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家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 有銀行上浮50%

本報記者 歐陽劍環 實習記者 沈圳

近日商業銀行存款利率上限或放開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 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 目前銀行存款利率鮮有動作, 但部分銀行調高大額存單利率, 上調幅度有所區別。 業內人士認為, 存款利率將漸進式放開, 不可能一步到位, 短期內或給銀行淨息差帶來負面影響, 但幅度可控。

多家銀行上調大額存單利率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 預計存款利率上限將漸進式放開。 中銀國際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勵雅敏表示, 如果央行此時放鬆對存款上浮區間的管理, 主要目的應當是對當前存款與金融市場雙軌利差的糾偏,

存在一定合理性。 但一次性完全放開存款利率管制的可能性較小, 可能是將存款上浮區間擴大10%, 或先行放開居民和企業大額存單的利率上限。

“存款利率調整可能並不是一次性完全放開, 而是按照商業銀行規模分批進行。 目前我們銀行在存款利率方面並沒有太大動作。 ”北京地區某中型股份銀行零售經理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時獲悉, 目前已有多家銀行調高大額存單利率。 其中, 建設銀行4月14日率先推出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 認購起點金額為30萬元, 期限為一個月至一年。 4月16日,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也推出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的大額存單, 起購金額為30萬元。

招商銀行4月17日推出10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 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50%;50萬元起購的大額存單利率水準較基準利率上浮45%。

據融360監測, 部分城商行也上調大額存單利率, 最高的較基準利率上浮52%。

定存利率鮮有動作

銀行在定期存款利率方面鮮有動作。 四大國有銀行官網顯示, 1年期和2年期的定存年利率仍分別維持在1.75%和2.25%, 較基準利率分別上浮17%和7%;3年期定存利率為2.75%, 與基準利率持平。

某城商行大客戶信貸經理表示, 該行沒有大額存單產品, 但該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原本就比其他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高, 目前定期存款利率沒有變化。

“高息攬存向來不是我們銀行的策略。 目前客戶可選擇的平臺越來越多, 存款收益原本就比不上許多理財產品。

”深圳某大型股份制銀行零售經理表示, “近期我們銀行在定期存款方面利率沒有太大變動。 各家銀行的存款產品都是按照基準利率上浮, 比如我們銀行是上浮30%-40%。 只要基準利率保持不變, 定期存款利率可能不會有太大變化。 ”

在存款利率方面, 各地自律機制基本上要求上浮幅度不超過50%, 也有部分地區要求上限為30%-40%。 從各家銀行的掛牌利率來看, 大多執行20%-30%的水準, 上浮比例普遍低於各地自律機制上限。

市場人士預計, 即使存款利率上浮上限放開, 銀行也不會將存款利率上浮到頂。 中泰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戴志鋒表示, 銀行的存款定價需要考量許多因素, 不僅僅是利率上限。

國信證券分析師王劍表示,

銀行的存款客戶實際是分層的。 議價地位高的客戶, 存款定價可能離自律上限較近, 銀行會用拉高利率的手段去拼搶這類客戶。 但全行業很大比例的存款是來自議價地位低的散客, 稍微調整一下自律上限, 不會導致整體存款的實際利率大幅上升。

前述股份行零售經理也認為, 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不可能無限制上升。 當前銀行業的主要盈利方式還是利差。 如果利差過度壓縮, 銀行獲利就會受到很大損失, 所以銀行不會進行這類惡性競爭。 當然不排除一些中小銀行比大銀行更為激進。

據某農商行中層管理人員介紹, 該行對不同期限定存利率上提的幅度不一樣。 該行將1年期定存作為主要行銷產品,

目前1年期定存利率已上浮到頂, 較基準利率上浮50%, 目的是把客戶從理財產品往1年期定存上引流。 此外, 該行的1年期大額存單較基準利率上浮45%。 “但我認為靠高息爭存款是不可持續的。 一方面, 銀行內部定價機制決定存款利率不能無限上浮;另一方面, 儲戶在利息下來後也會回歸理性, 更注重服務、網點、安全性等。 ”

息差前景總體樂觀

對於存款利率上限放開, 也有擔憂的聲音認為可能導致息差收窄。 不過, 多位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銀行業息差前景總體樂觀。

勵雅敏表示, 如果考慮存款利率上限漸進式放開的情況, 短期內對銀行息差會有一些負面影響, 但幅度可控。

東吳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婷婷分析, 在銀行存款成本上行的同時, 資產端貸款的收益率水準也在不斷抬升。今年以來,實體企業信貸需求旺盛、表外信貸轉向表內趨勢持續、信貸額度相對偏緊帶來銀行業貸款議價能力有所提升。淨息差水準是否會提升,主要看存款、貸款利率上行幅度的大小。總體來看,預計今年行業整體的淨息差水準將穩中略升,分化持續加大。存款端價格核心仍取決於各家銀行的客戶穩定性、吸儲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後,中小銀行可能以更高的存款定價吸收存款,從而帶動行業存款利率上行,但淨息差支撐因素仍然存在。

中原證券分析師劉冉認為,一是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將有利於中小銀行降低負債端對同業負債的依賴度,因此負債端總體成本上行幅度小於存款成本上行幅度。

二是目前銀行資產端收益率易上難下,將緩衝負債端成本上行,且目前存款成本轉嫁到資產端的管道暢通,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放開而提升的存款成本將轉嫁至貸款端。

三是銀行對資產負債的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和科學化,差異化定價策略和理性吸存行為將緩衝存款成本上行。

四是市場上已存在較成熟的市場化存款產品,部分利率敏感客戶的收益率要求已得到滿足,存量存款成本上行壓力不大。

資產端貸款的收益率水準也在不斷抬升。今年以來,實體企業信貸需求旺盛、表外信貸轉向表內趨勢持續、信貸額度相對偏緊帶來銀行業貸款議價能力有所提升。淨息差水準是否會提升,主要看存款、貸款利率上行幅度的大小。總體來看,預計今年行業整體的淨息差水準將穩中略升,分化持續加大。存款端價格核心仍取決於各家銀行的客戶穩定性、吸儲能力。

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後,中小銀行可能以更高的存款定價吸收存款,從而帶動行業存款利率上行,但淨息差支撐因素仍然存在。

中原證券分析師劉冉認為,一是存款利率上限放開將有利於中小銀行降低負債端對同業負債的依賴度,因此負債端總體成本上行幅度小於存款成本上行幅度。

二是目前銀行資產端收益率易上難下,將緩衝負債端成本上行,且目前存款成本轉嫁到資產端的管道暢通,部分因存款利率上限放開而提升的存款成本將轉嫁至貸款端。

三是銀行對資產負債的管理越來越精細化和科學化,差異化定價策略和理性吸存行為將緩衝存款成本上行。

四是市場上已存在較成熟的市場化存款產品,部分利率敏感客戶的收益率要求已得到滿足,存量存款成本上行壓力不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