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董廣林:行業動盪之際,你還能拿出什麼去拼得一席之地?

2018年16日下午來到長沙, 見了不少朋友, 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敏銳的意識到一個問題, 行業動盪之際, 我們還能拿出什麼去拼得一席之地?

一. 現狀:

要想談現狀, 離不開真實的東西, 而這種真實的東西只有在一線和小圈子之內才能真正的交流, 原因嗎, 你懂的。

而現狀是什麼?是隨著豬價的不給力, 很多企業和從業者已經在開始焦慮, 為什麼要焦慮呢?其本質實際上是很少有人有足夠的信心認為自己目前具備的、能拿出的東西的自信。

這種東西包括自己的產品力、行銷力、實效力等等。 也就是說很多人已經感覺到了行業的動盪甚至是趨勢,

但是真正有信心的應對策略及方法很少人會有。

那麼從另一個角度來講, 豬價低迷證明著豬多了, 豬多了那麼其需求應該是上升的, 而這種上升的事實恰恰是一種機遇, 但是為什麼我們很多人要焦慮呢?這個問題是很有意思的。

甚至有的企業已經開始行動準備打價格戰, 那麼價格戰真的能改變這種現狀嗎?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二.豬場變化:

教頭自認為對於一線豬場的瞭解還是有點與眾不同的乾貨的, 這是因為教頭每個月都要下去到一線豬場走走的主要原因所在。

與很多企業朋友的交流中, 教頭發現他們的認知水準以及對於豬場的變化速度真的是太滯後的, 甚至一些企業的決策人還停留在前幾年對於豬場的認知中, 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當你的認知已經落伍, 那麼無論是你的應對策略還是應對方法最終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現在終端一線的豬場變化可以說是日新月異, 這也可能是因為教頭接觸的豬場與種不同的緣故,

因為教頭接觸的豬場中, 最多的是兩類:豬養的非常好的和豬養的非常差的, 至於養的不好又不差的, 很少有人找我。

恰恰是這兩類分層很清晰的豬場, 讓教頭感覺到了深深的壓力, 這種壓力是其源於豬場改變的速度和效率, 如果我連續兩個月不去一線, 我感覺有些豬場我能服務的點就會越來越少。

故而, 我不敢偷懶, 只有逼自己不敢偷懶, 避免出現因為豬場的進步速度加快而不能服務的尷尬。

三.本質:

無論你是做產品還是做服務, 其本質是滿足客戶的需求, 在滿足需求的過程中產生價值, 進而達到自己的目的。

隨著這種認知以及標準的改變, 那麼無論是杜撰概念還是忽悠式行銷的作用以及後續帶來的風險已經越來越清晰,

那麼真正以結果為導向的價值型行銷將會逐步的取代落後的模式。

在這樣的標準以及背景下, 咱們如果關上門去研究咱們自己現在的產品體系、行銷體系以及自己存在的價值點的時候, 你還有吹的那麼有自信嗎?

比性價比?你能幹的過那些既得利益者?比資金優勢?你能幹的過那種不缺錢的上市企業?那麼我們能拿得出手的是什麼?這個是我們必須要清晰和重視的現實問題。

很多朋友跟我講, 我做的東西現在已經比我們當地的很多對手做的夠可以了, 所以現在我已經有了幾百噸的教保銷量了, 對於未來我很有信心..........

我笑而不語, 從農牧電商的興起到今天的一地雞毛,

是農牧電商真的不能玩嗎?在教頭看來不是, 是很多人玩農牧電商的本質是想去走捷徑、去賺快錢, 你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 真正賺到錢的都是前期玩的早的, 但是現在為什麼很多已經銷聲匿跡了呢?

農牧行業是一個系統性的行當, 要想顛覆或者改變一個行業是很難的, 你套路玩的再花, 最後都不得不去面臨一個事實, 最終你為豬場創造了什麼?解決了什麼?

如果解決不了這兩個硬性的標準, 最終的結果你懂的。

也就是無論你如何玩, 最終都會回歸到一個標準上, 那就是結果。 你能為終端和合作夥伴以及所使用的管道帶去什麼樣的結果, 你才具備什麼樣的價值基礎。

四.定位:

本質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定位,不要總是想當大仙,什麼東西你都能做,都會做........最終的結果是什麼都不容易做好。

那麼定位就很重要了,你要在養豬這個行當裡定位在那個區間或者節點,你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在這個區間或者節點上你有什麼樣的優勢,容不容易被別人模仿甚至是超越,這點很重要、很重要。

比如同樣是解決腹瀉問題,你解決的每頭小豬成本是8毛錢一頭,而別人解決1塊錢1頭,那麼你就有2毛錢的競爭優勢。而如果都是1塊錢解決腹瀉的產品,別人解決的實效是90%,而你是80%,那麼客戶在相同的條件下會選擇誰?

