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養豬大王來河南“講故事”:我已經80歲了,還奮鬥在養豬一線

圖片來源網路

河南商報-掌中河南記者 王磊彬

4月19日, 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來賓100餘人彙聚一堂, 在河南大學舉行第五屆“兩岸經濟文化(開封)論壇——兩岸農業教育的現狀、互補和交流”研討活動,

本屆論壇由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河南省中華文化促進會主辦, 河南大學承辦。

開幕式上, 河南大學黨委書記盧克平, 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常法武, 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錢復、省政協副主席張亞忠等領導分別致辭。

在論壇環節, 臺灣宜蘭大學園藝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朱玉以《臺灣園藝產業的新生命》為題, 介紹了臺灣的果樹特色和蝴蝶蘭產業歷史和特色, 以及強而有力的研發、應用和推廣農政單位使臺灣的農業技術位於世界先進行列;臺灣宜蘭大學校長吳柏青以《簡介臺灣農業教育》為題, 介紹了臺灣農業和農業教育的現狀,

闡釋了臺灣宜蘭大學在農業教育方面是如何培養高素質人才;臺灣福昌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楊正宏則以《中系福昌五十年種豬育種經驗談》為題, 介紹了80多歲高齡的自己仍奮鬥在養豬一線的故事, 並分享了福昌集團的養豬經驗。

河南大學植物逆境生物學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苗雨晨以《逆境生物學與可持續農業發展》為題,

重點闡釋了逆境生物學研究背景、逆境生物學研究的發展趨勢和應用前景, 以及所取得的可喜成果。 河南科技學院教授茹振鋼以《我國糧食生產與農業教育的思考》為題, 對我們現在農業新政策進行瞭解讀, 論述了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的不斷發展, 科技和良種選育在農業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河南農業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馬恒運以《農業生產發展與農林經濟學科調整》為題, 介紹了我們大陸高等院校農業的狀況, 農業教育學科建設和科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

據瞭解, 臺灣太平洋文化基金會創辦於1974年,

創辦至今, 在環太平洋地區及其他國家舉辦過多場經濟、文化、學術交流活動。 兩岸經濟文化論壇舉辦四年來, 對河南經濟文化的發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