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最前線 |從沃爾瑪到阿裡,區塊鏈專利或成未來發展利器

近日, 據美國專利與商標局(USPTO)週四發佈的兩份專利申請顯示, 零售巨頭沃爾瑪計畫使用區塊鏈技術存儲付款資料, 確保付款資料的安全性, 以確保私人資訊不會被未授權方訪問。 報導稱, 兩份專利申請在去年10月13日就已提交。

今年3月, 美國專利商標局也發佈了沃爾瑪提交的一份專利申請, 該專利描述了一個用區塊鏈技術構建出的智慧“包裹遞送跟蹤系統”, 該系統可在區塊鏈上記錄有關包裝內容、需要的運輸環境、所在位置等資訊。

早在2016年, 沃爾瑪就與IBM達成戰略合作, 採用IBM的區塊鏈系統和網路來開發自身平臺以及部署其商業網絡,

2017年12月, 沃爾瑪與京東、IBM和清華大學在中國啟動區塊鏈食品安全聯盟。

互聯網新時代下, 線下零售實體在積極尋求線上隊伍的同時, 也在早早佈局著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碼自身業務。

但更令人注意的是, 在區塊鏈+零售的賽道裡, 除與IBM合作之外, 沃爾瑪也在悄悄佈局區塊鏈專利申請。

無獨有偶, 同一時段之內, 亞馬遜也正在提交一項關於“流資料市場”的專利。 他們設想了一個完整的系統, 可收集所有與比特幣相關的資料(如通過互聯網供應商、線上商店、郵政運營商等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平臺), 個人和組織可以將流資料集饋送出售。

此外, 支付巨頭萬事達也是近五年來最活躍的專利申請者,

截至目前來看, 萬事達的“專利王國”的規模已經不小。

萬事達卡發言人Justin Pinkham 曾表示, 實驗室已經申請了“30多項與區塊鏈技術和數位貨幣有關的專利”, 而據2018年發佈的《比特幣專利報告》顯示, 從比特幣誕生之初到現在, 已有2000多個相關專利, 萬事達卡排名第八。

而對於區塊鏈概念十分火熱的中國來說, 在專利申請的數量上也十分可觀, 據199IT報導, 根據CCID Consulting的調查, 截至2017年, 中國企業已經提交了550項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專利, 遠超過美國(284項)和韓國(192項)。 其中, 阿裡旗下的螞蟻金服位居第一, 預計2018年中國區塊鏈技術收入將達到5.12億美元。

區塊鏈正值新興之際, 專利申請顯然是個不失前瞻性的方法, 而隨著區塊鏈技術在各行業的普及落地,

未來價值也值得令人期待。

隨著眾多互聯網公司對於專利申請的重視愈加增多, 2018年以阿裡、萬事達、沃爾瑪為代表的一系列公司會“母憑子貴”引領行業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