那些豬場是你的菜,那些豬場你可能做進去,那些豬場你根本現在做不進去,怎麼定位及取捨?

還有的就是在滿足這些目標定位客戶的基礎上,你的效率有多高?你的產品力體系以及配合的行銷能力能不能勝任?後續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技術支援能不能持續等等。

定位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率及更精准的搞定第一批種子用戶,進而在此練兵的過程中修正及完善自己的系統,從而儘快的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五.以變馭變:

行業如何變化,最終不變的是商業的本質,而變化的只是滿足的途徑個方法問題,也就是說,不變的是道,變的是術。

那麼在養豬行業任何變化的過程中,是危機亦是商機,危機是原有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的需求,機遇是一旦具備了看清本質且有更具效率和滿足度的方式取代,那就是一種機遇。

以前的行業競爭格局是什麼?是飼料企業玩一套、動保企業玩一套、設備企業玩一套、服務組織玩一套、豬場也玩一套........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但是現在已經發生變化了,也就是在服務組織的撮合下,已經開始出現了服務組織玩一套,然後飼料、動保、設備等配合去滿足豬場需求的現象。這種情況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現的,更多的是企業主導,服務從屬、然後豬場被動接受。

那麼從養豬行業的本質來講,要想真正的把豬養好,其實是離不開正確的運營思維的,就像我們豬場一樣,如果一個豬場的技術場長不能主導豬場的運營,這個豬場是很難盈利的。

太多不懂豬的人或者從來沒有養過豬的人去教你怎麼去養豬的時候,悲劇已經來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豬場一直養不好豬的本質原因所在。

未來的養豬行業變化趨勢已經很清晰,而這種趨勢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作為硬性標準的滿足效率及深度和寬度。

在這樣的標準下,從營養到動保在到基礎的管理等等運作,那麼豬場技術場長主導的模式將會取代原來落後的、不正確的模式,這是趨勢也是方向。

比如現在很多大豬場的營養水準,我接觸到的事實是什麼?是看似這個豬場的斷奶重上去了,出生重給力了,但是其成本真的下降了嗎?事實是很多豬場的成本是上升的,為什麼?

因為豬場不穩定的幾率是上升的,為了降低這種問題的出現,無論是免疫還是為了預防一些問題的出現,豬場在動保方面的投入是直線上升,加上不穩定因素造成的損失,其真正的運營成本是不降反升的。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在我們當前很多豬場的現實軟硬體條件下,對於豬的生產性能壓榨的太狠了,也就是說已經超出了自己豬現階段的負荷能力,那麼其後果是什麼?還用問嗎?

那麼遇到這種豬場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降低這種過度的壓榨及生產指標,進而去維繫穩定,然後在穩定的基礎上找出一個能承受的契合點,做到相對的平衡,然後在不斷的嘗試及進步中而變化。

當你有了過度的貪欲,其實就是你教學費的開始,就像現在很多企業隨著競爭力的加劇,聽信某些大師們的套路,開始降低產品品質了,採取促銷及變相的價格戰去跑馬圈地,這樣的套路現在可能會帶來一些量的增長,但是後續的持續力呢?能長久嗎?

其實到今天晚上為止,教頭對於未來的行業競爭反而越來越期待了,因為以變馭變很多人會講,甚至講的頭頭是道,但是真正會用的呢?且能根據別人的現狀去以變馭變的呢?這就不一定。

無論行業怎麼發展,有一個東西是不會變的,而這個東西就是真正能為豬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力。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你需要做的就是精准的定位,然後務實的去驗證出屬於自己的價值點,最終為自己積累出能拿得出手的、與眾不同的競爭武器及實力,從而逍遙的、自信的去堅實的發展,這才是正道所在!

