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互聯網+醫療 廈門數位化醫院讓市民就醫省錢省時更放心

千龍網廈門4月19日 居民電子健康檔案、醫療健康資訊共用、全域全流程就診預約、電子健康卡應用和移動支付、婦兒診療服務平臺、慢病分級診療及慢病線上續方……資訊化醫療服務模式已悄然來到我們身邊, “這些都是圍繞解決群眾就醫難、降低群眾就醫成本展開的。 ” 廈門市衛計委副主任孫衛介紹道。

全國首創搭建智慧婦兒平臺, 廈門本地孕婦可預約分娩機構和分娩床位等。 圖為一孕婦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診時, 掃碼登陸智慧婦幼系統。

近年, 廈門市深入推動健康資料融合共用和智慧應用, 探索發展互聯網+健康醫療服務新模式, 改善醫療健康管理服務, 讓群眾便捷就醫, 省錢省時放心。 為居民建立維護全生命週期電子健康檔案而建立的廈門區域人口健康資訊平臺, “剛剛接受國家衛健委互聯互通成熟度五級乙等現場測試,

這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個最高等級的區域平臺。 此外,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第一醫院也都通過了甲級甲等測評。 ” 孫衛說。

據介紹, 伴隨居民終生的電子健康檔案早在2007年已開始建設, 目前已經覆蓋95%以上人群, 通過利用電子健康檔案進行治療用藥提醒、檢驗檢查結果共用, 讓不同醫院的醫生方便的從資訊系統調閱患者在其他醫院的歷史報告, 實現報告互認, 減少了重複檢查, 為市民節省醫療費用支出。

廈門市民卡、社保卡、居民健康卡等“多卡合一”的電子健康卡, 讓市民享受線上線下全流程醫療服務。 圖為電子健康卡展示。

目前, 廈門市民基本上都已經擁有了一張卡、一個檔案和可以對接的家庭醫生。 廈門的電子健康卡實現了社會保障卡與居民健康卡、電子市民卡的無縫對接, 確保了全國範圍內居民健康醫療資訊互聯共用。 記者在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看到, 市民在相關平臺上線上註冊獲得一張基於二維碼的“電子健康卡”, 即可享受線上線下全流程醫療服務。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除了實現門診醫保自費一鍵式移動支付, 還建立了預配藥資訊系統。 醫生開處方後, 系統自動推送待支付提醒消息到患者手機上, 患者通過移動結算支付後會收到一條支付成功資訊, 詳細列出醫保和現金帳戶的各項支付明細以及取藥視窗、取藥二維碼等取藥資訊。 藥房工作人員即刻收到處方資訊並立刻配藥, 待患者到達門診藥房時刷二維碼取藥即可。 目前, 中山醫院門診收費視窗單隊等候人數已從高峰期的20人減少到5人左右, 從“人等藥”, 變為“藥等人”。 通過醫保移動支付, 患者整個就醫時間可以節省2/3以上。

記者現場體驗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體檢自助機。

此外,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在福建全省首推“線上平臺+線下服務”的創新體檢服務模式。 團體和個人體檢用戶可在醫院微信公眾號任意選擇具有針對性的固定套餐或自主選擇體檢項目, 還可以通過填寫1+X問卷, 依託專業的醫生、健康管理師的建議選擇個性化定制體檢套餐, 並在手機上完成支付和體檢預約。體檢者只需按預約時間到體檢中心簽到體檢,體檢完成後手機即可查詢個人體檢報告,減少了傳統的體檢登記台開單登記、收費視窗排隊繳費等耗時環節。

並在手機上完成支付和體檢預約。體檢者只需按預約時間到體檢中心簽到體檢,體檢完成後手機即可查詢個人體檢報告,減少了傳統的體檢登記台開單登記、收費視窗排隊繳費等耗時環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