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春季常用的治療雜病的中醫名方:柴胡桂枝湯

春季, 是一個乍暖還寒的季節, 經歷了一個漫長的秋冬季節後, 逐漸進入了雨季, 春季的空氣濕度也一天比一天高。 這個季節, 多發各種寒熱夾雜的疾病, 濕潤的空氣也會誘發一些陳年舊疾。

柴胡桂枝湯是筆者在春季較常用的一張治療各種雜病的方子, 只要抓住了患者的主要症狀, 多有良效。 柴胡桂枝湯是《傷寒論》中的一張方子, 小柴胡湯和桂枝湯各取一半合用為一方, 故以柴胡桂枝湯命名。

筆者常用的柴胡桂枝湯方處方和劑量如下:

桂枝6g, 白芍6g, 黃芩6g, 人參(或黨參)6g, 炙甘草3g, 法半夏7g, 大棗3個, 生薑6g, 柴胡12g

《傷寒論》146條記:“傷寒六七日, 微惡寒, 支節煩痛, 微嘔, 心下支結, 外證未去者, 柴胡桂枝湯主之。 ”

也就是說, 柴胡桂枝湯的適應症是:傷寒六七日後, 微微怕冷, 四肢骨節煩痛, 微微噁心反胃, 心下痞滿, 肋周脹痛不適, 煩躁不安, 兼有發熱等症狀。

實際上, 柴胡桂枝湯的應用範圍,

遠比這一條條文為廣。 桂枝湯是用來治療太陽中風之病的, 小柴胡湯是用來治療少陽證的。

只要有少陽證和太陽中風證的一些症狀, 由春季這種乍暖還寒的氣候條件誘發的多種疑難雜症均可以用柴胡桂枝湯治療, 不必拘泥于原條文的束縛。

謹以筆者今春用柴胡桂枝湯治療的幾例頑固的疑難雜症為例, 說明一下柴胡桂枝湯的使用技巧。

病例一:

張某, 女, 1980年生, 濟南某高校教師

患者從2006年碩士畢業開始, 出現過敏性鼻炎症狀, 春秋二季尤為明顯, 患者自己懷疑是因其上研究生時期, 學校實驗室裝修污染導致的過敏。 迭經中西醫治療十餘年, 苦無療效。

去年(2017年)秋季患者過敏後來京找筆者面診, 筆者據其當時的脈象(左沉微,

右弦細)和症狀(流涕, 噴嚏, 口幹, 口苦, 口臭, 燥熱不安, 便秘, 牙齦腫等)開出處方“玉女煎”:

熟地30g, 生石膏30g(先煎), 知母6g, 麥冬15g, 懷牛膝6g

服用三劑後, 患者各種症狀消失大半, 遂繼續服用一周, 諸證消失後停止服用。

今年春季, 患者因與家人爭吵, 郁怒傷肝, 出現閉經現象, 並因閉經誘發過敏。 遂自行去醫院按照筆者去年開的處方拿藥, 無效。

該院有另一中醫, 向患者毛遂自薦, 聲稱自己是專門研究過敏性疾病, 並因為在此領域研究有成而被作為優秀人才引進山東省的, 為患者開出中醫處方讓患者服用。

結果患者遵其處方, 拿藥服用, 越吃越嚴重, 漸至於鼻子幾乎完全不能通氣, 流涕, 噴嚏不已, 月經不至, 口苦口幹, 眼睛奇癢無比,

鼻子腫大, 臉部浮腫變形。 遂再次求診于筆者。

筆者囑其先服用加味逍遙丸, 解決閉經的問題, 服藥六天后, 患者月經來了。 再囑其經期停藥, 月經期過後, 服用柴胡桂枝湯, 筆者就照著柴胡桂枝湯原方處方。

服藥兩劑後, 患者各種症狀大減, 面目清爽, 煥然一新。 遂囑其服用至無症狀為止。

這裡要注意一下, 雖然是同一個病人, 患的也是同一種病, 但是在不同的季節, 因為誘因不一樣, 氣候條件不一樣, 患者出現的兼見症不一樣, 用的處方就截然不同。

此患者第一次求診時是秋季, 天氣乾燥, 患者出現的是一派陰虛火旺的症狀, 故可以用玉女煎滋腎陰瀉胃熱, 腎水既足, 胃熱亦除, 內火就熄滅了, 當時因為肺胃之熱引起的過敏性鼻炎的症狀,

