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職場女性生孩子,到底什麼時候才是最佳時機?

上週末上完秋葉私房課, 正好和一個小夥伴阿羅同個航班回成都。

媽媽們湊在一起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阿羅和我一樣都曾經“北漂”過, 都曾是女強人, 都是為了孩子才回到了成都。

阿羅放棄了“安逸”的電視臺工作, 自己創立了一個團隊做高端律師經紀人。

“生孩子真的會改變一個女人一生路徑啊, 剛結婚的前幾年只想拼事業, 超過30歲後改主意又想生孩子了, 生下來才發現帶孩子更耗精力, 不得不暫停了一段時間的工作, 現在一切重新開始~”

阿羅感歎著。

“是啊, 我如果不是因為那麼早意外懷孕生孩子,

估計現在我還沒離開北京呢~不過, 現在就是最好的狀態, 也不後悔。 我們的人生不是按每一年來計算, 而是每一個十年計算……。 ”

我斜靠在飛機的椅背上, 喃喃的說。

“是的, 日子還長呢, 我們還有機會。 ”

阿羅也會心的笑了。

替換高清大圖

這段時間也接到很多的來詢和提問:職場女性,

到底什麼時候生孩子最合適?

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的答案, 但是:你的事業、儲蓄、年齡都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

我自己是意外懷孕, 並沒有為做媽媽進行萬全的準備。

我的職業發展曾經被中斷, 最初的夢想也被暫時擱置。

所以我更希望還沒有做媽媽的女人們, 甚至打算要生二胎的職場媽媽們。

能夠提前做好計畫儲備, 能更好的迎接這一天的到來。

一、需要重點考慮因素

1、關於事業:努力工作, 奠定基礎。

在剛畢業之後, 到生育前這段時間, 好好利用來奠定自己的事業基礎。

生孩子往往會成為我們生活的分水嶺。

做媽媽之後, 女性會面對更多的壓力, 承擔更多的責任。

可以投入到事業中的時間會變得相對較少,

時間也會變得比較碎片化, 這是不能回避的事實。

生孩子之前奠定良好事業基礎包括:

1)職場積累不僅僅限於事務性工作, 專業技能要具備一定的高度。

獨立做過大項目、獨立跟過大客戶、獨立帶過團隊……這些都是你職業累積的表現。

即使離開職場一段時間, 事業也不至於受到太大的影響, 自己也比較容易回歸。

我很慶倖, 即使生了孩子之後, 每次換新工作, 都很順利。

想去的公司都能進得去, 也許都是得益於最初大公司的大項目經歷和帶團隊的經驗。

職場中積攢了一定的人脈, 你的能力也得到了重要人物的認可。

你工作過的公司領導認可你的能力, 同事對你評價好, 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人脈越廣,

生了孩子後越容易找到合適的新工作或者轉行。

我最開始在S公司的老同事們, 現在很多都是創業公司的老闆, 或者上市公司的負責人。

當初重返職場時候, 老同事們都很幫忙:“來我公司吧, 我給你開高薪, 負責市場和品牌投放, 交給別人我不放心。 ”

“你來深圳TX吧, 做我的業務總監……”

“好是好, 就是太遠了, 我不可能帶著孩子過來吧?多謝你的美意啦!”

前同事、前上司, 都是最瞭解你的人, 都是我們的重要人脈。

2)你在某份工作上的高替代成本與高話語權。

人人都是可能被替代的, 但是你如果這份工作做得無懈可擊, 公司就會考慮到替換你的代價。

比如:找到一個能接替你的工作的人, 公司需要付出2倍以上的成本(時間/金錢), 你地位會比較穩固。

公司找人替換你的代價越大, 你因為生育而帶來的職位影響會越低。

2、關於儲蓄:提前存夠奶粉錢。

錢, 重要嗎?

在養孩子這個問題上很重要。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 我們的經濟壓力集中在組建家庭到生了孩子以後的這段時間。

生了孩子以後, 一邊哺育孩子, 一邊還房貸, 一邊為孩子籌措學費, 還要在職場上奮力拼搏, 以免被其他人超越……

這也是為什麼人到了40歲左右, 上有老下有小, 職業面臨瓶頸期, 是“危機感”最大的時候。

經濟問題不是我們個人的問題, 而是家庭的整體問題, 另一半的賺錢能力也必須要考慮在內。

3、關於年齡:考慮最佳生育年齡

溫蒂30歲之前和老公二人世界, 比翼雙飛, 各自追求者自己的事業, 老公35歲成為了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行銷總監,溫蒂也做到了HRBP的職位。

