”

她出國的錢來自於浙大師生的慷慨解囊...這麼說良心不會痛嗎?

不僅如此,當網友扒出了她朋友圈的各種資訊時,所有曾經捐款的人都感覺自己被騙了!

旅遊、國際旅遊、捐款者捐錢是幫她圓夢,結果圓的卻是一個旅遊夢!

後來她甚至用自己的經歷辦起了講座,名字就叫“如何成功眾籌”,將自己賣慘騙錢的方式做成了教學...這種精神著實讓人“敬佩”啊~

他,不是另一個Emma

看完了上面兩個例子大家可能對於眾籌出國的學生直接打上了騙子的標籤吧?

但我們要說的是,雖然眾籌裡面有騙子,但也有真正為了圓學習夢想,懂得感恩的人存在,比如鄧林傑。

2015年鄧林傑眾籌去紐約視覺藝術學院行為被形容為求學“賣了”自己,很多人覺得他一定是個騙子,但也有200個網友相信了他,為他籌措了60萬的助學基金。

和前兩個例子剛好相反,這筆錢到手之後,鄧林傑沒有去揮霍,沒有絲毫的浪費,在紐約這樣寸土寸金的地方,他把每天的消費控制在10美金以下,在繁忙課業的壓力下,他還去街頭賣藝,在黑人小哥哥砸場子搗亂搶錢的威脅下,他沒有放棄,為所有紐約人展示書法,10美金一張!

這麼拼就是為了儘快將60萬的鉅款償還,不僅要償還,而且是償還120%,就如同他當初承諾的一樣!

隨著對當地社會的不斷瞭解,他開了一家書法作品網站,從此告別了街頭賣藝的辛苦。

收入穩定之後,鄧林傑將每位元資助人按照資訊備註成“xx 金額,來自XX”,一旦還清就改為“xx 來自XX,還清”。

這樣不辭辛勞的拼了幾年時間,他還清了大部分的款項,2017年5月順利的從紐約視覺藝術學校畢業。

他感歎道:每天過得和狗一樣辛苦,吃著最便宜的食物,不敢浪費哪怕一毛錢,但我卻十分開心,笑的特別燦爛,真心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謝謝你們。

2017年12 月,鄧林傑發表聲明:

過去兩年間我已分期向資助人歸還借款連本帶息總共571191.6元。但由於在還款的過程中,出現有些朋友聯繫不到,或者聯繫方式失效的情況,目前有24007元借款無法向資助人安全歸還。

當還清最後一位資助人的欠款時,鄧林傑開始流淚,這一刻終於到了。“我贏了!”

......

其實,就像開篇說的那樣,圓出國夢的方法很多,有些人將出國視為提升自己的重要途徑,有些人則把出國當做了享樂...

對那些只把出國當享樂的人真誠的說一句:請不要侮辱我們的留學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