也就自然而然消失了。

而患者第二次求診時, 正值肝經當令之春季, 患者肝火旺盛, 肝經鬱熱, 兼染風寒, 屬於寒熱夾雜, 少陽之邪不得透發, 所以理當用柴胡系列的方劑, 綜合病因, 處方柴胡桂枝湯, 當然有效。

從這個病例, 我們也可以看出, 中醫治療疾病, 如果見病治病, 而不詳細審查患者的病因, 像那位號稱專門研究過敏性疾病的同仁那樣, 研究所謂的專病專方, 是很難有出路的。

有很多的患者在互聯網上看到一些醫案後, 照著某醫生給別的同類病人開的處方, 即貿然服藥, 非但無效, 反而可能會有很大的副作用, 不可不慎。

病例二:

筆者的恩師,因為長期伏案,素有頸椎病。去年夏季吹空調過多後誘發,筆者給他用上了葛根湯顆粒後,病情控制住。今年春季生活在海南,該地早晚涼,中午熱,風多,再度出現症狀。自行服用葛根湯顆粒無效後,讓我給開處方。

恩師自感胃內有燥火,頸肩疼痛,四肢酸楚,心悸心煩,中氣不足。筆者據其症狀,認為屬於太陽經和少陽經合併的柴胡桂枝湯證,也照著桂枝柴胡湯原方處方。

服用一周後,諸證大為緩解。囑其服用至差不多後停藥,或用補中益氣丸善後。

病例三:

筆者的師娘,過敏性哮喘,慢阻肺患者。今春因為跟隨筆者的恩師在海南居住,更兼接觸到幼稚園的幼兒,疑被傳染上了感冒,開始出現咳喘。

師娘每次咳喘都很難痊癒,常誘發出嚴重的病情。所以有些擔心,讓筆者處方治療。

筆者先讓師娘用橘紅止咳化痰丸,無效。遂決定亦用柴胡桂枝湯解決問題,服用柴胡桂枝湯後,咳嗽逐漸減少。遂再予清肺湯和加味二陳丸(加薄荷)善後。

附帶一提,柴胡桂枝湯的用量宜輕不宜重,用藥中病即可。方中柴胡,素有劫肝陰之說,用長了患者會有燥熱燥咳現象。

日本厚生省曾報告小柴胡湯有嚴重的副作用,長期大劑量服用,可以誘發間質性肺炎。

所以除非對高燒不退的患者,短期內可以大劑量使用柴胡,燒退下後即需要減少至安全用量。對於久病的體弱病人,用柴胡系列方劑,緩解其病情後,便當調整方劑,不宜見其有效便多用。

病例四:

王某,男,常住北京,頑固型鼻炎,鼻甲肥大患者。今春因過敏,出現鼻炎,咳嗽現象,每日早起吐大量白痰,每夜都會因為鼻子堵塞而憋醒。屢試各種中西藥無效。

服用柴胡桂枝丸(按照柴胡桂枝湯方製成的中成藥)和加味二陳丸(加薄荷),服藥一日後,症狀明顯減輕。目前正在繼續服藥治療中。

病例五:

張某,男,51歲,河北人,農民,關節炎患者,今春以來,渾身上下疼痛難忍,口苦,煩躁不安,肋滿,畏風,不發燒。

患者服用多種中西藥無效,僅服用奧斯康定後能短暫止痛,但用止痛藥後嚴重便秘,腹部脹滿,停藥後骨痛如故。求診于筆者。

筆者根據其症狀和季節性特點,決定開柴胡桂枝湯原方治療,服用七劑後,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刻下正在治療中。

病例六:

李某,男,山東威海人,腹間皮瘤患者,在筆者處治療多年,近期因自行停藥半年,病情復發,出現癌熱和腹水等現象,食欲不振,腹脹如鼓。

筆者遂據其症狀,以柴胡桂枝湯合併黃芪防己東加味治療。服藥一周後,腹脹大減,癌熱減退,現也正在進一步的治療中。

同一張方子,治療完全不同的病,在中醫中叫異病同治,之所以能夠異病同治,是因為這些疾病的誘因和按照中醫辨證論治思想認定的病理是一致的,故可以異病同治。

同一種病,用不同的方子治療,在中醫中叫同病異治,之所以要同病異治,是因為雖然表面上看,病人患的是同一種病,甚至是同一個病人患的,但是實際上,因為季節不同,誘因不同,辯證上是不同的病,故應採取的治療措施也不同。

