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在抖音殺時間,他在抖音割韭菜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臺

最快的傳媒要聞、最全面的財經輿情、最敏銳的傳媒投資風聲、最前沿的媒介變革趨勢, 是資訊門戶也是工作平臺, 近萬名財經記者註冊、二十萬主流財經人群即時關注。

作者 | 郝圓

4月18日, 因涉嫌違規內容, 抖音被北京工商局約談的消息登上各大媒體頭條, 短短一周這已經是抖音第二次被約談, 但這些消息在一個130多人的抖音行銷群中幾乎沒激起任何水花。

一位新進群的群友將處罰新聞轉到群中, 但群內卻依舊延續著校園達人究竟適合哪一類品牌推廣的討論,

那條新聞連結很快消失在資訊流中……

作為新晉流量快車的抖音一路狂奔, 卻在一次次哨聲與黃牌中變得戰戰兢兢, 可“抖友們”依然埋頭狂“割韭菜”。

抖音成新流量窪地, 蹭紅利有一百種姿勢

在艾媒諮詢給出的今年2月短視頻的排名中, 快手、秒拍、抖音分別以2億、1億和9653萬用戶數搶佔前三, 但就用戶增長率來看, 抖音以76%的增幅高居第一, 快手的增長僅為10%, 秒拍下降至5%。

抖音視頻只有15秒, 據說這個創意來自于安迪·沃霍爾的名言, “ 每個人都可能在15分鐘內出名”。

事實果真如此, 在抖音團隊的精心運營下, 抖音孵化出了一批屬於自己的KOL, 個個顏值能打、才藝過硬, 在市場上的身價也水漲船高。

一位元廣告從業者告訴藍鯨記者, 現在粉絲比較多的達人基本上都是上萬一條,

如果它cost太高, 轉化又不明朗, 肯定不優先考慮”。

短視頻廣告對於植入形式與內容有很高要求, 一定要打動用戶才能形成轉化, 但如今抖音KOL往往存在本身定位不清晰, 甚至本著賺快錢的心理, 有廣告就接, 不管用怎樣生硬的形式去展現, 急切變現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自己的好感度。

與植入廣告相對的是瀑布流中越來越常見的硬廣, 這些明確打著“廣告”標識的短視頻則更顯生硬, 雖然提供了APP直接下載管道, 但旁邊點贊不過萬, 轉發不過百的慘澹資料, 足以證明這令人失望的廣告轉化率。

當“記錄美好生活”的抖音越來越粗糙, 整個社區的氛圍也將順勢被破壞。 正如知乎用戶蘇青陽所言, (抖音)犧牲內容的精品性, 換取內容的高頻互動, 不斷降低內容門檻, 不斷的加強內容的互動和交流屬性, 弱化了內容的觀賞屬性, 使用者註定流失。

如今重啟的微視也正在砸重金吸引流量, 面對輕鬆易得的補貼與又一個龐大的流量池, “抖友”們似乎也正嘗試變成“微友”,

搶割另一波韭菜, 對於他們而言, 沒有永遠的平臺, 只有新鮮的韭菜。 這樣下去, 抖音的商業化道路還能走多遠?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zhuli商務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