四.定位:

本質搞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定位,不要總是想當大仙,什麼東西你都能做,都會做........最終的結果是什麼都不容易做好。

那麼定位就很重要了,你要在養豬這個行當裡定位在那個區間或者節點,你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在這個區間或者節點上你有什麼樣的優勢,容不容易被別人模仿甚至是超越,這點很重要、很重要。

比如同樣是解決腹瀉問題,你解決的每頭小豬成本是8毛錢一頭,而別人解決1塊錢1頭,那麼你就有2毛錢的競爭優勢。而如果都是1塊錢解決腹瀉的產品,別人解決的實效是90%,而你是80%,那麼客戶在相同的條件下會選擇誰?

那些豬場是你的菜,那些豬場你可能做進去,那些豬場你根本現在做不進去,怎麼定位及取捨?

還有的就是在滿足這些目標定位客戶的基礎上,你的效率有多高?你的產品力體系以及配合的行銷能力能不能勝任?後續的技術研發能力以及技術支援能不能持續等等。

定位的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率及更精准的搞定第一批種子用戶,進而在此練兵的過程中修正及完善自己的系統,從而儘快的達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五.以變馭變:

行業如何變化,最終不變的是商業的本質,而變化的只是滿足的途徑個方法問題,也就是說,不變的是道,變的是術。

那麼在養豬行業任何變化的過程中,是危機亦是商機,危機是原有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新的需求,機遇是一旦具備了看清本質且有更具效率和滿足度的方式取代,那就是一種機遇。

以前的行業競爭格局是什麼?是飼料企業玩一套、動保企業玩一套、設備企業玩一套、服務組織玩一套、豬場也玩一套........最後的結果是什麼?

但是現在已經發生變化了,也就是在服務組織的撮合下,已經開始出現了服務組織玩一套,然後飼料、動保、設備等配合去滿足豬場需求的現象。這種情況在以前是不可能出現的,更多的是企業主導,服務從屬、然後豬場被動接受。

那麼從養豬行業的本質來講,要想真正的把豬養好,其實是離不開正確的運營思維的,就像我們豬場一樣,如果一個豬場的技術場長不能主導豬場的運營,這個豬場是很難盈利的。

太多不懂豬的人或者從來沒有養過豬的人去教你怎麼去養豬的時候,悲劇已經來了,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很多豬場一直養不好豬的本質原因所在。

未來的養豬行業變化趨勢已經很清晰,而這種趨勢就是以結果為導向作為硬性標準的滿足效率及深度和寬度。

在這樣的標準下,從營養到動保在到基礎的管理等等運作,那麼豬場技術場長主導的模式將會取代原來落後的、不正確的模式,這是趨勢也是方向。

比如現在很多大豬場的營養水準,我接觸到的事實是什麼?是看似這個豬場的斷奶重上去了,出生重給力了,但是其成本真的下降了嗎?事實是很多豬場的成本是上升的,為什麼?

因為豬場不穩定的幾率是上升的,為了降低這種問題的出現,無論是免疫還是為了預防一些問題的出現,豬場在動保方面的投入是直線上升,加上不穩定因素造成的損失,其真正的運營成本是不降反升的。

這就比較有意思了?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在我們當前很多豬場的現實軟硬體條件下,對於豬的生產性能壓榨的太狠了,也就是說已經超出了自己豬現階段的負荷能力,那麼其後果是什麼?還用問嗎?

那麼遇到這種豬場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降低這種過度的壓榨及生產指標,進而去維繫穩定,然後在穩定的基礎上找出一個能承受的契合點,做到相對的平衡,然後在不斷的嘗試及進步中而變化。

當你有了過度的貪欲,其實就是你教學費的開始,就像現在很多企業隨著競爭力的加劇,聽信某些大師們的套路,開始降低產品品質了,採取促銷及變相的價格戰去跑馬圈地,這樣的套路現在可能會帶來一些量的增長,但是後續的持續力呢?能長久嗎?

其實到今天晚上為止,教頭對於未來的行業競爭反而越來越期待了,因為以變馭變很多人會講,甚至講的頭頭是道,但是真正會用的呢?且能根據別人的現狀去以變馭變的呢?這就不一定。

無論行業怎麼發展,有一個東西是不會變的,而這個東西就是真正能為豬場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實力。要想達到這個目的,你需要做的就是精准的定位,然後務實的去驗證出屬於自己的價值點,最終為自己積累出能拿得出手的、與眾不同的競爭武器及實力,從而逍遙的、自信的去堅實的發展,這才是正道所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