以上的幾個例子中,濟南患者張某和筆者的恩師,就是同樣的病,因為復發的季節不同,所用的處方就截然不同,他們是同病異治的典型案例。

所以中醫要取得療效,很不容易。唯有多學多記多思考,勤於臨床,積累經驗,才能臨證應變,解除病人的痛苦。

病例二:

筆者的恩師,因為長期伏案,素有頸椎病。去年夏季吹空調過多後誘發,筆者給他用上了葛根湯顆粒後,病情控制住。今年春季生活在海南,該地早晚涼,中午熱,風多,再度出現症狀。自行服用葛根湯顆粒無效後,讓我給開處方。

恩師自感胃內有燥火,頸肩疼痛,四肢酸楚,心悸心煩,中氣不足。筆者據其症狀,認為屬於太陽經和少陽經合併的柴胡桂枝湯證,也照著桂枝柴胡湯原方處方。

服用一周後,諸證大為緩解。囑其服用至差不多後停藥,或用補中益氣丸善後。

病例三:

筆者的師娘,過敏性哮喘,慢阻肺患者。今春因為跟隨筆者的恩師在海南居住,更兼接觸到幼稚園的幼兒,疑被傳染上了感冒,開始出現咳喘。

師娘每次咳喘都很難痊癒,常誘發出嚴重的病情。所以有些擔心,讓筆者處方治療。

筆者先讓師娘用橘紅止咳化痰丸,無效。遂決定亦用柴胡桂枝湯解決問題,服用柴胡桂枝湯後,咳嗽逐漸減少。遂再予清肺湯和加味二陳丸(加薄荷)善後。

附帶一提,柴胡桂枝湯的用量宜輕不宜重,用藥中病即可。方中柴胡,素有劫肝陰之說,用長了患者會有燥熱燥咳現象。

日本厚生省曾報告小柴胡湯有嚴重的副作用,長期大劑量服用,可以誘發間質性肺炎。

所以除非對高燒不退的患者,短期內可以大劑量使用柴胡,燒退下後即需要減少至安全用量。對於久病的體弱病人,用柴胡系列方劑,緩解其病情後,便當調整方劑,不宜見其有效便多用。

病例四:

王某,男,常住北京,頑固型鼻炎,鼻甲肥大患者。今春因過敏,出現鼻炎,咳嗽現象,每日早起吐大量白痰,每夜都會因為鼻子堵塞而憋醒。屢試各種中西藥無效。

服用柴胡桂枝丸(按照柴胡桂枝湯方製成的中成藥)和加味二陳丸(加薄荷),服藥一日後,症狀明顯減輕。目前正在繼續服藥治療中。

病例五:

張某,男,51歲,河北人,農民,關節炎患者,今春以來,渾身上下疼痛難忍,口苦,煩躁不安,肋滿,畏風,不發燒。

患者服用多種中西藥無效,僅服用奧斯康定後能短暫止痛,但用止痛藥後嚴重便秘,腹部脹滿,停藥後骨痛如故。求診于筆者。

筆者根據其症狀和季節性特點,決定開柴胡桂枝湯原方治療,服用七劑後,渾身上下,輕鬆了許多,刻下正在治療中。

病例六:

李某,男,山東威海人,腹間皮瘤患者,在筆者處治療多年,近期因自行停藥半年,病情復發,出現癌熱和腹水等現象,食欲不振,腹脹如鼓。

筆者遂據其症狀,以柴胡桂枝湯合併黃芪防己東加味治療。服藥一周後,腹脹大減,癌熱減退,現也正在進一步的治療中。

同一張方子,治療完全不同的病,在中醫中叫異病同治,之所以能夠異病同治,是因為這些疾病的誘因和按照中醫辨證論治思想認定的病理是一致的,故可以異病同治。

同一種病,用不同的方子治療,在中醫中叫同病異治,之所以要同病異治,是因為雖然表面上看,病人患的是同一種病,甚至是同一個病人患的,但是實際上,因為季節不同,誘因不同,辯證上是不同的病,故應採取的治療措施也不同。

以上的幾個例子中,濟南患者張某和筆者的恩師,就是同樣的病,因為復發的季節不同,所用的處方就截然不同,他們是同病異治的典型案例。

所以中醫要取得療效,很不容易。唯有多學多記多思考,勤於臨床,積累經驗,才能臨證應變,解除病人的痛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