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攝影丨《國家地理》戴安弗西拯救的大猩猩精選

攝影丨《國家地理》戴安弗西拯救的大猩猩精選

弗西在兩座山之間蓋了研究前哨站, 一個人在偏遠潮濕的小木屋裡生活十多年,

燒水洗澡, 吃罐頭食品, 靠提燈的照明來閱讀和書寫。 (攝影:Bob Campbell)

弗西與可哥和派克一起散步。 這兩隻大猩猩寶寶是獵人在1969年替一間德國動物園捕捉的, 被抓走後遭到惡劣對待。 弗西親自照顧這兩隻孤兒, 讓它們恢復健康, 甚至讓它們待在她的小木屋裡,

不過最後還是無法讓它們免於被圈養的命運。 (攝影:Bob Campbell)

弗西在1985年遭到謀殺之前, 投注了將近20年的光陰研究大猩猩。 她和幾隻大猩猩發展出親密的關係, 包括這兩隻被救援的孤兒「可哥」和「派克」 (攝影:Bob Campbell)

若不是弗西拚了命保護大猩猩和它們的棲地, 現在這些生活在卡裡辛比火山高海拔山坡上的大猿可能早已消失。 然而她的做法引發許多當地人對她的敵意。 (攝影:Bob Campbell)

在鄰近火山國家公園的比薩特村, 農民已經習慣山地大猩猩離開森林, 跑去啃食他們種來作為建材的竹子。 泰特斯群體的大猩猩有時甚至會睡在公園外面, 增加它們從人類或牲口感染致命疾病的風險。 (攝影:Bob Campbell)

一場寒冷的夜雨過後, 大猩猩媽媽在長滿飛廉和半邊蓮的森林中摟著它那三個月大的寶寶。 山地大猩猩會照顧它們的寶寶大約三年, 之後再繼續交配並懷孕。 (攝影:Bob Campbell)

戴安‧弗西將和睦親愛的大猩猩呈現給世人,自己的生活卻充滿苦澀。 (攝影:Bob Campbell)

當人類活動正讓大約60%的野生靈長類物種走向滅絕時,有一種大猿的族群數量卻在上升。但維龍加的山地大猩猩仍處於劣勢。史托因斯基警告:「這裡的族群很小,且極其脆弱。」 (攝影:Bob Campbell)

戴安‧弗西將和睦親愛的大猩猩呈現給世人,自己的生活卻充滿苦澀。 (攝影:Bob Campbell)

當人類活動正讓大約60%的野生靈長類物種走向滅絕時,有一種大猿的族群數量卻在上升。但維龍加的山地大猩猩仍處於劣勢。史托因斯基警告:「這裡的族群很小,且極其脆弱。」 (攝影:Bob Campbel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