兩個人在市中心買了花園洋房,家庭經濟情況算是比較理想。

可惜這兩年一直備孕不成功,成了溫蒂的新焦慮:5年前懷過一次孩子,當時覺得各方面條件還不充足,就放棄了。

現在想生了,卻老也懷不上。

醫院檢查說雌激素偏低,輸卵管單側堵塞。

“如果今年再懷不上, 明年我們只能去做試管嬰兒了。”她憂愁地說。

“可試管嬰兒過程特別繁瑣,對女人的身體影響很大。有一個朋友也是30多歲,老懷不上孩子,做了三次試管嬰兒才成功,人都折騰老了10歲。”

有時候現實並不能按照我們預想的軌跡一步步發生。

身體情況、生育能力、孕期反應…通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如果我們沒有打算這輩子要做丁克族,那什麼時候做媽媽,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避談不如主動直面,應對可能到來的困難。

成家之後,就可以像規劃自己的工作一樣規劃生孩子的時機。

從職場發展角度,生育的最佳時機應該在進入職業3~5年後的穩定發展期。

這個時候,你的能力大於工作對你的期待,工作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焦慮。

你也已經在職場上擁有了很大的自主權,這就是你選擇轉移重心的很好時機。

從生理發育的角度,30歲之前是生孩子的黃金時期。

如果職場基礎奠定得比較好,家庭經濟儲備也不錯,越早生孩子身體恢復的越快,這個毋庸置疑。

我生孩子的時候比較早,斷奶後體重就完全恢復了,身材也跟懷孕之前差別不大。

當然,如果我們堅持健身,飲食習慣好,作息習慣好,身體素質好,生育年齡可以適當後延。

在關鍵節點上儘量別懷孕。

比如求職期間,爭取升職機會時。

另外,其實越到中高層,你的工作就越難以被替代,一旦休產假,原來的位置肯定要有人頂上的,這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有。

不要妄想“平衡”完美,而是應該學會“取捨”,哪怕暫時調崗位,換個工作,也是可以的。

別忘了,我們還有“重返職場”的機會。

我是白小白,專注職場女性幸福,歡迎關注公號:白小白線上

老公35歲成為了一家大型房地產公司的行銷總監,溫蒂也做到了HRBP的職位。

兩個人在市中心買了花園洋房,家庭經濟情況算是比較理想。

可惜這兩年一直備孕不成功,成了溫蒂的新焦慮:5年前懷過一次孩子,當時覺得各方面條件還不充足,就放棄了。

現在想生了,卻老也懷不上。

醫院檢查說雌激素偏低,輸卵管單側堵塞。

“如果今年再懷不上, 明年我們只能去做試管嬰兒了。”她憂愁地說。

“可試管嬰兒過程特別繁瑣,對女人的身體影響很大。有一個朋友也是30多歲,老懷不上孩子,做了三次試管嬰兒才成功,人都折騰老了10歲。”

有時候現實並不能按照我們預想的軌跡一步步發生。

身體情況、生育能力、孕期反應…通通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如果我們沒有打算這輩子要做丁克族,那什麼時候做媽媽,就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與其避談不如主動直面,應對可能到來的困難。

成家之後,就可以像規劃自己的工作一樣規劃生孩子的時機。

從職場發展角度,生育的最佳時機應該在進入職業3~5年後的穩定發展期。

這個時候,你的能力大於工作對你的期待,工作不會給你帶來太多焦慮。

你也已經在職場上擁有了很大的自主權,這就是你選擇轉移重心的很好時機。

從生理發育的角度,30歲之前是生孩子的黃金時期。

如果職場基礎奠定得比較好,家庭經濟儲備也不錯,越早生孩子身體恢復的越快,這個毋庸置疑。

我生孩子的時候比較早,斷奶後體重就完全恢復了,身材也跟懷孕之前差別不大。

當然,如果我們堅持健身,飲食習慣好,作息習慣好,身體素質好,生育年齡可以適當後延。

在關鍵節點上儘量別懷孕。

比如求職期間,爭取升職機會時。

另外,其實越到中高層,你的工作就越難以被替代,一旦休產假,原來的位置肯定要有人頂上的,這個心理準備一定要有。

不要妄想“平衡”完美,而是應該學會“取捨”,哪怕暫時調崗位,換個工作,也是可以的。

別忘了,我們還有“重返職場”的機會。

我是白小白,專注職場女性幸福,歡迎關注公號:白小白線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